- 相關推薦
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的戰略導向和競爭上風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實證研究檢驗了不同創新組合下企業的競爭上風、財務績效和戰略導向特征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與其他三個創新組合相比,高的治理創新和高的技術創新的組合將很大程度推動了企業競爭上風和戰略導向水平的進步,但這種雙核心創新組合對企業財務績效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促進作用。關鍵詞:治理創新;技術創新;競爭上風;企業家導向;市場導向
一、引 言
隨著全球化競爭格式的形成,中國的企業也將面臨全球化競爭的挑戰。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創新對企業長期競爭上風的重要作用,并逐步開展各種各樣的創新活動。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是中國企業主要的兩大創新方式,這兩種創新模式并無優劣之分,各有所長。但在開展創新這一過程中,大部分企業將更多的資源投注于其中一種創新方式,或者更關注技術創新。這使得企業即使開展了較大力度的技術創新或治理創新,但仍得不到所期看的由創新帶來的財務績效的進步以及長期競爭上風的形成。這些題目的本質是由于企業缺乏對創新這一復雜過程的系統熟悉,忽略了不同創新方式間的協同、互動、共演等作用,從而導致了過多關注于某一種方式的創新而阻礙了另外匹配協同的其他創新活動,使得企業創新績效并沒有顯現出來,同時浪費了對創新投進的大量資源[1-2]。
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已經成為理論研究的兩個焦點創新模式[1,3-6],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這兩種核心創新模式對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企業績
效有著不同且極其重要的影響[7-9]。轉型經濟體制下,企業開展創新存在差異,不同的產業或者不同的運作模式的企業開展的創新也大相徑庭,但是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涉及兩種創新的一種或者一部分。在一個企業中會出現兩種創新同時存在的組合狀態,這種組合對企業競爭上風和長期績效有著不同的影響。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識別不同創新組合的影響機理將有助于轉型經濟體制下的企業有效地開展并治理各種方式的創新活動,明確自身戰略目標和戰略執行關鍵點,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企業的戰略導向是一種能夠影響企業決策制定框架的潛伏哲學體系[10],企業所采用的戰略導向可表現在企業資源運用、競爭戰略選取等方面,它分為企業家導向和市場導向兩種維度。這兩種不同的戰略導向將導致企業擁有的不同的組織上風。戰略導向影響了企業資源的利用方式和競爭戰略的選取,從而能夠對企業績效及長期競爭上風有著重要影響[11]。在不同創新組合情景下,企業的戰略導向將會產生明顯的不同,正是由于企業不同的戰略導向使得企業在不同創新組合情景下的財務績效和競爭上風產生差異。比較不同情景下的戰略導向差異,將有助于企業在不同的創新模式下設定自身的戰略決策體系,幫助企業提升短期財務績效以及長期競爭上風。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將通過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的比較研究,深進討論企業的戰略導向、競爭上風和財務績效如何被不同的創新組合活動推動以及他們在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的差異,同時將探討不同的創新組合如何撬動企業戰略導向形成和執行并從中獲取競爭上風和進步財務績效。我們將通過實證研究探索這些題目,形成權變的創新系統或創新組公道論框架,發展了轉型經濟環境下的創新組合與競爭上風理論。
二、理論基礎
(一)雙核心創新
當前有關創新理論的文獻逐漸將創新聚焦在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兩個領域。技術創新已經成為主流的創新焦點題目,并被深進的研究探討(如:Utterback, 1994[12]; Dodgson et al., 2002[13])。有關技術創新的文獻主要關注新技術產生、擴散和發展[14-15]等題目以及技術創新的類型題目[16-17],這些文獻以為技術創新是企業命根子的關鍵,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似乎更應該關注各種技術創新,以謀得長期競爭上風。但是其它的理論研究使得非技術創新逐漸成為創新研究的另一核心題目[18],更多創新文獻逐漸關注諸如戰略創新、組織結構創新、營銷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這些文獻以為非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價值增長的重要源泉。然而盡管有關創新的理論文獻已經聚焦了兩種核心的創新類型或者模式,但大部分文獻都僅僅討論兩種創新的一種或者某個方面[19],而缺乏了對這兩種創新系統化、協同化、交互情境下對企業發展影響的研究。
Daft(1978)提出了雙核心創新理論[20],他夸大企業組織創新具備兩個創新核心――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這兩類創新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但不同作用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的雙核心創新視角。Damanpour和Evan(1984)指出技術創新涉及了企業的產品、服務以及生產技術的創新;治理創新則涉及了組織結構和治理模式的創新[21-22],他們是企業兩種重要的創新類型。雙核心創新理論的提出推動了組織不同創新類型組合情境的研究。但不幸的是,雙核心創新理論的研究大多數仍集中在兩種創新類型間的關系研究(如:Kimberly and Evanisko, 1981[23]; Damanpour and Evan, 1984[8]),而缺乏了兩種創新不同組合情境下對企業各類特征(如戰略導向、競爭上風、財務績效等)的差異性影響研究。
(二)創新組合矩陣
戰略導向作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框架,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企業現存的上風劣勢以及機會威脅所形成的,它代表著企業戰略決策的實際傾向與程度[10]。在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企業的戰略決策會根據當前的企業創新狀況所制定,從而決定著企業短期和長期的經營業績和競爭上風。當技術創新與治理創新在企業中開展的狀態出現高低差異時,企業高層治理者會受這種創新狀態影響并制定戰略發展,根據當前的技術上風和市場上風選擇不同的戰略導向。企業家導向很可能更有利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獲取技術領先上風;市場導向很可能推動了企業進一步的治理創新,獲取較高的組織效率上風。因而,在創新組合矩陣的四種情境中,企業家導向和市場導向的程度便會出現差異性,這種差異性會影響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的企業績效和競爭上風。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了創新組合與企業競爭上風的二維矩陣模型(如圖1)。
三、假設提出
(一)創新組合與企業家導向
Lumpkin和Dess(1996)以為企業家導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是導致新進進行為(New entry)所引起的程序、實務與決策活動[24],以企業角度而言其目的在借由進步顧客所需產品與服務的價值[25],以獲取卓越的企業經營績效[24-27]。企業家導向具備創新性、風險承擔和先動性三個緯度[24]。創新性反映了企業在追求新機會的一項重要傾向;風險承擔反映了企業從事新進進行為對風險的承諾傾向;先動性則反映了企業的市場領導者的一種遠見卓識的觀點,他們具有遠見、有預見性地行動并影響環境的傾向,這三個緯度表現了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傾向[24]。在創新組合中,技術創新具有更大的突變可能,創新程度較高;治理創新一般集中在治理模式和組織結構上,由于確保組織的穩定性,這種創新大部分是漸進的創新方式。因此,技術創新開展較高時,企業技術上風明顯,企業家更傾向運用技術上風獲取行業領先地位,這使得對技術研發或技術創新的投進傾向自然而然增大,確保企業獲取先動領先的技術上風,同時也面對更高的創新失敗風險;治理創新主要是確保組織運作效率的提升,它的創新內容大多是改良現有運作治理模式,對創新項目或創新戰略的執行起到輔助作用,它對企業的企業家導向起到間接而非直接的作用。因而,技術創新高情境(Cell 2)下的企業家導向比治理創新高情境(Cell 3)下的企業家導向程度更高。當雙核心創新交互時(Cell 1),兩種創新發生了權變的效果,彼此互相補充和協同,進一步促進了企業家導向程度的進步,使得這種情境下企業家導向程度最高。因而,我們提出:假設1:四種創新組合中的企業家導向具有明顯差異;并且:
a.與組合2、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1的企業家導向程度較高;
b.與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2的企業家導向程度較高;
c.與組合4相比,組合3的企業家導向程度較高。
(二)創新組合與市場導向
Narver和Slater(1990)以為市場導向(Market orientation)有三個行為要素:顧客導向、競爭者導向、功能間的協調[28]。顧客導向(Customer orientation)反映了組織面對目標市場,能充分地了解顧客心目中產品的獨特價值是什么以及猜測顧客需求產生的變化;競爭者導向(Competitor orientation)反映了組織對競爭者短期內的優缺點、長期能力及戰略的了解;功能間的協調(Interfunctional coordination)則反映了協調組織資源的使用以便創造較好的顧客價值,也是組織內部合作進步組織效率的表現形式。市場導向能通過確認、傳播與市場情報的杠桿作用來促進資源的重新配置能力[29]。與此對應的組織雙核心創新中,治理創新更有利于市場導向程度的增加,由于治理創新的作用就在于進步組織內部效率,提升組織獲取市場份額,把握顧客需求變化信息,及時進行信息傳遞反饋等。治理創新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企業很好的了解顧客價值需求,了解競爭者在外部市場中的行為,提升組織整體運作效率,進一步使得企業整體能力提升,滿足顧客新需求,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和銷售績效。技術創新也加強了對市場需求的滿足,但更多地局限于顧客所需產品或服務的滿足。它對于市場信息收集處理,組織運作效率,資源協調方面仍不能起到明顯的效果。因而,在創新組合四種情景中,與技術創新高情境比,治理創新高時企業的市場導向程度更高。當兩者協同交互時,市場導向程度最高,使得企業既關注技術產品或服務的顧客需求滿足,又關注競爭者信息獲取,組織職能間協調的提升。因而,我們提出:
假設2:四種創新組合中的市場導向具有明顯差異;并且:
a.與組合2、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1的市場導向程度較高;
b.與組合2、組合4相比,組合3的市場導向程度較高;
c.與組合4相比,組合2的市場導向程度較高。
。ㄈ﹦撔陆M合對競爭上風和財務績效的影響
企業進行創新的目的在于獲得高的財務績效和強的長期競爭上風。不同的企業偏重的創新類型不同,那么給企業帶來的財務績效和長期競爭上風也有所區別。技術創新的開展經常設計新的技術產品或服務,可以為企業贏得技術領先上風,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戰勝競爭對手并獲得市場份額以及品牌忠誠度;同時技術創新也更可能促進了企業家導向的形成,對企業長期競爭上風起到保障和推動作用。但是技術創新也意味著高投進高風險,同時技術創新是一項長期投進的過程,固然在未來很可能為企業贏得更長久持續的競爭上風或績效,但短期內其帶來的績效結果并不明顯。治理創新可以更好使組織運作效率進步[2],以及更高程度市場導向的形成,它加快營銷效率,銷售利潤率,能為企業在短期進步財務績效,但是隨著環境不確定性的增高,單純的治理創新只能跟隨市場領先者,即使有高的市場導向,也并不能很快捉住市場新的需求并利用技術產品服務快速滿足這些需求,以便為企業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上風。短期財務績效的提升才能使企業擁有更多的資金投進到技術研發過程中,另一方技術產品的領先使得企業在未來能更可能地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高的財務績效。因而,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對企業短期績效和長期競爭上風的作用是不同的,且企業家導向和市場導向對他們起到的推動和保障作用也是不同的,但兩者都很重要。單一的高技術創新和單一高治理創新情境下只能單一方面的推動企業績效增長或者為長期競爭上風形成積淀。當在創新組合中的Cell1情境下,高的技術創新和高的治理創新使得企業步進良性循環發展,既提升了企業財務績效又較大程度上促進企業未來競爭上風的形成。因而,我們提出:
假設3:四種創新組合中的競爭上風具有明顯差異;并且:
a.與組合2、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1的競爭上風程度較高;
b.與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2的競爭上風程度較高;
c.與組合4相比,組合3的競爭上風程度較高。
假設4:四種創新組合中的財務績效具有明顯差異;并且:
a.與組合2、組合3、組合4相比,組合1的財務績效程度較高;
b.與組合2、組合4相比,組合3的財務績效程度較高;
c.與組合4相比,組合2的財務績效程度較高。
四、實證研究
。ㄒ唬⿺祿占
本次調研以上海、廣東、山東、河南、遼寧、四川、陜西、山西8省市850多家制造和加工企業為發放問卷對象,針對其在轉型經濟下的戰略制定、組織治理和創新行為與績效等題目進行問卷調查。樣本企業涉及機械、材料、化工、電子電氣、紡織、食品、醫藥等11個行業,有662家企業接受調查并提供了相關的信息,問卷回答率為77.9%。剔出無效問卷,終極有效問卷607份,整體問卷有效率為71.4%。我們采用χ?2檢驗來比較回答者和未回答者在三個組織特征(企業規模、企業的行業類型和所有制類型)上的差異。通過檢驗我們并沒有發現回應者和未回應者在三個組織特征丈量指標上存在差異(所有的p值都大于0.1)。這些結果表明了本次調研中不存在明顯的未回應偏差題目。
【不同創新組合情境下的戰略導向和競爭上風研究】相關文章:
顧客價值戰略與企業競爭上風03-22
企業競爭戰略上風的創建及評價03-24
競爭環境下企業的創新經營戰略12-10
戰略本錢治理-贏得競爭上風的新工具02-27
尋求競爭上風的源泉:動態能力戰略觀03-22
企業戰略同盟的核心競爭力上風探討03-22
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的研究03-20
保險產品營銷組合與競爭策略研究03-13
價值網絡的本質及其競爭上風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