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射的歷史課導語論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歷史課教學的實效,離不開教師對導課的精心創設。語言是教學中師生進行交流的基本工具,導語導得好,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吸引力,又能使教師講課水到渠成、輕松自如;反之,教師平鋪直敘,學生興趣索然、精力渙散,教師也難以得心應手,費力不討好,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教師應重視導語的優化設計,讓歷史課導語充滿魅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一、導語的人格魅力——幽默風趣,活躍氣氛
不言而喻,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改善教學效果。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容易縮短師生的距離,師生關系變得親切、自然、和諧,從而調動起學生積極的“樂學”情緒。
簡單而風趣的語言,不但把學生的心思從外界干擾中拉了過來,而且順理成章地導入到新課。
二、導語的文學魅力——運用典故,拋磚引玉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典故含義精深,意味深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很強的文學性,恰當地引用典故,既可以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輕松地接受和形象地理解所講述的內容,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樣,運用眾多的歷史典故導課,使枯燥的歷史課有了豐富的文學魅力,強化了歷史課的教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導語的時代魅力——透視熱點,喜聞樂見
學生比較關注現代,關注時事。有些調皮的學生把歷史課戲稱為“翻陳年老黃歷”。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課堂教育應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和生命價值。如果歷史老師在課堂上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現實,一味把學生帶入“高筑墻、深挖洞、廣積糧”的境地,那么學生的學習無疑是痛苦的而不是愉悅的。而在上歷史課時,要跟社會現實相結合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著形形色色的新聞事件。教師可以有選擇的把一些新聞事件、新聞人物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這些人和事所體現出來的可貴精神。
四、導語的鄉土魅力——濃濃鄉情,引人入勝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有誰不熱愛自己的家鄉?又有誰不為家鄉的人杰地靈而感到自豪呢?故鄉的'山水草木,風物人情往往能引起人們的無限向往,可以喚起學生對歷史的真實而親切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印象之深是任何空泛的理論概念難以達到的。
再如:在講《明清文化》一節時我這樣導入:“我們可愛的家鄉余姚有著‘文獻名邦’的美譽,那么究竟在何時我們獲得了如此美名呢?應該是在明代,其實家鄉文化的繁榮與祖國的文化的發展大致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祖國在明清時期的文化!比绱擞眉亦l的文化人情來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到了濃濃的鄉情,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并對要上的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
五、導語的情感魅力——關注學生,投其所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積極性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對歷史文化課沒有興趣,教學中便只是教師“剃頭挑子一頭熱”。現在的學生比較崇拜文體明星。我們以前的一些教育工作者習慣性的認為,學生崇拜明星總是不大好,比較反對這一點。其實大可不必,文體明星當中有許多人的事跡也是比較感人的。關鍵是要對學生作正確的引導,我們完全可以在歷史課中引入文體明星的感人事跡,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更能把學生崇拜的文體明星的閃光之處挖掘出來,使之成為學生奮進的榜樣。而在上歷史課時,要介紹一些文體新聞人物的閃光事件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因為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著形形色色的文體新聞。教師可以有選擇的把一些文體的新聞人物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這些人和事所體現出來的可貴精神。
一個普通的案例,居然能受到如此效果,不但使課堂氣氛活躍,使原本枯燥的歷史文化課變得精彩了,而且還能給學生以較長遠的激勵,這是我原本所沒想到的。我想,這節課的導入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為這個故事正是同學們所喜好的文體新聞。
總之,通過歷史教師對導語的精心準備,在導課中運用得得心應手,充分發揮導語的無窮魅力,必將使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大增,從而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魅力四射的歷史課導語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