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歷史教學中全球史觀的實踐探索論文
歷史觀是人們對于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當前的史學界,全球史觀被多數學者所認可,是世界歷史研究的主要理論之一。這種史學觀由歐美學者最早提出,大約形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美國歷史學家斯托夫里阿諾斯所著的《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為代表。在我國,最早闡述這一觀點的是吳于廑和齊世榮教授,他們編寫的《世界史》(六卷本)是大部分高校的歷史通用教材。全球史觀的基本觀點是將人類社會的發展看作一個整體,它認為,世界歷史不是所有國家、地區文化的總和,它要求從整個人類和全球整體的大視野去研究世界歷史。
1.世界各個國家從分散到整體的過程
按照全球史觀點,世界各個國家從最初彼此隔絕,到最后走向整體的過程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地理大發現促成世界市場出現。1500年以前,世界各個地區處于封閉發展狀態,亞歐非三洲和美洲、大洋洲相互隔絕。地理大發現打破了這一隔絕狀態,各大洲開始發生聯系。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在東方和新大陸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地。新航路的開辟,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重要條件,也使歐洲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歐洲的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資產階級也首先從西方登上世界歷史舞臺,世界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
第二,早期殖民擴張促成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地理大發現后,首先向海外實習殖民擴張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著是荷蘭、法國和英國,最后英國成為海上霸主。歐洲列強的殖民征服,密切了世界地區間的經濟聯系,世界市場進一步拓展,大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進程。
第三,第一次工業革命促成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后半期的英國,它以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導致了近代機器制造業的蓬勃興起,英國也成為世界工廠。到19世紀,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擴散到歐洲大陸及世界其他地區,法國、美國、德國及俄國相繼發生了工業革命。這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就以英國為中心初步形成了。
第四,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世界市場最終形成。19世紀下半葉,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它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使生產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國際經濟聯系迅速擴大。生產力的提高促進了資本和生產的集中,為壟斷組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壟斷組織形成后,列強開始瓜分世界。19世紀末,隨著世界大部分被瓜分,資本主義勢力也分布世界各地,世界就形成一個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整體。
第五,第三次科技革命促成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原子能技術、電子計算機、合成材料、宇航技術的出現,人類社會迎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前兩次。進入20世紀8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新的高潮。它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的應用為標志,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全世界各國各地區聯系得更加緊密了,世界經濟迎來了全球化時代。
2.綜合運用全球史觀指導高校歷史教學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全球史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
第一,在教學中滲透全球史觀。首先要選取能體現新史觀的教材推薦給學生閱讀,我給學生推薦的是吳于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這套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全球史觀,書中寫道“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區的封閉狀態后,到1900年左右,世界終于形成一個‘牽一發則動全身’的有機的整體,世界史到此時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在高校歷史教學中,教師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史觀分析、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全球史觀分析、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分析、論證、探討歷史問題的能力。
第二,按全球史觀的觀點重新構建新的世界史知識體系。全球史觀認為,世界各個國家從最初彼此隔絕,到最后走向整體的過程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世界近現代史知識可以按兩條線索來整合:縱線是指世界歷史的縱向發展,是人類生產方式演變和社會形態的變更;橫線是指世界歷史的'橫向發展,是指各地區間由相互閉塞到逐步融合,由彼此分散到逐步整合的過程。歷史的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是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兩個基本方面,它們是彼此聯系的。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才有實力對外擴張,引起全球一體化的橫向發展,全球一體化的橫向發展又推動資本主義物質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使它更有實力對外擴張,并將世界最終連成一個整體,老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兩條線索之間的聯系來重新構建新的世界近現代史知識體系。
第三,用全球史觀解讀、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歷史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全球史觀來解讀、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全球史觀是以“是否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交往”為標準來解讀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例如對于西歐“封建王權”的評價,全球史觀認為正是因為西歐有了封建王權,才有可能形成民族國家,這才會有后來的地理大發現以及宗教改革。對于“工業革命”,全球史觀認為,工業革命使西方資本主義擁有先進的生產力,它才有實力在全世界擴張,瓜分全世界。最終形成資本主義市場和資本主義體系,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再比如對于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我們也要用全球史觀的角度去認識它。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它時間早,規模大,到達地區范圍廣,這些都遠超哥倫布航海。但鄭和下西洋只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宣揚國力和對異域珍寶的需求,從世界意義的角度來看,并沒有什么影響。而在鄭和下西洋80多年后,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直接誘發了商業革命和西歐的海外殖民擴張,為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最終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梢哉f,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世界意義是鄭和下西洋無法相比的。
第四,用全球史觀認識和評價歷史人物。人類社會的歷史是由人類活動構成的,杰出歷史人物在歷史進程中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功過得失就顯得尤為重要。全球史觀以“是否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交往”為標準來評價歷史人物,比如對于李鴻章的評價,以往總是給他貼上“賣國賊”的標簽,過多看到他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的一面,但是他能看到中國和世界的差距,引進西方的機器和技術,興辦洋務,邁出中國現代化的第一步,開啟中國現代化之路,可算上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有功之人。所以我們要看到李鴻章的“功”,不能因為他的“過”而抹殺他的“功”。再比如比較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俄國的彼得大帝,這兩個封建帝王,一個封閉保守,傳統守舊,對西方先進的科技置若罔聞,極力維護專制的封建統治;而另一個,大膽改革,開拓進取,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把落后的俄國帶進現代世界的門檻。同為一代帝王,在推動社會交往,促進生產力發展中所起作用由此可見。
除了全球史觀,當前的歷史研究中還有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生態史觀等幾種史學理論和方法。高校歷史老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歷史的方法,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新史觀來闡釋歷史問題,分析歷史事件和人物,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校歷史教學中全球史觀的實踐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