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教學中如何與學生溝通論文
摘 要:課程改革的今天,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應時代要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中學歷史教育進入了一個誤區,教師只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卻輕能力培養,更忘記了“鑒古察今”“古為今用”的道理,從而使歷史教育失去了它應有的生命力。
關鍵詞:學生本位;溝通;教學情境;互動對話
當今的教育迫切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我是九年級歷史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覺得掌握與學生的溝通藝術更有利于建立“學生本位”的新模式,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與學生溝通呢?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加強師生溝通
大量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圖片、歷史史料等僅靠教師抽象地講解很難使學生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記憶。在課堂教學中,我積極主動地創設恰當、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講故事、談對歷史事件的看法、歷史人物的評價等方法走進歷史、感知歷史,讓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感悟到歷史的本真,汲取到歷史的智慧。教學中,我還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以及網絡資源等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歷史內容瞬間生動和清晰起來,有助于形象直觀地再現歷史的真實,拉近史實與學生的距離。
二、有效組織互動對話,加強師生溝通
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思維火花。只有傾聽,才能了解學生的個性和真實想法;只有傾聽,才能捕捉到來自學生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有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信任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心靈的溝通。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教師就必須傾聽學生的心聲:要做到傾聽學生的發問之音;傾聽學生的爭論之音;傾聽學生的意外之音。事實上,學生是一本厚厚的書卷,需要心靈的關注,更需要耐心地傾聽!
三、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傾注愛心,加強師生溝通
初中生正處于思想波動起伏大的發展階段,教師要密切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要善于把握時機,可以用語言、肢體、眼神、動作、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地傾注愛心,學生必然感受深刻。事實上,學生感到最痛苦的莫過于誤解,最快樂的莫過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從小在呵護中長大,有主見,敢發表,但一遇到困難,自我壓力甚大,不知如何處理。這種狀態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容易造成認識和思維的閉合,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教師應熱心地營造比較寬松的氛圍,注重健康心理及人格的培養,幫助其建立自信心,以減少外來壓力,用愛心贏得學生的認可,加強師生的溝通,使其健康茁壯成長。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的種種做法,學生都會看在眼里,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事實上,教師若能真正、熟練地掌握好師生溝通的技巧,相信“學生本位”新模式定能發揮其時效,學生定能健康茁壯成長,教師也定會桃李滿天下!
【歷史教學中如何與學生溝通論文】相關文章:
鄉土歷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21
如何引導學生學好歷史的論文05-31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8-31
論文:賞識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10-05
淺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品質論文09-01
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圖片的運用論文05-10
在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論文09-17
讓學生在歷史課堂對話教學中得到發展論文09-01
歷史教學論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