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于網絡時代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就業導向論文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現狀,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應該落實基礎技能,注務實、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實踐能力,以提高崗位競爭力為主要目的,以就業為導向轉變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學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就業;教學模式;應用型人才
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是為社會培養迫切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以實現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的基本職能。根據社會的人才需求和學生的就業需求相結合,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培養迫切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培養能力與社會崗位需求相適應的人才,以就業為目的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途徑。為了迎合社會的需要,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是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必由之路。
1基于就業導向視角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背景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成為當今市場上市場潛力最大、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隨著國內計算機應用規模的不斷擴大,網絡系統也越來越復雜,對計算機專業型人才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緊迫,受高技能型計算機技術人才的缺乏以及技術服務體系的制約,計算機領域的發展逐漸進入瓶頸。高職院校作為應用型的教學機構,為社會提供迫切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是其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傳統的、陳舊的教學模式、單一的課程設置、師資人才的匱乏已經不能夠滿足市場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這給高職院校的長期發展、教學質量的提高、生源的招收帶來嚴峻的挑戰。
2基于就業導向視角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
2.1以就業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
高職院校是應用型院校,在教學模式上與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專業的設置上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根據實際社會用人需求變化調整計算機類課程教學的專業方向,優化專業結構。在制定課程培養方案的時候要充分做好市場崗位需求調研,圍繞計算機就業崗位所需要的綜合技能制定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崗位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深入社會各個計算機專業用人單位,用人崗位進行實際調研,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根據獲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需求分析,例如以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必修課程和計算機必備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課程:計算機組裝、計算機基礎操作、辦公軟件應用、多媒體制作、動畫制作、計算機網絡安裝與維護、平面設計、初級軟件編程、技術支持服務、網頁制作等,因此,我們根據這些常用的的技能,可以把計算機專業分為幾個專業:計算機訊息管理、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專業。
2.2模擬就業環境,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計算機專業教學是一個對學生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很強的專業,培養學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工作。首先,要建立一個明確要求的時間教學目標體系,為實施實踐教學落實基本的制度保障;其次,要構建一個全方位的教學體系,由專業試驗課程設計、基礎課程實驗、崗位實訓等循序漸進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為開展實踐課程教學提供必要的教學方向指導;最后,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操作能力為目標的實訓教學環節,也就是在課程中增加設計性、綜合性的實訓,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如圖1:網頁設計工具視圖,通過實際操作軟件模擬在就業中網頁設計的就業環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3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持證上崗”是我國畢業就業的“敲門磚”,高職院校要以國務院推行的關于“推動職業學校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制度”為指導,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以及教育培訓機構推出的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實施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雙證書教育,提高學生就業資質。學生根據社會勞動力市場需求和自己所學專業培養目標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選擇職業技能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將學歷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進行有機結合。
2.4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
為了保障能夠確確實實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促進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徑。開展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模式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首先,與用人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明確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通過用人單位計算機技術人員組成專業的委員會,與校內專業的額相關負責人制定科學的人才排樣計劃,課程內容,確保所培養的人才能夠與社會實際用人需求相適應。其次,在校外用人單位建立實訓基地,就基地特點開展特色培訓班,例如“網站建設與管理”、“數據庫管理”、“軟件編碼”、“網絡運營管理”等熱門課的特色班,為學生創作更多元化的培訓發展方向。最后,定期組織學生到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實訓,合理安排基礎理論教學實踐和實訓時間,并請相關用人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使學生能夠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訓練和工作體驗。
2.5提高教師的職業實踐能力
由于計算機課程是一個對邏輯思維、實際操作要求較強的學科,多數高職院校學生首次接觸并學著計算機技能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和接受,這需要相當專業和富有經驗的高職院校老師才能勝任,如果在這個關鍵時期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學生在將來的學習中匯喪失學習信息,影響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是改革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實踐者,師資建設工作是高職院校改革教學模式工作的關鍵。高職院校要不斷安排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會、定期到合作單位進行實踐鍛煉,與IT領域的專家簽訂合作協議,定期進行技術指導,開辦講座,提高教師的技術實踐能力、案例教學能力、互動教學能力、創新教學能力,以實現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多元化發展。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是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的標準要從實際出發,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實用性人才,筆者從以就業為導向,優化專業結構、營造現場氛圍,提高實踐能力、實施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模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職業實踐能力幾個方面探討了轉變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策略,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學生,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薇.以人為本視角下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措施探究[J].時代教育,2013(11).
[2]蔡傳軍,吳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計算機專業技能訓練模式的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11)
【基于網絡時代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就業導向論文】相關文章:
基于就業導向的市場營銷教學論文范文09-19
基于社交網絡時代探討市場營銷模式論文05-19
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07-13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探討08-16
關于產學研模式下的高職教育的論文07-21
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審計專業教材改革初探論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