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從資源共享看我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

        時間:2024-09-24 00:46:51 計算機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資源共享看我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


        資源共享是圖書館人士探討已久的問題,但如何在網絡環境下,利用現代技術建立圖書館的特色館藏,以避免資源的重復收藏仍舊是圖書館界非常關注的問題。筆者拜讀過的許多文章都提出建立這個網、那個網,由于想法和做法都大致相同,因而造成大量的數據庫內容雷同和重復。與其如此,還不如統一協調,分工合作,各自加強地方文獻資源網的建設。如果各地區建設好本地的特色數據庫,通過專家評估和鑒定認可,我想雷同和重復現象將會大大減少。另外,各地建設好自己的特色館藏將有利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進步。因此,如何加強本館特色館藏建設,更好地為本地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有效服務,是筆者在文中想談論的主要問題。

        1 我國文獻資源共享環境的現狀分析

        以1990年北京圖書館正式對外發行機讀目錄產品為標志,開始了我國圖書館數據資源的共享。1993年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又建成了第一個地區性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網絡ISLAIS;中科院系統的文獻資源網絡形成了該系統的資源共享網絡基礎,直到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先進局域網———中關村地區教育科研示范網(NCFC)也已開通運行。另外,一些文獻資源網絡如CERNET等均與因特網實現了聯網并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1]但從總體來看,我國的文獻資源共享環境不容樂觀,目前尚存的諸多不利因素(如發達城市與落后地區的巨大差異等),嚴重影響著文獻資源的共享。主要有:(1)我國文獻資源的收藏整體水平不高,重復收藏、閑置浪費現象嚴重;(2)普遍存在著資金不足、經費緊張的問題。這主要是經費投入的漲幅低于書價的漲幅所致;(3)低效、傳統服務手段的落后,增加了檢索的困難,難以了解庫存情況;(4)各館沒有采用統一規范的系統,各自獨立建庫,網絡建設仍處于“單干”的局面,檢索范圍僅限于本館館藏;(5)書目數據庫質量不高,各館沒有建自己的特色數據庫,即便是有自己特色的各館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不協調的問題。

        上述問題嚴重制約著文獻資源共享,要想在短期內都得到解決,對于我們中小型圖書館來說是不現實的。如何尋找有效途徑,盡快適應文獻資源共享環境,才是我國中小型圖書館必須考慮的問題。

        2 建立特色館藏是我國中小型圖書館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與大型圖書館不同,我國中小型圖書館普遍陷入了經費緊張的困境,因而不可能像大型圖書館那樣實行“藏用結合”的原則,而是堅持“藏以致用”的方針,利用有限資金,建設、開發各自的特色館藏,聯合本地網站,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這樣,不僅可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特色服務,同時也可為各地需要此類文獻者提供服務,為建立網絡環境下的文獻資源共享體系打好基礎。

        特色數據庫是根據特色文獻資源開發的具有獨特內容的數據庫,地方文獻數據庫就是特色數據庫的一種。它將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各方面的資料集成一庫。[2]我們中小型圖書館要想得以發展,就必須辦出自己的特色,建設好特色數據庫,實現圖書館間的資源共享。從共享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各館的特色館藏,就沒有其它館的存取,因而,就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在網絡這個大環境下,建設特色館藏,開發特色文獻是中小型圖書館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3 我館地方文獻的開發與利用

        我館是一所地處湘南邊陲、瀟水之畔的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圖書館。近10年來,我館通過多種途徑(如直接與李達的夫人石曼華女士聯系,得到了石女士贈送給我館的有關李達的珍貴文獻資料)重點收藏了許多地方文獻。先后成立了零陵文化研究室、永州名人資料室、永州地方文獻資料室,系統收藏了康熙、乾嘉、光緒年間的《永州府志》、《零陵縣志》等古、近代史志以及現代的各縣縣志和其它專項志。除地方志外,我館還刻意收藏了有關永州名人(如柳宗元、懷素、何紹基、楊萬里、李達、陶疇等人)的系列文獻資料。另外我館收藏了中南民族學院宮哲兵先生在江永縣境內發現的一種女性奇特文字資料《江永女書》。當這一發現公布于世后,世界為之震驚,外地學者紛紛前來考察研究。如德國一語言學家和清華大學的趙麗明女士等專家學者專門到《江永女書》發源地上江圩、銅山嶺等地考察研究。近幾年來,利用我館的地方文獻,永州市先后兩次成功地舉辦了全國性的柳學研討會。1990年,全國楊萬里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我館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室,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并編制了專題索引,被收錄進《映日荷花別樣紅———全國楊萬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得到了廣大專家和研究者的好評。1992年市里舉辦懷素書法研討會,我們又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碑帖書法資料及史料。1993年中央電視臺《神州風采》攝制組來到永州拍攝系列專題片,我館與市館及時為攝制組提供了大量有關柳宗元的系列文獻資料。1998年,湖南省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對我館評估檢查,專家組對我館的“永州地方文獻資料室”、“零陵文化研究室”、“永州名人資料室”非常感興趣,稱之為“特色菜”,并鼓勵我們繼續保持和不斷加強。1999年我校中文系成立舜文化研究室,研究點就設在我館的零陵文化研究室內,我們的地方文獻資料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筆者也有幸被特聘為研究員之一。2000年我市在寧遠縣九嶷山舉辦祭舜暨舜文化研討會,我館又為該次活動提供了大量資料。正是由于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引來了全國各地乃至港、澳、臺胞和一些駐外華僑來九嶷山尋宗祭祖,從而擴大了永州古城的影響,加強了我市與外界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促進了我市經濟、文化的發展。

        我市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古城,蘊藏著豐富而悠久的文化遺產。例如玉蟾巖稻作文化,楚越文化,瑤文化,柳宗元、周敦頤、懷素、何紹基、楊萬里等名人文化,《江永女書》文化等等都是中華文化之瑰寶。如何開發這座文化古城?首先必須了解這座古城。因此,我館為市、區領導提供了大量的地方史料,根據這些方志史料上的記載,市里訂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以旅游帶動經濟發展,計劃建設以瀟水河為紐帶,以竹文化為特點,人文景觀為主體的永州景點;以舜文化為特點,修復舜廟為主體的九嶷山景點;以佛文化為特點,避暑山莊為主體的陽明山旅游景點;以瑤文化為特點,江華瑤城為主體的瑤寨景點等四大塊旅游景點以及以祁陽溪、道縣月巖、東安舜皇巖為旅游風景區的三小塊旅游景點。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我市基本形成集文化、旅游為一體的系列旅游。同時,“永州八景”也已按史料文獻記載基本得到復原,柳子廟、舜廟、文廟等廟宇寺院也得到了很好的修復,其中柳子廟已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書法家懷素的故居綠天庵,也恢復了原貌,還修建了以懷素命名的“懷素公園”,并舉辦了“首屆經貿會暨懷素書藝研討會”。這次研討會融商貿、文化、旅游為一體,以書法牽線,經貿結緣,把發展現代經濟與弘揚歷史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展示了我市的

        【從資源共享看我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相關文章:

        論地方文獻的開發與資源共享03-20

        論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03-18

        網絡環境下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思考03-25

        對廣西地方文獻資源網絡建設的思考12-06

        關于網絡環境下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思考03-26

        淺析文獻資源共享新模式-電子文獻傳遞服務03-25

        地方文獻資源數字化思考03-19

        我館地方文獻工作的回顧與思考03-18

        試析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與知識產權保護03-0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五月天天天综合久久网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老师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