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高職高教育專題研討
一、職業教育課程的本質特征
教育部16號文中提出:“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叭瞬排囵B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
“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是職業教育課程的本質特征。高職課程設計應考慮的問題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什么時間教?在哪里教?”這里蘊藏著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模式、課程開發方式和課程內容的重大改革。
二、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培養學生三個層次的能力,即專業基本技能、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
1、專業基本技能
專業基本技能是高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獲取工作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這一能力強調專業的應用性和針對性,屬于第一層次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夠真正地在企業“留得下”。
2、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指高職學生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交流、勞動組織能力、群體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等。強調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社會的適應性和行為的規范性。它應包括積極的工作態度、思想道德水平、團隊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心理素質等。社會適應能力是企業考察高職畢業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標。
3、專業發展能力
專業發展能力是指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際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沖突的處理等)、公共關系(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在小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與協商的能力、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能力)、勞動組織能力(企業機構組織和生產作業組織,勞動安全等)、群眾意識和社會責任心。具備專業發展能力的畢業生進入用人單位后將逐漸表現出優越性,形成高職畢業生進入職業生涯后的可持續發展因素,是決定畢業生是否“能發展”的主要指標。
三、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特征
高職教育以進行職業定向教育為基本特征,職業的內涵規范了職業教育的標準。因此,高職教育的課程應使學生能夠獲得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識、職業技能和相關的職業體驗,以促進職業能力的形成為目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以工作范圍為課程內容的組織邊界、以工作過程為課程內容的組織邏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完成工作任務為課程目標、以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為課程的實施原則。這是一種以“三個一致”為特征的課程組織模式,即: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一致。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充分體現出高職教育特征。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具有極強的職業性和科學性。目前,盡管我們可以說有比較明確的課程改革方向,在方法上也有比較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鑒,但是具體的操作仍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因此,進行廣泛、深入的企業調研和建設一個專業的課程開發團隊是學校的首要任務,也是學校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開展的基本保證。
四、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理念與方向
1.重構課程體系
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針對實際工作體系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并按實際工作結構重新設計課程結構。
2.重組教學內容
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以學科知識邏輯為主線、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重新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
3.轉變教學方式
打破學科型課程教學以知識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實施方式。形成主要進行任務實施、學生主動構建,融教、學、做一體的實施方式。
4.改造教學情境
打破單一的學習模式、課堂化教學環境,創設盡可能與工作實境接近的教學環境,實現學校環境與工作環境、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
五、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步驟
目標職業群→職業調研/職業資格研究→核心崗位群→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課程開發→學習情景(課程內容)設計→最后教學組織設計。
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
職業教育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是以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教學為典型表現形式的任務引領式的學習領域課程。有著其針對來源與企業實踐、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具有工作過程的整體性;學生在完整、綜合行動中思考和學習,完成從明確任務、制定計劃、實施檢查到評價反饋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個學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職業成長體驗;在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關鍵(核心)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七、關于課程實施的條件
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課程的實施必須以行動為導向。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思考、總結、提高,通過過程完整的具體工作活動,從中獲取工作過程知識,全面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因此,要使課程得以有效實施,必須要創設真實的職業情景,使學生能夠置身于真實或模擬的工作世界中,做到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一致,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一致,這就對學校的教學條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學校必須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的工作場景實施教學,同時也必須大力加強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模擬實訓場所的建設,以滿足教學的需要,這是學校課程改革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
八、關于對教師的高要求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不再把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作為教學的核心任務,而是把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提高學生的職業行動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這就對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教師必須具有職業經驗,了解企業背景,熟悉工作過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質量標準。
二是教師要有課程開發和整體設計能力,能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適合于教學、具有教育價值的學習內容,并通過整體教學設計(也包括學習情景的設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到工作過程中去。
三是教師需要有跨專業的知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因為一項完整的工作任務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門課程了,可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識,也可能需要幾位教師聯合承擔教學任務,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和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
四是教師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和評價者。
從上述四點可以看到,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學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變是學校課程改革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和重要保證。
九、關于課程開發的感悟
通過本次研討會的培訓,我深刻地體會到在當前新的一輪課程改革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已經在高職課程改革中占到主導地位,即高職課程建設一定會依此為評判指標。而目前我院的課程建設盡管已經提出基于工作過程的設計與開發,但操作方式還停留在模塊課程、項目課程階段,還沒有很有效地根據特定職業的工作過程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應凸顯崗位技能和相關技術應用能力課程的要求。現實的職業資格以及未來的職業資格都具有不斷變化的因素(對象、內容、手段、組織、產品、環境等六要素),但是我們據此提出來的抽象工作過程(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等)具有普適性。通過基于現實的工作任務的分析,掌握普適的可持續發展的抽象工作過程,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應對面向未來的具體工作過程。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具有理論實際有機融合,更貼近行業崗位實質的特點,是值得我們大力嘗試與推廣的課程改革方向。
十、關于我院課程開發的幾點想法
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靈魂,專業建設所擁有硬件、軟件的內容必將圍繞課程建設而排序。我院應投入財力、人力和精力加大課程改革建設的力度,帶動專業建設。
1、重點扶持品牌專業建設。適當給予政策支持及必要的資金投入,可以在我院的品牌專業如市場營銷專業,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設計與開發的步驟嘗試,但這是需要在經過詳細的畢業生就業調研和市場需求調研基礎上確定目標職業群,并對此目標職業群進行行業/職業資格調研,確定核心崗位和關鍵行動領域,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設計。
2、對于已經有一定建設積累的課程進一步加強建設力度。例如鼓勵該課程所在專業的教師、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競賽獲得獎項,鼓勵協助申報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等教育研究課題,在?_辟專門的課程改革專業建設的攔目,適當給予重點建設的課程、專業一定的傾斜支持。因為這些外圍因素的積累不僅可以督促新教師的成長,還是將來申報高一級精品課程的重要條件
3、加強與兄弟院校的聯系與溝通。對相同專業在課程體系的開發與課程設置上形成共識,資源共享,盡早完成這一輪的課程改革。
【淺談高職高教育專題研討】相關文章:
淺談高職院校舞蹈教育03-18
淺談教育博客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03-20
淺談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論文12-07
淺談高職高專受處分學生的轉化教育03-18
淺談中高職一體化教育管理05-29
淺談現代教育技術下的高職實踐教學改革探究03-06
淺談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01
淺談高職語文教學與教材體系的現狀與建設探索教育論文11-30
淺談高職院校法學教學在存在的不足05-26
淺談情商與高職英語教學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