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美高等教育比較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的論文
一、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較
。ㄒ唬┙逃砟
美國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人為本,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美國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能力。學生的個性非常突出,學生按自己的喜好、能力和條件等因素選擇是否上大學,何時上大學,上什么樣的大學等,其自由的限度非常大。并且美國大學教育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內容一般較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生教育更是強調批判精神和獨創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創新能力都較高。
中國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是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且具備某一專業知識、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從某種程度上說,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盡管現在對素質教育的呼聲日漸高漲,但由于種種條件的限制,高考仍是決定學生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初等、中等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體,從而影響了高等教育。很多大學生讀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目的并非是進行某一方面的科學研究,而是為了找個理想的工作。[1]
總之,中美兩國的教育理念相差甚大,中國教育重視知識理論的學習,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以及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繼承和對學術權威的尊重。注重培養學生嚴格的訓練水準、嚴密的邏輯思維、與做事的態度等。與之相反,美國教育則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育中,重視學生自信、自主、自立能力的提升。因而,在美國的教育理念中,更強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對知識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以及對知識的拓展和創新能力。
(二)教育體制
1課程和學制的設置。我國的課程設置具有連續性,從小學到大學課程都被預先系統地安排好,計劃性很強。美國則推崇主題性學習,經常以某一主題為切入點設置課程,引領學生在主題性學習的過程中從各領域各層面深入研究,這也被稱作通識教育或博雅教育。
在我國,本科大多為四年制,有少部分是五年或六年制。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相似,美國的本科也是四年制。不同的是,其課程設置在前兩年是基礎課程的教育,后兩年才偏向于專業方面的教育。
美國高校在學期的設定上與國內不盡相同,有的是一年兩個學期,與國內類似;而有的則為一年四個學期,一個學期只有十周左右。在學期制下,學生的學習周期和老師的授課周期都大大縮短,使得課程的安排顯得更為緊湊,專業性更強,并且每個學期內學生可以負擔的課程數相應減少。這樣的安排有利于減少課程與課程之間在時間上的沖突,便于學生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進行學習;在一段時間內把精力集中到少數課程上也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
2教學方法。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課堂教學、傳輸知識為主要方式,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時下,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仍有不少教師采取“滿堂灌”與“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把大學生當小孩子來教,結果是“教師講得汗流浹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
而美國的教學方式則以課堂討論、啟發式教學、動手實踐為主,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在美國,教師的任務不只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會怎樣構造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想敢做。美國高校寬松的教學環境、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美國各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3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中美兩國高校在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上有著顯著的差異。目前,國內高校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傾向于使用期末考試的成績與平時成績的綜合作為學生最終成績。這種判定方法較為單一,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缺乏一個有效的評價。而課程成績是以該門課程考試的卷面分數為最主要依據,平時成績只是占一個很小的比例。這往往使得不少學生放松了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在期末考試即將來臨的時候才突擊式地去識記一些東西,這對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
美國學?己藢W生成績時主要看重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地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能力。這樣就能促進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興趣。美國高校在評定學生成績的過程中參考多種因素,以確保評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對于一門課程,學生成績的組成包括期中、期末考試成績,論文成績,平時作業成績,平時小測試成績,課堂上的表現情況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要取得好成績,就要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保持積極不懈的心態,爭取在每一個對最終成績有影響的行為中都表現良好。
總之,美國學?己藢W生成績時更強調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考察學生的記憶或描述能力。學校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課程和實踐活動,這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途徑如社會服務、人際關系、興趣愛好等更加全面系統的考查評價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使學習成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而在中國的各大高校中,則對學生設置統一的評價衡量標準,通過組織統一考試評估學生,考試中有很多內容需要死記硬背。這種考核方法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片面注重理論而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容易使學習變成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2]
二、由比較引發的對高校人才培養的思考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時期,選擇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僅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成敗,而且關系到每一位青年學子的人生發展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所以,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應充分尊重國情,繼承和借鑒并舉,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價值和成才需求。
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本身具有典型的美國色彩,離開了美國歷史文化的演進、經濟與政治的發展等條件,空談美國大學發展模式是極為膚淺的,但它也同樣體現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因而,就實質而言,美國模式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
。ㄒ唬┏浞职l揮教師在人才培養上的積極作用。
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特曾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于一代代教師的質量。全國XX會副委員長高嘉璐認為:“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發展的關鍵在提高整體素質!庇纱丝梢,教師作為一種培養人才的高級勞動工作者,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育的效果和發展。近年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素質不高。因此,加強對教師的教育勢在必行。教師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和必要途徑。不僅要實現對高校教師的職前培訓,而且要大力加強職后培訓,培養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探索教師培養的新模式。
。ǘ┳寣W生多組織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高等教育要為經濟社會服務就要貼近社會生活。大學生除了要學好理論知識外,更要有計劃地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去體驗、感受現實中的社會。學校要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綜合發展、全面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
。ㄈ┘訌妼W生基礎理論學習和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
創新是發展的先決條件,高等學校要把培養創新性人才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創新有賴于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是基礎理論知識在實踐活動中的發展和升華。“理論知識是實踐活動的基礎和指導,實踐活動是理論知識的驗證和補充。”中國學生的特點是,基礎理論知識比較扎實,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差,創新能力不足。美國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使得美國的科技長期處于領先地位。
由于中美兩國的社會體制不同,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同,因此兩國的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在借鑒美國高等教育先進經驗的同時,需要弄清中美兩國國情等方面的差異,冷靜地分析和思考,揚長避短,開拓創新,不斷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中美高等教育比較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的論文】相關文章:
中美電子商務高等教育的比較研究03-21
中美企業成本管理比較對我國的啟示03-22
新時期我國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設想論文12-06
高校高等教育論文12-02
高等教育鋼琴教學論文12-09
新時期我國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設想03-25
有關當前我國管理會計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03-18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指標體系初探03-07
試析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觀本質03-12
德國法學高等教育的特點及啟示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