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感恩教育的教育理論論文
當今中學生感恩意識的缺乏,近年來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感恩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以及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對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感恩教育進行了論述。
感恩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已越來越引起各級學校的重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應充分發掘教科書中感恩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初中生進行感恩教育。
1 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感恩教育的內涵
所謂感恩,《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使感恩成為一個人自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作為個人個性品質的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常懷感激之心和致謝之情。
感恩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2、對初中生開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并非與生俱來的天性,它需要教育來點撥和引導,要通過教育來幫助人們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對其回饋以感恩的眼光,從而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德和責任,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
感恩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對初中生來講,感恩教育同樣不可或缺,當前在初中生中開展感恩教育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感恩教育在我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歷史上流傳的許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體現。“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些經典詩句集中反映了人們的感恩情懷。學會感恩、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值得我們不斷繼承和發揚
其次。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學校德育實效,實現德育目標。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可以培養學生積極的環保意識,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社會的心存感恩,了解人與社會緊密相連,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他人的幫助與關心心存感恩,領悟人與人之間關愛的真諦。
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素質,與他人和諧相處……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中學生群體中的忘恩現象。避免感恩心缺乏所造成的悲劇,而且可以培養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幫助中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從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生命。這也是學校德育孜孜以求的。
最后,感恩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助推器。和諧校園的基礎是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人際關系的核心是師生關系。感恩教育可以培育和提高人們的和諧文化素質,讓人們盡可能以感恩的心態和理念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來處理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社會等關系,可以有效地化解校園內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防范各種尖銳矛盾的發生和發展。如果校園中的每個人、每個班級、每個處室或班組都崇尚感恩理念。踐行感恩精神,以和諧的感恩方式思考問題、處理事情、解決矛盾,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學校就會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責和推諉。
2 感恩教育的內容
1、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對大自然、對父母,對祖國、對社會,都是一種感恩的表現。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對大自然的最好的回報;父母茹苦含辛養育我們,就是希望我們長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對父母的最好的回報;祖國,社會,為我們提供健康成長的陽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對祖國對社會最好的回報。珍惜生命,就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滋養自己的精氣神,就是要遠離危險,包括交通違章、吸毒、艾滋病,還有形形色色的犯罪。
2、承擔責任。感恩教育要滲透承擔責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聽父母的話,不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過分憂心;感念祖國之恩,就要報效祖國,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作貢獻,在祖國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遭受威脅時,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這和珍惜生命的教育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珍惜生命教育不是茍且偷安的教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舍生而取義”,是古人早已弄明白的道理。
3、學會和諧相處。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要學會和大自然生靈的和諧相處;感念社會之恩,要學會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和不同階層的人相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處,做到人際關系的和諧。
3 感恩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充分發掘教材中感恩教育內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新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中也強調“本課程標準根據品德教育的目標,從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出發,圍繞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等關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它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進行建構,通過該課程的教與學。
使學生初步認識公民與個人品德、公民與社會公德、公民與家庭美德、公民與社會法德、公民與社會責任、公民權利與義務等問題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如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熱愛勞動,艱苦奮斗;熱愛科學,勤奮學習;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忠誠老實。追求真理等內容,從各個方面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感恩文化傳統和道德要求。
第二,要設計利用各種感恩情境。把感恩情境——各種人際互動情境或社會生活情境作為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說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節的寓言故事、童話和偉人故事;體驗情境——為說明感恩的重要意義,設計一些比“說明情境”更隱蔽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某種感恩體驗教育:體諒情境——為增強學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識而設計的。包括家庭、學校或社區生活中發生的種種人際互動事件。設計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恩”的重要意義很有必要。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現代教學方法,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點撥法、討論式、圖表法、比較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要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多種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替學生主體提供文本語音、圖形、圖像或一段活動影像等信息源,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
第三,要踐行于生活實踐。生活實踐是促進中學生把各種理論知識轉化為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自身素質的中心環節和動力源泉。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制作”、“想象”、“反思”、“體驗”等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感恩習慣。
感恩教育的生活實踐有多種表現形式。既可以是為你的感恩對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學生親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學會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時間獻給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動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勵學生把別人為其做過的比較感動的事情寫成周記或作文。在班上宣讀。還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去做、去體會,與家長、老師進行換位后做一做家長與老師的事情,從而感知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讓學生講述他自己對感恩的認識,講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講讓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報恩行為的體會和感想。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開展感恩教育的教育理論論文】相關文章:
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強化愛的教育論文10-20
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媒介素養教育研究論文08-30
試論素質教育中的藝術教育的教育理論論文09-24
教育理論論文08-14
家庭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理論論文04-30
音樂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應用的論文10-27
生活教育理論與幼兒教育的教育理論論文10-24
淺談生活教育理論對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論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