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的論文
一、社區性高等教育的內涵
社區,即在特定的空間范圍里,通過特殊的社會關系、文化特質、發展目標以及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認同心理和歸屬感,把社區成員凝結成一個社會生活的共同體。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即:基于直接服務于社區經濟的宗旨,融入社區,立足社區,輻射社區,服務社區,以社區為本, 以社區的重點或支柱產業為依托,在專業構建、課程設置、教學組織、培養目標上立足于社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增強為社區服務的直接性和有效性,服務于社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培養適應社區(區域)內企事業崗位要求的生產、管理第一線技術人才。同時,為社區提供可滿足娛樂、生活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課程和活動。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承當起社區高等教育的載體,將功能拓展到社區,直接面向社區開展補償教育、職業能力培養、學習能力、轉崗培訓等服務;在社區內促使教育和社區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整合社區與職業教育的資源,發揮二者的最大效用。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緊緊圍繞為社區經濟服務的原則,充分彰顯辦學的實用性、靈活性、經濟性、前瞻性和開放性,為大眾服務,開設多樣化課程,以擴大社區的受益面。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以滿足社區發展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面向社區及區內企業開發新專業,改革課程設置,調整教學內容,推行“訂單式”、“模塊式”培養,探討針對社區內企業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就是要立足社區,依靠社區,依托社區優勢,積極開展與社區內的企業合作,讓企業專家參與培養計劃的制訂,進行課程開發,共同確定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為社區經濟提供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二、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的意義
1.滿足社區對高等教育的需求
積極發展社區性高等教育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更是解決就業矛盾、培養“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實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徑。高等職業教育拓展到社區既發展了高等職業教育,又為社區提供了滿足它所需要的終身學習的需求。
2.構建終身培訓體系的需要
國家教育中長期規劃中提出“整合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資源,創辦綜合性、社區性的高等職業學;蛏鐓^學院、社區學!。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最直接體現,將高等職業教育融入社區有助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3.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環
高等職業院校服務于社區,學校和社區都可從中受益,實現雙贏。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動力源于社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又服務于社區的經濟發展。通過社區服務,高等職業院校不僅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來自社區的各種信息,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并接受社區實踐的檢驗,從而實現高等職業教育與社區經濟、政治、文化等和諧發展。同時,根據社區需求迅速調整辦學思路,開設適銷對路的專業,培養社區急需的人才。
三、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的策略
1.拓展功能
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高等職業院校勢必要改變其原有純學歷教育功能,要橫向擴展,發揮其本能,拓展其功能,挖掘其潛能,增加非學歷教育、社區教育與合作教育。
。1)發揮本能。高等職業院校應發揮應有的學歷教育的功能,對接社區產業發展,培養社區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拓展功能,提升勢能。高等職業院校不僅要承擔職前培養的任務,還要承擔職后培訓的任務。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為企業服務的能力,主動和工程技術人員合作或者利用人才優勢,接受企業的委托,對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進行研發和解決,使學校和企業科技人才相互滲透,推動企業的發展,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
(3)挖掘潛能。建立完善的職業教育的銜接與溝通網絡,搭建職業教育立交橋,優化課程銜接,開辟“中職—高職—本科”一線通的路徑。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聯動發展,人才層次的上移是必然的趨勢。因此,高等職業院校應注重職業教育不同層次的相互貫通,為學生參加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知識、能力、素質等基礎性保證,從而保證高等職業院校自身的上升通道。
2.雙元合作
雙元,即“企業元”和“學校元”。雙元合作,即在雙元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教育的一種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培養學生以學校為主導,以企業為輔助。職業教育離不開企業的參與,企業的參與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雙方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增強各自發展活力的重要途徑。組建區域雙元制職教集團,學院教學解決“理論”問題,職教集團會員企業解決“技能”問題。
企業參與是雙元制模式的核心和重點。學生在區域內的企業參加實踐培訓就等于進入了一個真實的生產環境、真實的職場環境,學生可接觸到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實際生產、市場競爭、人際關系的協調處理等問題。同時學生的行為方式、協調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培養,有利于學生的職業行為和習慣的養成,更有利于學生畢業后隨即投入工作。
3.“三層對接”,創建區校合作立體空間
。1)學校對接社區,進行“官產學”緊密結合,為校企合作提供發展沃土。
(2)專業對接社區里的行業、企業,感知市場動態,因時施教,擺脫人才培養的滯后痼疾,引入企業的參與和監控,一出一進為校企合作建立保障機制。
。3)師生對接職業崗位,著力打造“雙師型”隊伍。教師對接產業職業崗位,提升教學、科研能力,提高課堂內容的針對性及含金量,教師可直接將科研成果孵化為實際效益,將企業里的先進技術引入教學中;通過學生對接企業職業崗位,多種形式工學結合,提升職業、就業能力,為實現學生畢業與上崗的零距離提供保障。
4.“四個相融”,與社區融為一體
。1)區校相融,資源共享。積極主動與社區合作,建立區校專家信息庫,為區企業的經營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和學院的高學歷高職稱人才搭建服務平臺,依托高校資源,為區內企業提供各類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建立回歸教育制度,推出主題培訓、企業內訓、轉業轉崗培訓,職業資格認證培訓;采取各種形式,開展各種類型的以提高生活品位、豐富生活內容、提升個人修養為目標的閑暇教育。
(2)校企相融,推進產學結合。加強學校與區域內企業、行業及科研單位緊密合作,把教育教學和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結合起來。通過校區聯合,走合作辦學之路,一可以實現學生從理論向技能的轉化;二可以彌補高等職業學校師資力量的不足。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崗位型、技能型人才方面缺乏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師資隊伍。校區聯合,產學合作,學?梢云刚埬切┰谄笫聵I單位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上課,既可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幫助教師增強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
。3)職教相融,相輔相成。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普通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銜接與融通。構建中職、高職、成教、國際教育等多形式、多層次的學習港,港內成員學校課程互認,學分互認。
。4)文化融合,推進企業建設活力。為社區及區域企業提供各類文化服務,提升社區及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促進“社區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僅僅依靠自身的教育資源是極其有限的,必須充分利用社區的資源來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只有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做到社區導向目標鮮明、教育功能多樣化,在服務性、普及性、多樣性、開放性等方面創建自己的特色,高等職業院校才能做精、做特、做強、做活,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走社區性高等教育之路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高等教育論文12-02
高等教育鋼琴教學論文12-09
淺談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的論文11-10
對高等教育中數學教學的思考的論文11-20
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論文寫作規范03-14
淺論體育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03-20
高等教育自考畢業論文撰寫步驟及方法03-02
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銜接方式初探論文12-03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論文格式03-25
法學專業成人高等教育轉型探討論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