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互聯網+思維在職業教育的運用論文
摘要:就如何結合互聯網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中國一流的高職院校與用人企業的銜接平臺展開研究,以期實現職業院校學生學生畢業即就業,為廣大用人企業量身培養各類熟練的技術工人為目標,從而解決我國結構性失業難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助力經濟轉型騰飛,努力讓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關鍵詞:職業教育;互聯網+;校企合作;就業
一、課題背景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連續多年作為中央文件主要內容,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制定和頒布,明確了我國今后十年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任務。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通過對這四項任務的明確,直接為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從“綱要”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生源保障還是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國家對職業教育可謂傾力支持。而如何有效實現生源、學校、企業三者的有效交流與無縫銜接,是全面貫徹落實“綱要”的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依托社會現有培訓機構和企業,在已有培訓經驗和人力資源構建的基礎上,借助互聯網這一有效媒介,下游通過吸收廣大職業院校確定性生源客戶群,建立包括其健康狀況、興趣愛好、求職取向、理論技術水平以及實行情況的數據庫;上游通過行業趨勢分析以及企業選人用人需求建立企業客戶數據庫。以有效溝通和滿意服務為內容,構建并做大做強校企合作這一大型平臺,促進我國職業發展并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技能型、實用型人才。
總之,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會的教育,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公民自立于社會,實現體面的勞動、有尊嚴的生活提供了可能。隨著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發酵和深化,世界已然進入了大調整、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同時,我國的改革發展進入到深水區即全面攻堅階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升級產業結構,已成為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當前轉型時期,職業教育所承擔的責任,遠遠不止于塑造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公民,更重要的是它還承擔了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任,直接關乎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正基于此,以互聯網+思維為重要催化因子,盡快開辟并逐步完善富有中國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實現高技能人才的不斷涌現,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并通過有效溝通和銜接,最終建成實現求學求職生源、職業院校、用人企業三者之間良性互動的綜合平臺,助力經濟騰飛不僅是發展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更是當前時代和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二、互聯網+思維的應用途徑
互聯網思維應用非常廣泛,現行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通過互聯網構建國家、省、學校三級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國家級資源主要面向專業布點多、學生數量大、行業企業需求迫切的專業領域;省級資源根據本地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基礎,與國家級資源錯位規劃建設;校級資源根據院校自身條件補充建設,突出校本特色。研制資源建設指南和監測評價體系,在保證公共服務基礎上鼓勵圍繞應用成效展開競爭。探索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資源可持續開發、應用、共享、交易服務模式和運作機制。第二,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在現場實習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針對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復雜結構復雜運動等,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第三,推進落實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相關標準;加快職業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消除信息孤島;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辦好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依托互聯網建立快捷有效的溝通渠道,譬如以創建微信公眾平臺、建立QQ群、職業教育博客等方式重點從擇業就業、子女教育、大學生發展等發面撰寫相關文章,提供專業就擇業就業服務等多種途徑吸引用戶關注,發展個人會員。初高中、大學校園為主要推廣地點。廣大學生及家長為受眾群體,確保生源保障。本機構負責對會員提供興趣職業匹配測試,擇業就業義務咨詢,大學生心理及發展規劃指導,確保廣大家長和考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以廣大個人會員為資源為基礎,根據會員不同的性格和職業傾向分類建設數據庫,同時借助相關企業界資深人士大力發展企業會員,建設企業會員數據庫。逐步實現求學、求職者數據庫與用人企業數據庫的無縫銜接,通過與各類會員企業達成合作意向以及簽署人才定制培養協議,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標準和具體人數,訂單式委托培養。企業為會員院校提供實訓基地及相關專業理論指導和技能培訓。專業機構負責保障寒暑期實訓基地和學員雙向保障,并提供個人會員相關資質證書考錄培訓和報考服務,確保會員百分百取證、如期畢業。以生源保障和就業保障雙向保障逐步與各大職業院校接觸和合作,發展職業院校會員,和會員院校展開合作,以相關會員企業人才訂單為基礎,定向委培學生。職業院校專門開設相關專業和班級對入學學生專業化、系統化培養,讓學生實現以興趣求學、以專業化定向培養推學,以畢業即就業促學,真正做到術業有專攻,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三、討論
借力互聯網平臺和社會商業力量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國民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是一個長遠的課題,可以說,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首先,如何建立互聯網平臺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內容和形式都需要摸索和完善。單純以互聯網為平臺的模式應用到職業教育中可以說既缺乏市場吸引力又沒有成熟的技術模式,如何豐富互聯網平臺內容,以內容吸引受眾,以服務創造價值,如何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建立起學生、學校、用人企業的聯系,從而在職業教育領域建立并使用互聯網平臺是要面臨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次,職業技術教育方面重視程度和全民認同感較低,如何把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科教強國的必要舉措這一理念深入人心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盡管國家把職業教育放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但是政策的具體落實需要很長的時間,以中招和高考兩次考試為例來說明,盡管政策提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實行分流制度,現實中能夠主動實施的地方寥寥無幾,教育部門、高校、學生家長依然把高考作為一切工作的指揮棒,如何讓職業技術教育深入人心,讓廣大群眾認同技術人才是一個亟須解決的課題之一。
再次,中、高等職業院校數量不夠,質量參差不齊。一方面,按照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要求,職業院校學生和高等院校的學生比例逐漸要接近1∶1,現實的情況是高校數以萬計,而且年年擴招和新建,職業院校本就寥寥無幾,部分職業院校仍然把升級進本作為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目標。可以說如果嚴格執行中招和高考招生政策,分流的廣大學生將無處求學。另一方面,現有的職業技術院校教師隊伍嚴重不足,很多職業院校通過外聘臨時工作人員雖可緩解人手不足,但師資水平尤其專業水平與用人企業和社會需求相去甚遠。如何大力發展職業院校規模,提升職業技術院校師資力量和專業水平同樣不可忽視。
最后,始終要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僅僅只是一個媒介、一個催化因子,吸引學生前來求學的最有吸引力的核心是就業。一是如何對接用人企業,依托企業發展目標和制定和培養社會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是職業院校的重要使命,能夠吸引企業加盟甚至投入的絕非僅僅是互聯網和一些可有可無的數據。二是實實在在的人才儲備,依托互聯網助力拓展招生規模,建立學生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學習成績以及求職意向供企業參考是必要的,但如何立足院校自我力量借助企業相關的實訓基地和專業技能培訓指導在學制內盡可能多的培育合格的人才依然是職業院校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技術推動發展、質量決定生命不僅僅適用于企業發展,同樣適用于職業技術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珺.五年制高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6.
[2]李歆.關于高職教育教學創新的對策建議[J].職業教育研究,2005(04).
[3]王宇東.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4]殷英.高職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創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9.
[5]潘利群.關于推進高職院校與企業戰略合作的探索和思考[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4).
【互聯網+思維在職業教育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
形象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運用論文11-26
通信及互聯網技術在數據管理的運用論文12-02
職業教育論文11-17
開放性思維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2-02
“互聯網+”時代產業轉型思維03-10
評判性思維在骨科護理中運用03-05
職業教育論文15篇11-17
職業教育現狀淺析論文11-21
數學直覺思維的培養的論文12-06
創造性思維在旅游業的運用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