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風險管理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照組與干預組研究病例分別來自我院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與實施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各自接收的45例院前急救病人,比較兩組管理效果。結果護理風險管理后,干預組的救治成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78%、2.22%、6.67%、95.56%,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4.44%、13.33%、22.22%、82.22%,P<0.05。結論院前急救護理時加強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減少護理糾紛,提高救治成功率與滿意率,值得推薦。
關鍵詞:護理風險管理;院前急救;救治成功率;滿意率
0引言
院前急救又叫做院外急救,是對各種突發事故、意外傷害等進行急救的首要環節,是決定病人急救是否成功的關鍵[1]。院前急救工作節奏快,救援任務艱巨,病人病情發展迅速,護理風險因素較多,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醫療糾紛的發生[2]。為此,了解院前急救中的護理風險因素,并針對性給予護理風險管理至關重要。為有效提高我院院前急救護理質量,降低院前急救不良事件的發生,我院自2017年3月起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醫院接收的45例病人的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照組與干預組研究病例分別來自我院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與實施后(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各自接收的45例院前急救病人,所有病人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90例病人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16-82歲,平均(41.58±9.37)歲;其中交通意外事故39例,心腦血管疾病32例,其他疾病19例。兩組病人的常規資料區別不大(P>0.05),可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院前急救護理,干預組則先組建一支院前急救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內成員均接受系統化培訓,具備較佳的應急能力與分析問題能力,小組以循證醫學為指導,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對以往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潛在的護理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再針對性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具體如下:1.2.1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搶救制度、交接班制度及急救處理流程等,根據院前急救護理工作特點,執行彈性排班,確保急診科24h值班人員在崗,規范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前需再次檢查病人的各項指標,安排一些急救經驗豐富、年資較高的護理人員參與到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要求急診科預檢護士充分了解本地交通道路情況,根據要求問清楚病人病情、地點,迅速準備好急救物品,安排救護車3-5分內迅速出診,并在出診途中通過電話與家屬保持聯系,密切關注病人病情發展情況,指導家屬自救。1.2.2加強急診科護士的急救技能培訓,提高其急救風險防范意識:定期組織急診科護士參加急救技能培訓,要求其熟練掌握各種急救儀器與設備,如心肺復蘇、呼吸機應用、氣管插管等,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讓其明白“時間就是生命”,遇到突發事件時要沉穩果斷,忙而不亂,轉運途中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尊重病人,注意保護病人隱私,及時清除病人口腔分泌物,監測其生命體征變化,對意識清醒的病人需及時給予安慰、鼓勵,注意謹言慎行,穩定病人情緒,讓其配合治療。1.2.3提高急診科護士溝通技巧:加強對急診科護士的溝通技能培訓,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屬的疾病知情權,在對病人進行急救護理時,需對病人病情做出恰當判斷,根據病人或家屬的文化層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其介紹病人病情及轉歸,了解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疑問,耐心給予解釋,若條件允許,可以讓家屬共同參與到病人的治療方案中,尊重家屬的選擇權,保證溝通的有效性與及時性。
1.3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風險良事件發生率(操作失誤、文件不全等)及護理滿意率。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救治成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風險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通過[n(%)]表示,給予2檢驗,以P<0.05為檢驗水準。
2結果
護理風險管理后,干預組的救治成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分別為97.78%、2.22%、6.67%、95.56%,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4.44%、13.33%、22.22%、82.22%,P<0.05。
3討論
院前急救范圍較廣,急救場所隨意性較大,現場急救環境是院前急救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若急救環境過于狹小、光線較暗,護理人員在急救時極易因為視線不清晰而造成護理操作錯誤,而若急救場所在馬路等人流量較大、聲音較嘈雜的地方,則容易對護理人員的.心理造成刺激,影響其正常思考與判斷能力,對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極為不利,此外,出車速度不夠快,急救儀器及物品準備不齊全,急救制度不完善,急診科護士風險防范意識較差,護理操作不熟練,護患溝通不良等均會導致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影響病人的急救成功率[3-4]。以往傳統的護理通常只重視對院前急救病人生命的挽救,而忽略了病人及家屬的心理狀態,且急救流程不規范,交接班制度不嚴格等,導致院前急救護理質量并不高,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提前預知病人存在的護理風險,再針對性給予風險管理,使得護理措施更有預見性與針對性[5-7]。本次研究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干預組病人后,干預組的救治成功率、護理糾紛發生率、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顯著優于對照組。研究中我們先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規范交接班制度、院前急救流程、人員排班制度等,有效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質量,加強急診科護士的急救技能培訓,提高其急救風險防范意識,有效提高了急診科護士院前急救操作技能,保證病人急救成功率,降低風險事件發生,而提高急診科護士溝通技巧,有效保證護患溝通和諧性,滿足病人及家屬的疾病知情權與選擇權,提高病人及家屬的急救滿意率?偟膩碚f,院前急救護理時加強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風險事件發生,減少護理糾紛,提高救治成功率與滿意率,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劉勁松,張勇燕,何迪輝,等.院前急救中的隱患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02):163-165.
[2]高永霞.院前急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管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3):254-255.
[3]商霞芳,朱妮琴.院前急救中的潛在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2):21-22.
[4]晁麗杰.風險管理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2):113-114.
[5]劉海燕.護理風險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3):251-252.
[6]楊慶玉.院前急救中的護理風險管理[J].全科護理,2008,6(17):1576-1577.
[7]陳曉琴.院前急救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2,10(3):251-252.
【護理風險管理在院前急救護理中的運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