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期而遇的精彩談化學課堂中的預設生成論文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程序都盡在教師的控制之中,有幾個教學目標,每個教學環節需要幾分鐘,突破重點、解決難點要設置幾個問題,每個問題需要幾個學生來回答,甚至問題的答案都是教師事先設計好的。這種教學看起來學生是“動”起來了、“參與”了,其實質是學生順著教師的設計、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師心中有數的“表演”。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疑問時,則刻意打斷學生提問或“指鹿為馬”搪塞過去。殊不知,教師在避免自己尷尬的同時,也失去了課堂中最具生命力的教學資源,精彩也隨之消失了。當課堂不再是教師教案的單純演繹,學生不再是教師演繹的觀眾,課前的精心預設不能順利生成時,我們又該如何在意外之處造就精彩?
教學片段:教師講解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性質時,在盛水的燒杯中加入過氧化鈉粉末,立即有大量氣泡放出,經帶火星木條檢驗,證明是氧氣;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劑,溶液明顯變成紅色。
教師啟發提問:“酚酞試液為何變紅呢?”
學生回答:“有氫氧化鈉生成!
“對!苯處熆隙藢W生的答案,并在黑板上寫下了2Na2O2+2H2O==4NaOH+O2↑。但眨眼之間,燒杯中的紅色消失了。學生對此不解“變紅的溶液為什么又會褪色呢?”面對這異,F象,一般教師會胸有成足地解釋為:“這是由于過氧化鈉具有漂白性的緣故。”但此時有些同學卻提出疑問:“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澄清溶液應該是全部變成了NaOH,怎么可能還存在過氧化鈉固體呢?”學生的發言,使教師原先精心設計的各個精妙的教學環節與精心的提問一下子全泡湯了。接下來的教學環節該如何解決,按原先預設講解還是加以探究解釋呢?實施過程如下:
1.根據實驗異常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隨機變更教學環節,確定“Na2O2使酚酞先變紅后褪色”的研究課題。
2.提出猜想和假設。
通過分組討論,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合作關系,就此實驗異,F象,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產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猜想2:有可能是受生成物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影響。
猜想3:產生的熱量導致溫度升高,使紅色褪去。
猜想4:Na2O2與水反應過程中可能產生具有漂白性的H2O2。
猜想5:……
3.設計實驗方案。
教師抓住學生發散思維的契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合理猜想,提出如何設計方案,驗證假設。
方案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氧氣。
方案2:用不同濃度的NaOH溶液做對比實驗。
方案3:用冷卻后的溶液作實驗。
方案4:向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少許MnO2前后,分別用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
方案5:……
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各種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簡約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評價,最終敲定實驗方案。
4.課后師生共同進行研究性實驗加以驗證,得出結論。
5.反思和評價。
通過上述的一系列的“發現問題→作出猜想、設計方案→實驗驗證→處理結果”的科學探究過程,教師和學生完成了整堂課的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異,F象的解釋,對課本知識提出異議并進行了知識的升華和延伸。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是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的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毙抡n程中,要求教師備彈性化教案,重在設計教學過程由何開始、如何推進、如何轉折等,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要相輔相承,水到渠成。而不刻意追求教學環節的完整性,課堂上面對多姿多彩的生成因素,我們就能泰然地迎接,并加以智慧的推進。正如布魯姆說的“沒有預料不到的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苯處熞妹翡J的眼光,果斷地放棄預設的教學程序,冷靜對待,巧抓生成契機,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留住不期而遇的精彩。
【不期而遇的精彩談化學課堂中的預設生成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預設與生成共同演繹精彩的數學課堂07-17
預設生成有效性的教學方式例談08-18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研究08-26
藝術化的課堂意外生成的精彩論文10-02
淺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預設與生成10-19
初中化學課堂中的綠色化學教育探討論文08-14
談如何構建動態生成的英語課堂05-26
談鮮食葡萄的化學催熟論文10-22
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預設有效問題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