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論文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已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針對不同的課型,熟練運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情感教育;化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多媒體
作者簡介:王芳,任教于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
當筆者第一次走上講臺,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名稱職的教師。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句話時刻激勵著筆者,也指引著筆者。近幾年來,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尤其在化學教學中更應如此。在多年的化學教學中,筆者摸索了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藝術,供大家參考。
一、情感教育融入課堂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機勃勃的精神怎么能激勵人呢?”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進入課堂,如果表情木然、呆板、服裝不整、講話乏力,怎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情。筆者認為,教學也是一門藝術,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教師和學生的“表演”。因此,每當筆者走上講臺,都要求自己面帶微笑、充滿激情、衣著得體、言語鏗鏘。一節課在聲情并茂、跌蕩起伏中結束,學生豈有學不好之理。
比如,筆者在講授《分子和原子》這一課時,先帶領同學們欣賞配樂朗誦詩《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边@首詩中,蘊藏了分子在不斷運動的化學知識。這時筆者在同學們欣賞配樂詩的同時很自然地引入到化學學習。這種形式,使同學們在美的欣賞中學到了應學的化學知識。
還有在《質量守恒定律》這一節中,筆者采用聽錄音搶答改錯的形式,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甚至有時改變學生固有的座位順序,讓他們全體向后轉,筆者從前講臺到后講臺,讓后排學生也嘗嘗當前排學生的滋味,這樣的變化也會使學生興趣大增。
另外,教學過程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又是師生情感的交流過程。學生常常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某門課程。化學是九年級新開的一門課程,所以筆者在上第一節化學課時,并不急于講課本內容,而是先做一些趣味性實驗。如利用酸堿指示劑遇酸和堿的不同的顏色變化,做一個《“雨”落葉出紅花開》的實驗,通過這些直觀的、有趣的實驗現象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他們感到化學課有趣、有味、有用。
二、師生互動貫穿于課堂
課堂教學是當前最根本的教學組織形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青少年感知能力的日益增強,原始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已不能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而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正悄然走入課堂。問題是如何做到課堂氣氛活而不亂、統而不死呢?這就要求教師從每節課的課堂設計入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操作是化學課最經典、最刺激、最具開發性的動手方式,我們教師要創造較多的機會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除學生實驗外,可以把演示實驗中某些簡單的環節交給學生去做。如鑒定二氧化碳時通入澄清的石灰水這些簡單的步驟可以請同學上講臺幫助完成。
其次,還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踐證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是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閱讀之前讓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此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創設閱讀的情境,使學生在心理上對閱讀的內容產生興趣。比如,筆者在講授自燃與緩慢氧化的教學內容時,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在一個天氣非常炎熱的中午,工人們忙著把一箱箱的貨物堆進倉庫,由于就要下班了,匆忙中他們誰也沒有發現,一個人悄悄地把一包東西也放進了倉庫。下班后,所有的人都離開了,倉庫的大門緊鎖。午飯后,人們也都相繼休息了。忽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了廠長,原來,是廠里的倉庫起火了。廠長急忙趕到現場調查情況,可門衛說這個時間內什么人也沒來過。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制造這一起火案的呢?要想破案,同學們讀完這一課就會知道。”一席話,說得同學們很快有了興趣,并通過閱讀找到了緩慢氧化與自燃的關系,也發現了白磷自燃的奧秘。
最后還要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對鮮明的化學實驗現象很感興趣,但有很多的化學反應是沒有明顯現象的。對于這類反應,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將沒有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改變為有鮮明的實驗現象的化學反應,這樣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初中化學下冊“常見的堿”這一課題中介紹了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這個反應沒有明顯的現象。學到這里,筆者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能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確實發生反應了嗎?問題提出后,學生興趣大增,組成了幾個合作小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筆者的幫助下,最終設計出了以下幾個實驗方案,并成功做成了這些實驗:
方案一:在燒瓶里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燒瓶用一個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導管一端事先綁好一只氣球。拔開塞子迅速向燒瓶內倒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觀察現象。
方案二:取一質軟的空礦泉水瓶子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用帶有膠頭滴管或注射器的橡皮塞塞緊瓶口,膠頭滴管或注射器預先吸滿氫氧化鈉溶液。擠壓膠頭或推注射器活塞,使堿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充分接觸,觀察現象。
方案三:將一支盛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試管倒置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觀察現象。
三種實驗做完后,同學們觀察到了不同的實驗現象,卻也有同學發現了問題,提出這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水反應所產生的現象。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引導同學們對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分析,從而得出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碳酸根離子的結論,更嚴密地證明了二氧化碳氣體與氫氧化鈉確實發生了反應。
三、熱點問題結合于課堂
現代的中學生已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境況中擺脫出來,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頗有興趣。于是筆者就時常翻閱報紙、雜志,從中尋找一些與我們化學教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比如,某邪教分子曾說過,他能發功將鋁分子反應變成銅分子和金分子。針對這一歪理邪說,筆者鼓勵同學們用所學過的分子、原子的知識,以及化學反應中的守恒定律來批判這一邪說,從而既使同學們掌握了化學知識,又徹底認清了邪教分子的邪惡本質。又如,2008年的一場南方大雪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奮力救災,對此,廣大學生也很關注。同學們通過電視看到了交警在高速路上鋪灑融雪劑,于是筆者就布置同學查閱資料,分析融雪劑的成分,如何通過實驗來鑒定?結果在當年的中考中正好遇到了相似的題目,大家回答得都非常準確。事實證明,經常挖掘熱點問題中的化學現象,同學們普遍感興趣,也易于掌握與此有關的化學知識。
四、多媒體課件輔助于課堂
多媒體網絡進入課堂后,將學生帶進了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課件演示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使學生在最佳的情境中學習。
多媒體演示可以將靜態圖示轉變為動態圖示,把微觀問題宏觀化,把抽象問題形象化。例如:在講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時,這些微粒對于同學們來說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怎樣使同學們對這些概念有更深刻的認識呢?于是,筆者通過多媒體制作課件,運用三維動畫,生動、形象地模擬了分子和原子的運動,并通過動畫解釋了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這樣的直觀效果,學生既易理解又易掌握。
在化學教學中,有些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實驗中如果有錯誤操作,就可能會發生意外事故。這些只靠教師講解其錯誤原因以及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危害,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果用實驗來證明,可能會造成危險。這時,多媒體課件演示就顯示了它明顯的優勢。如:在講解CO的毒性時,要特別強調CO與CuO反應后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而應該進行點燃處理。如果不這樣,就有可能使人中毒。很顯然,這個錯誤操作是不能演示的,而且只靠教師講解,學生印象不深。所以,筆者運用多媒體模擬了人吸入該反應的尾氣后昏迷的場面,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了CO的毒性。
實踐證明,學生很喜歡這樣的以他們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這也是筆者以后繼續探索、努力的方向。眾所周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個好的化學教師,要不斷地用各種知識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做好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沈龍明.初中化學有效教學實用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traditional “teachers speaking and students listening” classroom teaching could no longer meet students’ learning need,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skillfully apply various new teaching skill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sson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sentiment education;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ultimedia
【化學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中的欠情藝術論文10-18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言藝術論文07-18
物理教學中的語言藝術論文05-16
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心理換位08-21
高校體育教學中語言藝術論文06-29
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教育研究08-11
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問課藝術論文08-02
化學教學中的思維訓練05-08
初中化學課堂中的綠色化學教育探討論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