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法官的訴訟指揮權

        時間:2024-07-12 19:15:37 法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法官的訴訟指揮權

        “民事訴訟中法官與當事人相互之間的地位,是一切民事訴訟制度的中心題目!保1] 我國正在進行的以建立和完善民事訴訟機制為目標的審判方式改革,其核心是在法官權力與當事人權利之間進行公道的分配。對于民事訴訟中的重要角色主體——法官來說,實現對自身角色的理性熟悉和正確定位,將對推進這場改革發揮極為關鍵的作用。本文試圖通過對西方兩***系不同訴訟模式下的法官權力進行比較,考察其演變所帶來的啟示,從而論及我國的民事訴訟改革應當恰當處理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二者的關系,并對訴訟進程中法官職權的具體體現——訴訟指揮權加以。
        一、兩***系不同訴訟模式下的法官權力比較
        “比較法有助于更好地熟悉并改進本國法。”[2]在進行我國民事訴訟改革時,對西方市場國家的民事訴訟制度加以研究并鑒戒其有益經驗,是十分必要的。
        傳統觀點以為:西方國家的民事訴訟制度可以劃分化為兩大模式:一是當事人主義(又稱為“對抗制”)模式;另一是職權主義模式。 前者以英、美為代表; 后者以歐洲大陸國家為代表,其中德國
        最為典型。這兩大模式分野的焦點在于當事人與法院(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究竟誰起主導作用。
        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為普通法系(英美法系)國家所采用。其特征是:訴訟雙方當事人在啟動、推進、終結訴訟程序方面,以及在法庭辯論和提供證據方面具有決定性作用。作為裁判者的法官在訴訟中居于中立和超然的地位,一般不參與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法律通常禁止法官主動收集證據或積極地謀求當事人和解,法官只能在當事人請求的范圍內,在法庭辯論終結以后作出裁判,并且裁判所依據的證據只能來源于當事人。整個民事訴訟程序,尤其是法庭辯論呈現出激烈的對抗色彩,有人形象地稱之為雙方當事人的“競技”或“決斗”。當事人要想在競技中獲勝,必須最大限度地在法庭調查和辯論中發揮自己及律師的聰明、能力、辯才。為了使雙方當事人能夠有效地在訴訟中展開攻擊和防御,同時也使陪審團和法官在雙方當事人激烈的對抗中正確地采納和運用證據,這些國家的法律通常設置了精細、嚴格、完整的程序制度 (如交叉詢問制) 和證據法規則。
        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一般為大陸法系國家所采用。在職權主義模式下, 盡管對于訴訟程序的發生、 變更、 消滅等重大訴訟事項是由
        雙方當事人起決定作用,但法官不是消極的裁判者,他們依法定職權控制著訴訟的進程。具體表現在:第一,在開庭審理之前,法官可以通過了解案情,確定爭議的焦點,積極主動地對案件事實進行必要的審查。第二,在庭審中,法官有權把握和控制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有權主動地向當事人、證人等發問,并適時地促成雙方和解。訴訟結果并非完全取決于當事人及其律師的法律專業技能及辯才,法官在庭審中始終具有積極性、主動性。第三,法官為了查明案件事實,有權收集、審查和評判證據,并在此基礎上作出裁判,裁判所依據的證據材料并非完全依靠雙方當事人,這一點與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明顯不同。
        值得留意的是,固然兩***系的法官在訴訟進行中發揮的作用有所不同,但都承認并且貫徹民事訴訟中的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處分權主義又被稱作處分原則,是指“當事人有權決定訴訟的開始、訴訟的對象及終了訴訟的訴訟原則”。[3]基于處分權主義,又產生了辯論主義。對辯論主義原則的理解,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直接決定法律效果發生或消滅的必要事實必須在當事人的辯論中出現,法官不能以當事人沒有主張的事實作為裁判的事實根據;其二,法官應當將當事人雙方之間沒有爭議的事實作為判決的事實根據;其三,法官對證據事實的調查只限于當事人雙方在辯論中所提出的事實。 誠如一位西學家所言,“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共同流行的制度是處分制度。根據這個制度,提出什么爭端,舉出什么證據和作出什么樣的辯論, 幾乎完全取決于當事人! [4] 即使是法官職權較大的德國,由法官主導訴訟的進程,但其底線還是當事人的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大陸法系國家民事訴訟法采用的職權主義與前蘇聯民事訴訟法采用的所謂“職權主義”截然不同。前蘇聯所采用的民事訴訟結構,因其具有較為強烈的國家干預色彩而被以為是強職權主義或超職權主義,其特點突出表現為:法院在民事訴訟中擁有盡對主導權,法院的審理和裁判可以不受當事人主張的約束!胺ㄔ喉毑扇》伤幎ǖ囊磺写胧,全面、充分和客觀地查明真實案情以及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而不受已經提出的材料和陳述的限制!保5]這種職權主義是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上的,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客觀需要。西方兩***系國家,由于實行的都是市場經濟體制,因而在法制的基本理念和制度上具有共通性,在民事訴訟中即體現為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而正是這兩個基本原則,構成了對法官職權的有效約束。
        二、對現代民事訴訟中職權主義和當事人主義關系的重新熟悉
        20世紀初,龐德對普通法訴訟制度的批判,悄然拉開了西方國家司法改革的序幕。[6]不少大陸法系國家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加強了法院(法官)的程序控制權,對當事人的處分權予以限制;而在普通法系國家,強化法官職權作為改革的主線也清楚可鑒。20世紀70年代,世界訴訟法學界就已經清楚地熟悉到,“法官權力的增加,傳統確當事人主義原理的弱化(即使不拋棄的話),這一潮流也為很多西方國家所認同,在某種程度上還包括英國和美國。實踐證實,這一潮流是公道的,由于它進步了司法裁判之效率,使保障訴訟迅速且井井有條地進行成為法官之任務!保7]
        ,兩***系各國面臨著如何公正、迅速、經濟地解決民事糾紛的共同任務,因此,加強法官的職權作用成為司法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皞鹘y觀點以為在普通法系各國,法官在程序上的作用完全是消極的,而在大陸法系各國,法官在訴訟程序和證據調查中幾乎處于支配地位,在兩***系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不過,在今天,這一觀點不啻是一個神話。現實的程序觀已超越了各法域和法系, 各種各樣的程序方法在各法系之間是互相滲透的! [8]在國際
        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國出現了民事訴訟法一體化的動向。
        回過頭來看我國的情況,過往長期實行的強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已充分顯露其弊端,與改革開放后形成的新的經濟、條件不相適應。1991年頒布的新《民事訴訟法》,不僅標志著我國民事訴訟基本制度已經確立,而且說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法院包攬訴訟的職權主義審判制度開始向尊重當事人權利的訴訟制度轉變。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各級法院開始廣泛推行以強化當事人權利、弱化法院(法官)職權為基本特征的民事審判方式改革。改革中曾推出過“一步到庭”的審理方式,即不論案件是簡單明了還是疑難復雜,在開庭以前,法官對所處理案件的了解僅限于原告的起訴狀和被告的答辯狀,對于其他證據一概由當事人在法庭上提供。一些地方鑒戒英美國家的“對抗制”審理模式,對“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作盡對化的理解,法官不再調查取證,不主動詢問當事人核實證據,而是由當事人在法庭上舉證和相互質證,凡舉證不能的則一概承擔敗訴風險。這些改革措施表明,我國正逐步引進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某些原則。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之后,發現完全由當事人主導的訴訟制度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弊端。如某些案件由于雙方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相差懸殊,如一味夸大“誰主張,誰舉證”,可能終極導致實體處理不公;而實行“一步到庭”的做法,由于法官和當事人在庭前預備均不充分,在法庭上法官又過于消極,指揮訴訟不力,導致案件事實久查不明,造成訴訟時間的拖延和司法資源的浪費,當事人的本錢無謂增加。對此,一些學者批評改革“已進進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誤區”,因而建議我國民事訴訟改革在目標取向上,應傾向于大陸法系的職權主義訴訟模式而非英美法系確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隨著審判改革的進一步深進,選擇什么樣的訴訟模式成為界和實務界激烈爭論的話題。
        筆者以為,在現代民事訴訟中,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在程序中的自主權(主要體現為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這是由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私權自治”和“意思自由”原則所決定的。但盡對確當事人自主權并不存在。當今世界司法改革潮流中,兩***系訴訟模式日益融合,法官職權過度的國家,逐漸貫徹當事人的自主權,而對抗制色彩濃厚的國家,逐漸強化法官的職權。基于此,我國的民事訴訟制度改革,不能由于強化當事人的自主權而將法院(法官)的職權一筆抹殺。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國家司法改革中職權主義因素的增加,并不意味著前蘇聯及我國原先實行的“強職權主義”(或“超職權主義”)模式是正確的,改革要重回老路。職權主義并非改革的終縱目標,正如純粹的對抗制不能保障實質性正義的實現,故而不應設置無邊際的對抗制訴訟模式一樣,法院職權主義也并非毫無窮制,它受到當事人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的約束,比如,在訴訟的提起、訴訟標的的確定或當事人的和解等題目上,法官不得以自己的意志取代當事人的意思,法官依職權對訴訟進行干預不得侵犯當事人程序保障權,不得左袒一方等。當事人自主權與法官職權的有機結合、均衡分配,是世界各國民事訴訟的發展方向。 我國的民事訴訟改革,也應當通過公道分配訴訟程序中當事人權利與法官權力為基礎來構造,在貫徹落實當事人主義基本原則的同時,保存適當的職權主義因素。
        三、我國民事訴訟中法官訴訟指揮權的內容
        如前所述,為進步訴訟效率,減少訴訟本錢,公道利用司法資源,力求實現公正與效率的最佳平衡,現代民事訴訟在強化當事人自主權的同時,并不排除法院(法官)的職權作用。從訴訟開始到訴訟終結的過程中,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如何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往往需要加以組織、安排、引導和控制,法院(法官)的這種職權體現在訴訟進程中,即為訴訟指揮權。有學者將其定義為“法院在監視訴訟程序正當進行,謀求完全、迅速的審理,盡快解決糾紛的條件下所進行的活動及其權能的總稱!保9]在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制度中,筆者以為訴訟指揮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程序引導權。英美法系當事人主義和大陸法系職權主義兩種模式各具有公道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我國民事訴訟改革應當分別取其精華,往其糟粕,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構建庭審中法官和當事人互動的良性機制。一方面,應當看到我國原有的強職權主義審判方式嚴格限制了當事人的處分權和充分參與程序的權利,法官過度操縱和控制訴訟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完全成為被動的訴訟主體。所以,審判方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弱化法官的職權,強化當事人參與訴訟活動的權利。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純粹確當事人主義往往引發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濫用訴訟權利,降低訴訟效率,甚至具有把整個訴訟活動變成毫無意義的競技比賽的危險。所以,不能由于夸大當事人的作用而放棄法官對訴訟程序實施必要的控制和引導。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筆者以為,法官在指揮訴訟中的程序引導權包括 :(1) 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起訴予
        以受理,啟動審理程序;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2)通知被告應訴,確定并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追加或更換當事人等。(3)對案件的審理適用簡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的確定。(4)指定訴訟程序中的期日、期間,如舉證時限、交換證據的期日和開庭時間等。(5)組織當事人進行庭前證據交換,確定爭點。(6)促成當事人和解,或主持調解。(7)指定或委托鑒定人。(8)根據法定原因,中止、終結或恢復訴訟程序。
        (二)庭審指揮權。筆者以為,基于審判權的中立性和被動性的特征,決定了在法庭審理這一環節中,法官角色的基本定位是消極性的,其主要精力在于認真了解雙方提出的證據,通過判定證據的真偽和證實程度,扮演好裁決者的角色。 當然,法官的消極性是相對的,其中也蘊躲著積極的成份。法官在庭審中既要維護審判秩序,保證庭審活動按照法定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又要及時回納案件的爭點,引導當事人圍繞案情的焦點展開辯論,以進步整個庭審活動的功效。具體而言,法官的庭審指揮權包括:(1)公布開庭和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宣告上一程序結束和下一程序開始。(2)為查明案件事實,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或者要求有關職員向法庭提供證據。(3)應當事人或其訴訟代理人的請求,答應其發表意見及對證人、鑒定人發問;當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向證人提出誘導性的,或者提問的與案件無關,應對方當事人提出的反對請求,可制止發問或者提示證人不作回答。(4)組織當事人公道而有效地進行質證和辯論,并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辯論順序,對辯論進行限制、分離或者合并。(5)對訴訟參與人或旁聽職員違反法庭紀律,擾亂法庭秩序的,有權制止并依法予以制裁。
        (三)釋明權。 法官的釋明權(又稱闡明權)是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家谷口平安先生首先提出的,是指法官為澄清爭端和公正裁判而詢問當事人以及向當事人提出建議的權限。[10]具體的說,就是在當事人的主張不正確、有矛盾或者不清楚、不充分時,法官可以依據職權向當事人提出關于事實及上的質問或指示,讓當事人把不正確和有矛盾的主張予以排除,把不清楚的主張予以澄清,把不充分的證據予以補充的權能。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民事訴訟法對法官行使釋明權均有規定。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也規定,法官在審前會議對當事人之間不明確的主張或陳述,可以行使職權,促使當事人補充說明。釋明權存在的公道基礎是對處分權主義和辯論主義進行公道的限制和修正,糾正完全確當事人主義帶來的訴訟遲延、本錢增加等缺陷,其更為重要的意義還在于:在當事人主義支配下,查明案件事實必須的訴訟資料由當事人提供,然而,由于當事人的能力或條件的限制,致使他們不能提出或說明自己的主張時,假如法官依然袖手旁觀、無動于衷的話,就會出現應勝訴者不能勝訴,而應敗訴者卻贏了官司的可悲結局。這樣的審判結果與國家設立民事訴訟的目的相違反,而且也是對公正、公平審判目標的諷刺。因此,夸***官釋明權的同時,還應夸大釋明含有義務要求的一面。如德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長對有必須釋明的地方必須加以釋明”。法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官可以要求當事人對事實提供解決爭訟所必要的說明;假如法官以為對解決紛爭是必要的話,法官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供其對法律根據的說明。 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 固然沒有規定釋明權制度, 但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公
        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 明確了 “ 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當事人在公道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老實地完成舉證”以及“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者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規定第三十四條規定的限制,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以上規定可以被視為是法官的釋明權,但并未完全涵蓋釋明權的內容。筆者以為,以下的幾種情況法官也可以行使釋明權:(1)當事人的請求或陳述中包含相應的意思,但未能正確表達或清楚表達時,法官可以釋明;(2)當事人提供的訴訟資料不充分時,法官可以通過釋明促使當事人補充或提出新的訴訟資料;(3)對當事人的不當聲明,應通過釋明加以消除。從性質上說,釋明權是法官為明了原告或被告所主張的請求和事實情況而對當事人的主張和舉證活動加以引導的一種訴訟程序上的指揮權,而不是代替當事人主張和舉證,因而釋明權的行使仍然必須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和辯論權。 為防止法院行使釋明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德國和日本等國家民事訴訟法規定,對一方當事人釋明的情況必要時告知對方當事人,同時也答應當事人對法院的釋明行為提出異議。此規定可茲我國鑒戒。
        (四)調查取證權。筆者以為,完全由當事人舉證不符合我國國情,應當為法官保存必要情況下的調查取證權。我國民事訴訟法關于法院在當事人不能舉證和必要時的調查取證的規定,與我國律師制度不發達,當事人的文化素質較低,拮據,收集證據的能力和條件有限等現實存在的題目有關。假如把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提升到盡對化的地步,其結果不僅違反審判方式改革的初衷,而且會造成大量案件的司法不公(主要是實體不公),進而動搖整個司法制度的根基。[11]所以適當的職權調查取證仍有必要。其積極意義在于,排除庭審查明案件事實過多受到的語言、辯論技巧的影響,避免因客觀原因造成一方當事人舉證不能而致判決對其不利且顯失公平的情形發生,在保證程序公正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實體公正。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以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專門規定了“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一節,其中對“人民法院以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進行了限定,是指: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正當權益的事實;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除上述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法院(法官)的調查取證權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種補充權,法官一般不積極主動行使!爱斒氯藢ψ约禾岢龅闹鲝,有責任提供證據”,應當成為處理當事人舉證和法院查證關系的一般原則。(2 )它是一種限制權,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程序應在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申請的條件下啟動;且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范圍應嚴格限定為“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3)它是一種可以權,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是否準許,由法官審查決定;并且,經法院調查證據而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負有舉證責任確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并非由法官承擔。
        四、結語
        在當今世界,單純夸大某一種訴訟模式已經失往了現實意義,闊別了的潮流!霸诔绦蚍I域中,我們迎接時代挑戰的最好方式,并非堅持古老的自由放任主義的方案模式,而是要力圖平衡當事人個人主動性與法官適當程序控制之間的關系!保12]德國著名法官瓦塞曼在1978 年出版了《社會民事訴訟》一書,主張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的結合,即訴訟由以當事人雙方和法院構成的共同體來協同運作,在法院和雙方當事人之間設立對話的橋梁,通過對話促進糾紛的早期解決。這種模式被稱為協同主義。國外兩***系的民事訴訟制度在世界性司法改革潮流中已經發生了趨同性的演變,這種變化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呢?筆者以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改革應當淡化模式之爭,從的實際出發,公道劃分當事人與法院(法官)在民事訴訟中的權能,在加強當事人自主權利的同時,為法官保存適當的控制、治理訴訟的權力,形成解決民事糾紛的互動機制。這樣的改革取向,既符合中國的國情,也恰好與當今世界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潮流相吻合。
        注釋:
        1、(意)莫諾·卡佩萊蒂著:《當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權與未來的民事訴訟》,徐昕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頁。
        2、(法)勒內·達維德著:《當代主要法律體系》,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頁。
        3、(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民事訴訟法》,白綠鉉譯,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譯者前言”部分。轉引自劉學在:《我國民事訴訟處分原則之檢討》,《法學評論》2000年6期 。
        4、(美)約翰亨利·梅利曼著:《大陸法系》,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頁。轉引自蔡虹:《 民事訴訟結構的調整及其基本模式的選擇》,《法商》1998年5 期。
        5、王福華著:《民事訴訟基本結構》,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頁。
        6、范愉著:《訴訟的價值、運行機制與社會效應——讀奧爾森的〈訴訟爆炸〉》,發表于《北***律評論》1998年第1卷第1輯。
        7、同注釋1,第52 頁。
        8、(日)小島武司著:《訴訟制度改革的法理與實證》,陳剛、郭美松等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頁。
        9、(日)三月章著:《日本民事訴訟》,汪一凡譯,(臺)五南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99頁。轉引自何良彬:《處分原則研究(下)》,發表于《當代法官》(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主辦)2002年第2期。
        10、(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義與訴訟》,王亞新、劉榮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頁-第119頁。
        11、黃松有著:《論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國情意識》,發表于《人民司法》2000年第6期。
        12、同注釋1,第137頁。

        【論法官的訴訟指揮權】相關文章:

        淺論訴訟指揮權不破法官中立研究03-02

        論訴訟和解03-06

        論行政訴訟的和解03-06

        論公益訴訟之價值11-29

        論刑事訴訟的“中立”理念03-19

        行政訴訟目的論03-21

        論惡意訴訟的刑法規制03-18

        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03-24

        論民事訴訟證據的采信03-2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