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著作權和鄰接權的概念和特征
論著作權和鄰接權的概念和特征
㈠作權的概念和特征
⒈著作權的概念
著作權也稱版權,有狹義和廣義之別,狹義的著作權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作品所享有的獨占權利,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廣義的著作權,除了狹義的著作權所指內容外,還包括著作鄰接權(我國著作權法稱其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即作品傳播者依法所享有的權利。本文所指著作權狹義的著作權。
⒉著作權有以下特征
⑴著作權是產權。產權即財產權利。同其他知識產權一樣,著作權雖然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兩個部分,但不管是從著作權制度的歷史考察,還是以著作權制度的立法現實來看,都說明之所以要規定著作權和制定著作權法,其出發點和歸結點主要都不是為了保護作者之人身權,而是為了界定和保護作者之財產權。著作權無疑屬于產權。
⑵著作權是專有權利。作為“權利”都具有專有性,非權利人不得享有,但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是另一種含義。我們說著作權是專有權利,是指只有作者或者法律特別認可的人才能享有著作權,也就是說,它不為民事主體所享有,而知識民事主體中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才享有。而物權、債權、人身權等其他民事權利則具有公民或法人的民事主體資格即可享有,在民事主體資格之外并無其他法律身份的要求,因而不具有這種意義上的專有性。
⑶著作權具有人格權屬性。知識產權都包含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部分。但與其他知識產權相比,著作權具有人格權屬性。專利權、商標權等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利屬身份權利,如表明發明人身份的權利、表明注冊商標專用人身份的權利,其中不含人格權因素。而著作權則不同,其所包含的人身權利既包括表明著作身份的權利,也包括表明作者人格的權利。因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氣質、品位、修養、風格的反映,有的作品甚至還體現了作者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因而作品實際上是作者人格的延續和表現。所謂“文如其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正是著作權包含著人格權因素,所以著作權法禁止著作權中的署名權轉讓。
⑷著作權具有可分割性。一是內容可分割。由于著作權法禁止著作權中的署名權轉讓,因此對某些特殊作品,如視聽作品和某些職務作品,由作者享有署名權,而著作權的其他權利則轉歸特定關系人(如制片人或者作者所在單位)享有。這里一種權利的內容在相關主體之間的依法分割保護,又被稱為法定轉讓制。法定轉讓后,相關主體對同一客體——作品分別享有不同的權利,即著作權法中可能存在分享著作權的問題。分享不同于共享。民法中的共有關系,指相關共享權利,即共同享有一種權利的全部內容;而分享則是相關人分別享有一種權利的不同內容。著作權可分享,是著作權法所獨有的,不僅物權法、債權法中沒有,而且其他知識產權法中也沒有。二是客體可分割。如果一部作品是由幾個可獨立使用的部分又是幾個作者獨立創作完成的,那么,整個作品的著作權由這幾個可獨立使用的部分的作者共有或者由這幾個可獨立使用的部分的編輯享有,而每個可獨立使用的部分的作者對該部分作品可獨立行使著作權,即可能存在整體可分割特征著作權問題。著作權法中權利的雙層分配結構,也是其他任何一種民事權利所沒有。
㈡鄰接權的概念
在著作權法歷史上,最初并無鄰接權一詞,而著作權最初所保護的也不是作者的權利。著作權法是隨著印刷技術的推廣而出現的,所以早期法律更多保護的是出版商的利益。著作權最初的形態就是特許出版權,即著作權最早保護的是傳播者的權利,無傳播即無權利。直到1709年英國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權法《安娜法》,才使得著作權法從主要保護出版商轉為主要保護作者。再到1793年,法國頒布了《作者法》,強調作者個人的權利,把作者權利放在了首要位置。隨著作者權利在著作權法中地位的加強,原來出版商的權利保護相對削弱,這就需要另一個概念的出現來界定出版商的權利,鄰接權就此出現。
鄰接權(neighboring right),原意是指相鄰相近或者相聯系的權利,在國際上是對表演藝術家、錄音制品的制作者和廣播電視組織所享有權利的稱謂。鄰接權所保護的主體是作品的傳播者。因此,鄰接權有時也被稱為傳播權。享有鄰接權的主體主要有三類: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出版者。這三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即他們都是文學藝術創作的輔助者。因為表演者決定音樂作品和戲劇作品的命運,錄音企業使稍縱即逝的印象長存,出版者消除了距離障礙。[1]他們的權利不同于作品創作者權利,兩者的性質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但他們有時相互鄰近的權利,一句話,他們是天生的合伙人。正因為上述四種權利都與著作權處于相互鄰近的地位,所以我們認為,鄰接權一詞的相當恰當。
鄰接權的特征即是與著作權的區別,本文將在后面作詳細闡述。
【論著作權和鄰接權的概念和特征】相關文章:
論國家緊急權的概念和運行03-20
著作權與鄰接權的區別研究03-27
論述著作權及其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概念03-26
護士勝任特征的概念和成分分析03-19
論農產品商標的概念與特征05-05
論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的特征和內涵03-21
淺談系統論豐富和發展了辯證聯系的特征03-14
康德的綜合和分析概念03-26
論真理和錯誤03-18
論信用和誠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