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yī)藥治療腎陽虛型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
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骼的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臨床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及特發(fā)性骨質疏松。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多見于老年人,由于骨質疏松所引起的骨折等并發(fā)癥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受到世界各國老年病研究者的關注。骨質疏松癥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疼痛、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大多數(shù)學者根據(jù)其臨床癥狀、體征,將其歸于“骨痿”、“骨枯”、“骨痹”的范疇。
《素問·宣明五氣篇》明確指出:“腎主骨”,《素問·痿論篇》中論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fā)為骨瘺”,“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fā)為骨痿。”對于骨痿、腎虛腰痛的治療歷代醫(yī)家的論述亦多從腎論治。金元李東垣《東垣試效方·腰痛門·腰痛論》云:“經言: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敗矣。
宜腎氣丸、鹿茸茴香丸類,以補陽之不足也。”筆者結合多年臨床觀察到,大多患者伴有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長等腎陽虛癥狀,臨床上筆者亦有許多采用溫腎之法治療此癥,現(xiàn)將其綜述如下。
1單昧中藥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介入,中藥通過提取有效成分而達到治療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很多傳統(tǒng)的補腎強筋中藥在防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中有明顯效果。朱氏等”研究表明淫羊藿總黃酮能夠促進大鼠骨組織中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抑制其水解吸收,從而提高大鼠骨密度,達到改善骨質量的作用。王氏等通過活性跟蹤分離的方法發(fā)現(xiàn)淫羊藿中單體黃酮能夠抑制前體破骨細胞的增殖,進而抑制前體破骨細胞分化形成破骨細胞而發(fā)揮抗骨質疏松的作用。謝氏等研究報道,骨碎補總黃酮能明顯提高去卵巢人和鼠骨密度,同時具有調整血清IL24、1126、TNF2a水平的作用,從而影響破骨性骨吸收。
2中藥復方制劑在中醫(yī)學中,方劑相對于單味藥來說,藥物之間的相互配伍更能發(fā)揮藥物的效用�,F(xiàn)代醫(yī)者在復方制劑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張氏等采用補腎生髓膠囊治療腎陽虛證原發(fā)性骨質疏松(補骨脂12g,狗脊10g,田七3g,人參6g等),結果表明此膠囊能明顯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提高降鈣素,促黃體生成索及血鈣水平,降低甲狀旁腺索水平,從而改善骨質疏松及腎陽虛癥狀。丁氏等使用溫補腎陽和活血化瘀藥物組成補腎活血膠囊治療骨質疏松,臨床研究顯示其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中醫(yī)證候評分,顯著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治療前后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未見異常改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因此表明補腎活血膠囊有較好的臨床療效,用藥安全性較高。李氏等使用補腎健骨滴丸治療腎陽虛型骨質疏松后得出結論:補腎健骨滴丸能使血鈣明顯升高,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補鈣療法,對腎陽虛癥狀均有所改善,總有效率80.72%,并且本藥可提高患者腰椎、股骨三角區(qū)BMD,使尿Ca/Cr尿Hop/cr明顯降低,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鐘氏等使用固腎益精湯治療亦得出相同結果。盧氏等應用鹿茸、淫羊藿、骨碎補、杜仲、巴戟天、肉桂、附子、熟地黃、枸杞子、山藥等組成補腎健骨湯治療腎陽虛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3個月l療程,結果顯示患者腎陽虛癥狀明顯改善,骨密度明顯增加,故認為其中病機以腎陽虛為甚,治療以溫補腎陽為主。崔氏為評價補腎法治療腎陽虛證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效果,采用強骨膠囊治療該病患者,并用美國Lunar公司DPX—L型雙能x線及放射免疫法等檢測治療前后有關指標。結果強骨膠囊臨床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分別為37.14%、91.43%,其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D3)。經雙能x線骨密度(DEXA)證實,強骨膠囊能明顯提高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密度。該藥還能提高CT、E、T、FSH、LH水平,降低PTH水平。
結果表明:強骨膠囊治療腎陽虛證的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是通過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減少骨量丟失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的。
3針灸治療針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研究起步較晚,但針灸治療見效快,療效穩(wěn)定持久,無副作用,故廣泛的運用于臨床。
針灸治療則均以補腎壯骨為主,張氏選取大椎、大抒(雙)、脾俞(雙)、腎俞(雙)、命門、足三里(雙)、絕骨(雙),施捻轉補法進針,得氣后在腎俞和脾俞、足三里和絕骨加電針,結果表明以補虛化瘀針法治療的大鼠,其單位面積的骨礦停止了丟失,骨礦含量保持了平穩(wěn)。從微觀來看,骨小梁處于恢復狀態(tài),周圍骨細胞活躍,骨小梁體積優(yōu)于模型組,且與雌激素作用相仿。以上結果表明從形態(tài)計量學特性來看,補虛化瘀針法對骨質疏松癥起到了治療作用,有效的改善了骨質疏松癥狀。它與雌激素的作用相似。但要指出的是對于改善微觀狀況還是慢于雌激素,提示針灸治療本病可能需要更長的療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標本兼治。趙氏研究溫針灸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標的影響,取大杼、肝俞、腎俞、足三里、陽陵泉等,予溫針灸治療,隔日1次,治療45次;藥物組口服維丁鈣片,連續(xù)3個月。結果:治療后,針灸組各部位的BMD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藥物組治療后BMD無明顯提高,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兩組治療后E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增高,兩組治療后BGP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針灸組較藥物組降低更明顯;針灸組治療后Ca/Cr比值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與藥物組治療后差異有顯著性。最后得出結論:溫針灸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優(yōu)于口服維丁鈣片,有提高激素水平、延緩骨丟失的作用,是防治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有效方法。何氏ll針刺懸鐘、腎俞、命門穴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對照組口服骨松寶顆粒劑治療,結果顯示針刺懸鐘穴、腎俞穴、命門穴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療效顯著,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吳氏選取大杼、命門,配穴用懸鐘、膈俞、足三里,以毫針進行針刺;艾灸組取穴同針刺組,以直徑1.5am,長20am補腎藥條(組成:艾絨、淫羊藿、補骨脂、刺五加、黃芪、當歸、杜仲、桂枝、懷牛膝等)距穴位皮膚1am處行溫和灸,每次灸15rain。以上2組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d,再行下1個療程,共針刺6個療程,持續(xù)85d。治療后骨密度較治療前均有提高,表明達到補腎壯骨之作用,因此證明針灸是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有效方法之一。王氏等“用電針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模型的腎經涌泉穴、膀胱經昆侖穴和非經非穴等方法,觀察不同穴位對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響,得出腎經組與膀胱組能提高脛骨和平均骨密度(P<0.05),電針對其影響有一致性和相對特異性。
4其他治療金氏u應用補骨脂、骨碎補、續(xù)斷、川芎、制川烏、透骨草、牛膝、細辛等1O味組成密骨丹,制成透皮貼劑,直徑約1.5cm,0.5am,每貼含藥量相當于生藥10g。選取神闕、關元、氣海、命門、腎俞、脾俞,先針刺,后取針(神闕穴不針刺)將透皮貼劑外敷穴位,6—8h將透皮貼劑取下,每周3次,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對照組給予蓋天力。結果密骨丹穴位外敷能有效減緩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劉氏等臨床采用口服溫陽通絡膠囊(本院�?浦苿�3次/d,每次2粒,3個月為1個療程)和關節(jié)內和痛點的參附針注射療法(每隔5d注射1次,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結果溫陽通絡中藥內服外用治療患者癥狀及體征緩解,骨密度稍升高,血清TNF—水平下降。說明溫陽通絡中藥內服外用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有綜合治療作用。雷氏Ll臨床研究表明口服溫陽通絡膠囊,配合中藥藥熨治療(蘇子、白芥子、吳茱萸、菟絲子、補骨脂等各100g組成)能抑制骨丟失,調節(jié)骨代謝水平,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武氏將病人隨機分為3組,腎陽虛型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用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腎陰虛型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用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兩組均加服鈣劑(2e,/d)。對照組患者肌注鮭魚降鈣索,同時加服鈣劑(2g/d)。觀察治療前后血清1,25(OH)2D3、Youngz、腰椎骨密度(BMD)的變化。結果顯示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腎陽虛組血清1,25(OH)2D3、YoungZ、腰椎BMD在治療前后差異均有顯著性,與腎陰虛組比較有顯著差異。對照組各觀察指標無明顯變化。結論中波紫外線照射對絕經后腎陽虛型骨質疏松有較好的療效,可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謝。還有王氏等臨床研究表明針藥結合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5小結目前對于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的治療西醫(yī)主要采用的是激素替代療法及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的藥物治療。臨床存在著藥物副作用大,費用高,療效不確定,特別是遠期療效不理想等缺點,因此中醫(yī)藥的干預愈來愈受到患者的重視.但臨床治療存在方法單一,中醫(yī)特色不突出等缺點,外敷、理療、運動、食療、氣功、健康教育等防治方法研究和應用均較少,這就要求我們,應從中醫(yī)辨證論治為著手點,采用多種方法綜合治療,更有效的減少患者痛苦,從而使中醫(yī)學為治療骨質疏松癥做出更大貢獻。
【中醫(yī)藥治療腎陽虛型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相關文章:
有關他汀類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08-19
談中醫(yī)藥治療原發(fā)性肺癌臨床療效評價體系的研究進展05-08
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綜合治療體會09-01
探討中醫(yī)藥治療痛風的思路與方法07-27
股骨遠端C型骨折的手術治療04-20
骨性關節(jié)炎的中醫(yī)藥治療現(xiàn)狀07-03
膝關節(jié)腔積液臨床治療的研究進展10-17
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臨床研究進展08-20
淺析中醫(yī)藥對難愈性創(chuàng)面的治療概況09-02
基層醫(yī)院糖尿病型高血壓的治療心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