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時間:2023-03-07 08:51:24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論文關鍵詞:中學文言文 教學

        論文摘要:閱讀和講授古代文言文,會遇到一些注釋問題與詞匯難點,主要表現在語言文字、文情語境、事理邏輝、客觀史實等方面。不疏通字詞,便不能準確地理解原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盲從教材,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我國的古籍絕大多數是文言作品,現代雖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為了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各級各類教學大綱都規定受教育者應該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識,具有相應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材就選人了簡短的古詩文,初中、高中逐步增加,大學中文系的古代漢語和古代文學課程也要接觸大量的文言作品,可見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具有讀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目標。

        但現行的教材有一些不規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注釋和詞匯方面,下面以注釋結論方面的間題為觀察對象,舉出一些實際病例來加以分析(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經得到改正,這里舉出只是為了說明相關問題,沒有批評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標明出版信息),希望能對教授中學文言文者有所啟示。

        一、是否符合語言規律

        所謂語言規律,包括構詞規律、句法規律和表達規律,也涉及語言的形式即文字和語音規律。在中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注釋中,有的不合語法,例如:

        1.《六國論》:“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备咧姓Z文第二冊注釋:[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適宜、得當。之,指上面說的道理!苯癜,如果把“得”解釋為“適宜、得當”,那就是形容詞,不應該帶“之”為賓語。既然認為“之”是“指上面說的道理”,即“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欲急”等語,那“得”就應該解釋為動詞,否則不合語法。其實“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可以翻譯為“說中”“說出”等。

        2.《種樹郭豪駝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既然已〕已經這樣做了。既,已經。然,這樣。已,(做)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這句話的主要動詞,那么“然”就是修飾“已”的狀語。但這是不符合古漢語語法規律的!叭弧弊鳛橹甘敬~總是謂詞性的,如“雖然”“既然”“然則”“然而”等,從來不作修飾語用。因此這里的’’然”也應該是謂語,而“已”則是語氣詞“矣”。

        二、是否符合文情語境

        所謂文情語境,包括話題主旨、文脈思路、上下文關系、本句意思是否順暢等等。

        1.與話題主旨不合。例如:

        《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备咧姓Z文第一冊注釋:“〔王〕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這條注釋不能算錯,但“為王”究竟是稱王、做王還是達到王道、實行王道?“使天下百姓歸順”是“王”本身的含義還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確。于是有的教師把它講成稱王、登上王位之類的意思。而實際上“梁惠王”本來已經稱王,早就處于王位了,所以這里談論的不是當不當王的問題,而是怎樣達到王道的問題;梁惠王問的是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沒有增多;孟子的觀點是,要使自己的民眾比鄰國多,就必須實行王道,怎樣才能達到王道呢,為王者必須首先做到讓普通老百姓“不饑不寒”,而年長者能“衣帛食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王道,才能讓天下的百姓歸順?梢娝麄冋勗挼闹黝}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應該注釋為:王,指王道。這里用作動詞,實現王道,也就是讓百姓歸順的意思。

        2.與文脈思路不合。例如:

        《石鐘山記》:蘇軾“因笑謂邁日:‘汝識之乎?嘈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銼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高中語文第二冊注釋:“〔汝識(zhi)之乎〕你記得那些(典故)嗎?識,通‘志’,記住!苯癜矗拔膶懱K軾父子聽到“大聲發于水上,增如鐘鼓不絕”,歸途中又聽到“有坎銼之聲,與向之嘈者相應,如樂作焉”,接下來就是蘇軾問其子蘇邁“汝識之乎”。如果這里的“識之”意為“記得那些典故”,似乎有些銜接不上,前面并沒有交代什么典故,這樣發問,蘇邁能明白其意嗎?從行文脈絡看,這里所問應該是指對前面聽到的各種聲音能否辨識,后面的解釋“嘈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銼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就正好是對“‘識之乎”的回答。因此,‘“之”是指代前面所聽到的各種聲音,“‘識”應該注解為“識別”“辨識”。這樣,前后思路才能順暢。

        [1][2][3]下一頁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淺談中學文言文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答辯要注意的幾個問題04-16

        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4-28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11-03

        淺談工程結算中需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05-27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12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優秀06-29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心得02-20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04-20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 精選15篇11-09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5篇)11-1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