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從孔子的啟發教學看今天的課堂提問
論文關鍵詞:語文課程改革 啟發式教學 課堂提問
論文摘要:無疑,語文課程改革走到今天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理念、一個事實、一個夢想;新課程的步伐無論怎樣艱辛,怎樣滿珊,都已變成一種堅守、介入和追求。新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必須徹底褥棄三尺講臺,一人唱戲的教學方法,建立適應當代中學生特點的啟發式教學模式。筆者嘗試通過巧設疑問,激發興趣;提問有“度”,切中肯縈;創設情境,綜合延展三種措施改進課堂提問方法,更好地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組織體現新課改精神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機的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語文課堂教學。
兩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說:“不憤,不啟,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意思是:誘導學生,不到他心里想弄通而未弄通的時候,不去開導他。比如一個東西有四角,教給他一個角,他卻不能由此而推出其他三個角,便不再教了。
這就是“啟發”的原意,也是世界上破天荒提出“啟發”的含義。可見,中國是“啟發”的故鄉,是“啟發”的始祖,這是中國對于世界教育的卓越貢獻,也是值得中國人引為自豪的,可是兩千多年后,一篇《語文憂思錄》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置于一片聲討之中,名人學者紛紛發難,指責語文老師將學生教得沒有生氣,成了應試教育的機器人,扼殺了學生的聰明才智,沒有發揮他們的創造思維。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眾多的報刊媒體在熱切關注著,熱心語文教改的人在出謀劃策。我們認為當今語文教學的主要弊病出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越姐代厄上,許多老師把大量的時間用來備教參、備教材,忽略了接受對象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激情、有思維的生命個體。教師分析課文,照搬教參,即使牽強附會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在高考中的答案不與權威的教參保持一致而“誤人子弟”。結果面面俱到,支離破碎。講了難點,強調重點,寶貴的45分鐘在老師的口若懸河中逝去,學生得到的只是標準答案,看筆記一頭霧水,考試一臉茫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受挫,創新思維和求知欲望遭到了無情的抑制,難以品嘗到思考的快樂和成功的樂趣,厭學情緒日益嚴重。上學期我校組織學生評教,各班得分最低者均為語文老師,嘔心瀝血不被人知,教師怨聲載道,埋怨學生啟而不發。我們認為目前教學運用啟發不成功的癥結在于“患不知人”,在于沒有解決好啟發的可能性(條件)與藝術性(方法)。
語文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是無限的,三尺講臺一人唱戲的教學方法必須徹底摒棄,教學活動是流動的,教學過程是雙邊的,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才能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汲取。課堂是求知的地方,既為求,則必有疑。不是學生“啟而不發”,而是老師“啟不得法”。宋代學者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者。有疑者卻要無疑!庇腥苏f:“思維自驚訝和疑問開始。”出色的提問能激發學生認知的興趣,激起學生內部己知與未知的矛盾,引導學生去探索要達到的目標的途徑,獲得知識和智慧,養成X工ANDA工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提問的作用能否得到發揮,取決于教師提問的機智、技巧和契機。
教師設置的問題,單就認知領域,布盧姆就把它們分為知識性問題、理解性問題、應用性問題、分析性問題和綜合性問題。具體到一篇課文,提問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字的構造、詞的意義、句子的組成、語外音、話外意,行文思路,文章結構隨處可問、隨處可疑。但決不能處處設防,每處必問。這就需要對問題進行研究選擇,需要問的才問,值的問的才問,不能為問而提問,更不能為追求表面的課堂氣氛而嘩眾取寵,本末倒置。切忌設計像“好不好”“是不是”之類屬于回憶性質而不帶有激發創造性思考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問題(有研究發現,這類問題在目前的課堂提問中大概占60%-80% )。這種一問齊答式,看似熱鬧,氣氛活躍,卻無實際價值。因為學生不假思索就可以應答,“是”或“不是”。缺少思維的過程,是一種典型的濫問,只有多設計“是什么”“為什么”等問題,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判斷的空間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巧設疑問,激發興趣
有人說,語文老師的天職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教會學生怎樣閱讀!皹分笔菃l的開端?追蜃犹岢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薄墩撜Z也》,他鼓勵學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教師的啟發誘導,背卜沒有包袱,也沒有心理壓力,啟發誘導斷然成功,否則,思維受阻,教學難以進行。教師就好比相聲演員,包袱抖得好不好,觀眾有沒有興趣,關鍵在于包袱的設置。《群英會蔣干中計》是《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名章,許多同學認為此文故事情節簡單,讀讀、看看熱鬧就行了,不太重視,為此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蔣干、曹操怎樣中了周瑜的反間計?一時間同學們紛紛發言,甚至氣憤老師小看了他們。針對學生或得意洋洋或不屑一顧的樣子,我們突然拋出這樣的看法,此文情節不合理:1.蔣干雖然過于自負,但也不是酒囊飯袋,如此簡單的計策應能識破:2.曹操為人一貫多疑,可為什么對蔣干勸降不成而能盜得絕密信件卻深信不疑。3.周瑜的表演不能不說十分精彩,但過于夸張、一反常態,應該說很難瞞得住人,更何況蔣干與他是同窗好友、軍營中往來信件不可能隨便亂放,更何況是蔡、張這樣重要的信函,據此認為此章為《三國演義》中的敗筆,不應該選入中學課本,出奇不意的反彈琵琶使充滿好奇的學生躍躍欲試!安粦嵅粏ⅲ环炔话l,”同學們主動讀課文、找根據,他們認為蔣干雖也算得上是一精明人,但好大喜功,又加上在曹營至今并未立下一功半績,到了東吳發覺勸降無望,又不能空手而回,蔡、張書信無疑于救命稻草,利令智昏,無心去想。曹操雖裊雄也,但一連串的失敗令他大失水準,俗話說人一天也有三迷,智者千慮總有一失。周瑜可謂心理學高手,看準蔣、曹二人心理,把握時機,采用反間計。整個教學過程確保了學生閱讀主體的地位,從問到答,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教師只是提出了問題,并沒有給學生任何明確的結論,學生自己發現自己認識,不知不覺中達到了學習目的。逆向質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不再附和老師,圖解權威,張揚了個性,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試析從孔子的啟發教學看今天的課堂提問】相關文章:
試析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應用03-18
在課堂提問中進行有效的教學03-16
從提問看大學英語課堂語境03-18
試析孔子為政素養論03-14
淺談課堂教學中的設疑提問03-19
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03-19
論大學外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03-18
試析孔子的辯證法思想03-14
試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