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歐
〔論文關鍵詞]歐·亨利 小說 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歐·亨利被稱為“現當代美國短篇小說的莫基人”,"20世紀初期美國最廣為人知的作家”,他的小說題材廣泛,內涵豐富,于司空見慣的尋常事件中,達到不奇而奇的神效,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種種不平之事進行了琳漓盡致的批判和鞭撻,而對于合乎人性的真善美則給予了熱情的謳歌和贊美,表現出了強烈的人性意識。
美國小說家、文學評論家亨利·詹姆斯說“在最廣泛的范圍里,可以把小說看作個人的和直接的生活印象的反映”,即作家小說主題的選擇不是偶然的,往往與他們各自不同的體驗,及對人生的感受和無止境的思考等相關,可以說,作家所寫的是其對人生的反思。
歐·亨利在(麥琪的禮物》中的感嘆,“人生是由吸泣、抽噎、微笑組成的,而抽噎占了大部分”,可謂是他人生之路的真實寫照!他短暫的一生命途多外,不堪回首,“經歷了生活中所有的主要場景—不平常的冒險、城市生活、上流社會,以及…”更多的“底層生活”,這一切使他經歷了煉獄似的人生,深切地感受了底層社會的痛苦、不幸,看透了美國豺狼社會的罪惡本質,非常的經歷帶給他非常的痛苦,卻也令他“得到經驗所能給他的一切世故人情”,換來了他特有的小說創作素材,造就了杰出的世界性作家。
歐·亨利善于綜合自己所熟知的各種生活現象,并用小說中的人物來體現他對生活的理解。他的小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從各個不同視角,真實、生動、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現實面貌。他的整個創作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重大社會事件,也絕無波瀾壯闊的生活畫面,他所描寫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側面、局部甚至是反面,選用的則是普通生活中的細小瑣事、平凡素材。但作者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生活庫存,以及新穎、銳利的眼力,善于以小見大,從平常的小事中反映出不平常的社會意義,從而能夠在有限的場景里極自然地推出生活中最深刻的真實,使讀者于管窺茲測中見到騰飛的龍、洶涌的波,達到不奇而奇之效。他認為受注意的應當是紐約的“四百萬”個普通人—紐約的基礎,而不是那些被視為城市精華的、“四百個”腦滿腸肥的、所謂的成功的上流人物。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充當起了小人物的代言人,訴說他們的苦辣酸甜,挖掘和歌頌他們的人情味和人性美,而對資產階級上流人物,則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擊,揭露和抨擊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不合理、不正常的現象。因而,揚清擊濁、褒美貶惡、歌頌人性世界中的真善美,抨擊美國世界中違反人性的假惡丑,便成了他小說的總主題,表現出強烈的人性意識。
一、孜孜為利—摩天大廈“叢林中的孩子們的生存法則”
作為一個年輕的國家,美國是個平民社會,沒有什么天生就高人一等的王公貴族,衡量人們高低貴賤、成功與否的唯一尺度就是金錢,所以貧富就成了社會的主要矛盾。而歐·亨利所處的時代正值美國由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邁人壟斷帝國主義階段,“黃金時代”露出了“鍍金時代”的真相,國內貧富尖銳對立,極少數資本寡頭—“強盜大亨”成了“美國的實際主宰”。美國并沒有成為資產階級革命家所描繪的“人人享有民主、自由、幸福權利”的天堂,卻一變而為世界上“貧富鴻溝最深的國家之一,在那里一方面是一小撮卑鄙醒凝的沉溺于奢侈生活的億萬富翁,另一方面是千百萬永遠在饑餓線上掙扎的勞苦大眾”。當時拜金主義盛行,為了金錢,人人趨之若鶩,真可謂坑蒙拐騙樣樣齊全,貪污舞弊泛濫成災,偷盜搶劫稀松平常。只要能弄到錢,便是成功,根本無人問津金錢的來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人的心靈體系也為金錢所維系和異化。與歐·亨利同時代的馬克·吐溫對此曾有過人木三分的評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貧窮總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國,貧窮是恥辱”。歐·亨利對美國這個名利場的把戲也看得十分透徹,并對這個“金元帝國”的金錢崇拜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諷刺和批判。作家筆鋒所指,是美國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里,本性喪失得最快”。大城市是“四百個”富豪的天堂,“四百萬個”貧民的地獄,是罪惡的淵蔽,抓住了大城市,就能擊中資本主義的要害。歐·亨利的小說可謂刺向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把看似小巧實則鋒利無比的匕首。
在歐·亨利筆下,那些摩天大廈的“叢林中的孩子們”,一個個爾虞我詐,勾心斗角,惟利是圖,損人利己,巧取豪奪,行的都是“叢林法則”,為的則是追金逐銀。華爾街的百萬富翁原是靠搶劫、謀殺、吞贓的手段發跡,后又通過卑鄙手段操縱股票,把朋友剝奪得傾家蕩產,他們的強盜邏輯是“一匹馬馱不動兩個人”,似乎一切權利和金錢都該歸之所有,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就是強盜、投資商就是匪徒、百萬富翁就是魚肉他人的“鰲魚”的實質((我們選擇的道路》)。已退休的肥皂大王“始終認為錢能通神”,憑借每天能調度上千萬美元的財力,過問少爺“發動的太遲”的婚事,使紐約在三分鐘內發生一次空前的交通堵塞事故,從而使得財神戰勝了愛神,揭露了資本家勾心斗角、明搶暗奪、損人利己、危害社會的本質((財神與愛神》)。搶、騙、偷,是資產階級發財致富的手段;狡猾與奸詐、殘暴與毒辣、冷酷與無情是他們成功的因素。就連殺人放火犯,也恥與為伍,鳴冤叫屈說沒有他們的罪孽深重((沒有完的故事》)。他們是“領有許可證的搶劫無產階級的人”,不放過“能搜刮克扣的每一塊錢”(《新天方夜譚》)。
歐·亨利小說題材中出現最多的當屬騙子,這是大有用意、令人深思的。因為這正是作者對身處其間的現實社會的總體的印象,是對當時整個歷史時代的真實的寫照,旨在向人們展示“文明社會”黑暗與滑稽的本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非混淆,人妖顛倒,騙子、強盜當道,罪犯兇手發跡,資本家、上流人物則是隱身的、最合法的真正的騙子和強盜。所謂的“慈善事業”,實際是最賺錢的營生(《慈善事業數學講座》);而堪稱成人之美的“婚姻介紹所”也成了投機賺錢,輕松取財兼玩弄別人感情于股掌的生財之道((精確的婚姻學》);分別“代表勞動力、貿易和資本”的三個不名一文的“貪心漢”聚會一起,自鳴得意的強盜搶來錢財,卻被騙子騙走,騙子把騙來的錢轉向金融家的企業投資,金融家卻大搞買空賣空,把騙子的錢全部吞掉,真個是,“蝗螂捕蟬,黃雀在后”((黃雀在后》),“強中更有強中手”(《催眠術家杰甫·彼得斯》、(刮狼皮》)。
[1][2]下一頁
【淺論歐】相關文章:
淺論委托執行03-25
淺論堯文化03-02
淺論概念設計11-20
淺論建筑的蛻變03-06
淺論公允價值03-02
淺論音樂的節奏03-06
淺論預期違約03-06
淺論人類與環境的和諧11-22
淺論劉姥姥的性格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