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逃課心理問題
“大學生逃課”現象日顯嚴重,如何深刻認識、正視并解決這些問題,顯得尤其迫切和重要。為大家分析一下大學生逃課心理問題的原因。
大學生逃課的心理原因分析
。1)高中與大學時代管理模式的不同造成的心理落差。
在高中時代,學生的主要活動方式為高壓狀態下的學習;步入大學,書本知識的學習知識其中的一個方面,注重的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相比于高中時代,學習方式較自由、更靈活多樣。學習成績好與壞不再是評價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讓大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容易造成新生適應問題,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以至于逃課。
(2)與父母及教師關系的疏遠
1)高中時代生活在家鄉,而大學生活一般會遠離父母。心理上的不成熟會造就大學生在做決定時會產生“考慮不全面、感情用事,想學就學,不學也無所謂,反正我的行為我負責”的思想。
2)大學的師生關系教高中時期,關系更疏遠、更僵硬。大學時代科任教師只會在上課時間與學生見面,教與學的關系多于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以上兩種關系的疏遠都會造成學生對課堂缺乏興趣。
。3)大學考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學生的逃課。
“60分萬歲”代表了很多當代大學生的新生。60分與100分,最后都能夠畢業。而且大學考試知識往往是平時上課時的筆記,很多情況下臨考試之前老師會對考試內容進行重點復習。很多學生會通過考試時的“突擊、作弊”來應對。這就造成了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主動學習的能力降低,逃課現象就越發嚴重。
。4)大學教師授課水平的差異
調查中顯示,30%多的學生認為教授講的知識過快過難,40%多的同學認為助教講的偏易,學生認為大學教師授課“照本宣科”的比例達39%,教授與助教上課的逃課率明顯高于講師授課的逃課率。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在說明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教學必須要考慮兒童已達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兒童發展的前面。為此,就要確定兒童的發展水平。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是現有的發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即兒童現有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考慮授課知識的內容與學生接受水平之間的關系。太易與太難都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從而造成逃課現象。
。5)缺乏學習動力,導致逃課。
造成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有很多。
1)所選學;驅I不是自己所喜歡的;
2)思想認知的問題,認為讀大學就是混個文憑;
3)部分學生認為學習不是為自己學的,是為父母學的,是為了實現父母的愿望,本身并不想上學;
4)當代社會存在太多的物質誘惑;
5)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好成績不如硬關系;
6)個性心理作怪,認為逃課很時髦等等,學習沒動力,上課無心力。
。6)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按髮W生投毒事件”等等問題比比皆是。同一班級的學生來自天南海北,文化差異、貧富差距都會讓同學之間產生攀比心、自傲、自卑等心理。家庭背景好的學生可能自律性差一些,不認為讀書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逃課現象會更明顯。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可能依靠兼職來完成學業,不可避免會發生逃課現象。心理自卑的學生看到逃課的學生也會畢業,難免會產生讀書無用論。
避免學生逃課的應對措施
。ㄒ唬﹤洹皩W生”。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The Yerks_DobsonLaw)表明,操作與激動水平之間的曲線關系,隨著操作的難易和情緒的'高低而發生變化。操作困難的代數問題的最佳狀態,處于較低的激動水平;操作初步算術技能的高峰處于中等水平;操作簡單反應的高峰,處于較高的激動水平。這說明,學習內容越困難,學內容越困難,學習效果越容易受到較高激動水平的干擾。如高度憤怒或過分高興時,解答難題的效果不佳,簡單地操作高度的激動水平效果較佳;而一般操作,適宜于中等激動水平。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上好一門專業課,不僅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應該“備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是不同的。教師教授的知識要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內。
。ǘ┘訌姶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是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高發區。新生的適應、就業的壓力、戀愛的困擾等等產生的焦慮、抑郁,要及時地進行疏導。這就要求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開展對身心有益的活動。
。ㄈ┘訌娬n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從大學生逃課的心理機制來看,課堂知識乏味是造成學生逃課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首先學校要采取獎懲措施,能夠促使授課教師把重心放在教育教學上。其次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敢于創新,讓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學習的興趣。
。ㄋ模┘訌姶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基本素質的主要內容之一。大學生逃課根在心理。應該從“心”入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大學不是知識的終點,而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起點。
拓展:
1、為什么要逃課
現在的大學教室里,講師們玩命地授課,而愿意來捧場同學卻少的可憐。很多學生逃課之后,常常會感到后悔,甚至帶有負罪感,感覺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
像這樣的學生,大部分的原因是沒有想清楚自己逃課的目的。比如為了合群而逃課。別人都逃了,我留在課室還有什么意思?
逃課這種事兒,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但你要至少明確自己逃課的動機。是為了去兼職?還是為了玩?
當然,如果你逃課僅僅是為了回到宿舍打游戲、睡懶覺、去瘋玩……那還真不如留在教室好好聽課。
不管怎樣,逃課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的,問問自己是為了什么而逃課?逃課去做其他事兒從長遠來看,真的值得嗎?
2、評估課堂的價值,作出選擇
其次,應去評估課堂的重要性與受用的程度,再對比于自己為了逃課而去做的事情,權衡利弊,從中作出選擇。
在大學里確實會有一些課堂令人很反感,若遇上一些不負責的老師,即使你很認真地聽,估計也不會有什么收獲。
那么,像這樣課堂逃了也無妨,不必要為了拘泥于分數,而浪費自己的時間。利用這些時間,去學點你想學的東西,或者去做些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或許會更好。
當然,在大學里也有一些課堂,在你現在看來好像沒有什么用,但并不代表著以后沒有用。比如哲史類的公共課堂,看似很無趣,其實對于個人視野開拓大有裨益。因此,評估課堂,盡量不要用“有用論”,否則就會得不償失。
3、逃課后補救的心理
在大學里,也會有一部分同學由于不喜歡自己在修的專業而參加跨專業進修班。那么,當課程發生沖突時,就難免會出現逃課的現象。因此,特別提醒這樣的同學,即便你再不喜歡本專業,但至少你要做到順利通過學校的考試。
否則,當面臨著兩者都學不好的窘境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因此,當你決定要逃課,就要做好補救的心理準備。
對于那些重要的專業課堂,最好在逃課后,進行適當的補習,比如請教同學、借助他人的課堂筆記進行自學等等。
畢老師認為,我們可以選擇性逃課。
選擇性逃課給了學生更多自由,對于大學生自我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有著很深遠的意義。
學生利用逃課后的自由時間參加社會實踐,增加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比如去實習或兼職。在實踐中學習,而不是在課堂上只學習理論知識,甚至在實踐摸索中另辟蹊徑,有所創新成果。而循規蹈矩是不利于創新的,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你的思想。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含義,F在的社會飛速發展,價值觀多元化,原本很樸實的大學生似乎變得更加有個性有想法。有人覺得大學學習就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當中,到底大學應不應該逃課,可能不同的人觀點各不相同,但是正確處理學習與個人的關系是每個人生活中必須的一課。想讀書的,不管什么情況心中總想著學習,要是無心讀書的,你逼他們在教室學,他們也學不到知識、技能。
【大學生逃課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問題12-21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12-25
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07-02
關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8-20
困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08-12
大學生普遍心理問題12-25
現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12-25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剖析12-25
大學生精神心理問題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