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裝成熟也是種消極心態
“唉,老了!”這是45歲~54歲人群最愛說的一句話。與其說他們在感嘆身體的老去,不如說他們的心態也在日漸老去。近日,英國保柏健康小組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的1萬余名公眾進行在線調查顯示:中國45歲~54歲人群中,約有54%的人認為自己已經進入老年;超過1/4的人想到自己變老時心情沮喪。與此相反的是,一些國外的人則認為,到80歲才算老年人。國際上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年人,而45歲~54歲的人為中年人。明明年齡上不是老年人,心里卻偏偏認為自己是老年人,難道他們真的未老先衰嗎?
心理學專家史靜杰表示,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能聽到一些中年人說自己老了,雖然從生理結構來看,他們的身體狀況與青年人相比有些衰老,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人。他們說自己老了,實際上是一種消極情緒的表現,說明自己目前處于很累、很煩、很無奈的境況。同時,工作和生活中還伴隨著危機感和緊迫感。
30歲~40歲的人,他們經過努力奮斗后,事業上有一定成就,在自己所處的領域有一定的收獲,在單位也屬于中堅力量。可到了45歲至54歲,許多人的事業正處于下落期或者停滯不前。他們對現狀既不滿足,又無力改變。當碰到一些新鮮事物或困難時,自己不能熟練掌握或者無法克服,只好以一句“老了”來安慰自己。
與國人相比,外國人很樂觀,認為80歲才是老年人。這種差異,與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有關。國人認為只有事業成功,或者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體現成功的價值。而西方人則更注重追求精神價值感,即使事業不是很成功,只要認為自己精神得到了滿足,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快樂。東西方生活模式不一樣,也會造成觀念的差別。東方人認為,人老了就應該什么也不干,即使做事也不一定能做好。人們的生活較為單一和機械,缺少享受生活的樂趣。西方人則認為,享受生活、快樂過好每一天是人生的真諦。人到老年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依然可以是人生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中年人要想改變“未老先衰”的心境,要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多參與一些社會活動,打破原有的生活模式,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別人身上;要為自己合理規劃目標,人到中年不表示就要停步休息,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一些新知識或涉足一些新的領域;要多與年輕人接觸,體會他們身上的青春與活力,也把自己的寧靜、歸宿感、安全感傳遞給他們。
相關推薦:
應該對抑郁癥朋友說的十句話
高考失利心理疏導
給對方足夠的空間
解決高考焦慮的方法
消除考試焦慮的方法
【裝成熟也是種消極心態】相關文章:
職場消極心態10-14
勵志文章:成熟是一種心態03-15
如何調整職場消極心態09-24
影響職業生涯的消極心態04-24
“先求就業”引發消極求職心態07-12
房產經紀人如何改變消極的心態05-05
“在職轉行”心態漸成熟09-24
心態好的孩子也是人生贏家10-22
職場五種心態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