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先求就業”引發消極求職心態
應引導畢業生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優勢,樹立勇于競爭的信心,積極爭取適合的崗位當前,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做畢業生工作時,常把“先就業再擇業”這句話掛在嘴邊,并以此引導大學生就業觀的轉變。應該說,“先就業再擇業”的出發點是積極的,在競爭加劇、整體就業環境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先找一個單位就業是最為務實的做法。但現在看,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上,這種導向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記者近日與幾名畢業生座談發現,這些學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回避競爭、聽天由命、妄自菲薄、急功近利等心理,而“先就業再擇業”正是他們共同的遁詞。
某科技大學一名姓張的男同學說,我正考慮自我降價,要求理想工作看來不可能了,大學本科已經落伍,我想隨便定下來一個就省心了。另一高校的張立閣同學說,現實就是這樣了,除了推銷員不干,有跟專業沾點邊兒的工作就干了。幾名頭一次參加招聘會回來的女大學生嘆著氣說,人太多爭不過,有崗位就去,以后再說。
對畢業生個人來說,他們更多地把“先就業再擇業”視為形勢所迫的權宜之計。農村背景學生迫于家庭經濟的壓力,或是畢業就要還貸,顧不得挑揀,不得不盡快去掙錢;有的人一遇到“落差”,馬上自暴自棄,“揀到籃里都是菜”;一些學生則抱著定要漂在大城市的想法,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假如學生帶著盲目性和短期打算走上社會,在臨時“婆家”難以安心工作,笫一,不利于學生專業的成長;笫二,找不準自己的社會定位,也不利于他們社會心理的成熟;笫三,如果過早地跳槽,在他們最需要積累的階段沒有打下厚實的事業基礎,那么短暫的工作經歷也難幫助他們得到更好崗位的青睞。此外,倉促就業造成的專業不對口往往帶來人才浪費,對社會也是損失。
一位教育界人士說:外面對就業形勢多么嚴峻的宣傳鋪天蓋地,在學生對社會、行業都很缺乏了解的情況下,特別是有的同學初次求職碰壁后,急躁情緒正在增長,這時候對他們說“先就業后擇業”,更容易使他們沮喪和不認真對待首次擇業,這是對他們自己不負責任。
應該看到,今年高校畢業生雖然遇到了高校擴招以來的第一個就業高峰,但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創造著大量就業機會,也迫切需要大批人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關注,并且不斷放寬政策,拓寬就業渠道。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大門才剛剛開啟,這個時候,正視就業競爭、切合實際擇業是必須的,但這不等于消極對待、臨陣退縮。
現在,應引導畢業生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優勢,樹立勇于競爭的信心,積極爭取適合的崗位。同時,鼓勵以各種形式靈活就業,到需要人才的民營企業、基層單位去,自主創業等,對就業觀的引導效果可能更好。
【“先求就業”引發消極求職心態】相關文章:
職場消極心態10-26
如何調整職場消極心態10-14
考研與就業哪個先08-11
求職者就業心態日趨求實08-04
杭州先落戶后就業流程08-06
就業擇業先邁哪步08-04
產業變化下的就業心態08-06
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08-02
高考志愿填報先做就業分析08-14
就業難引發盲目就業 畢業生剛工作就忙跳槽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