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人們擁有幸福生活的保障,那么如何增進心理健康?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促進心理健康,供大家參考。
淺談如何促進心理健康一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的健康包涵三個要素: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其中心理健康對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們所認識。心理健康包含兩層含義:一種是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于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與社會處于和諧的狀態;另一種是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而體育是促進健康的重要內容,當然體育活動對于促進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影響。
1 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原因
1.1現狀
據有關文獻報道大約32%的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對這些學生進一步調查發現心理品質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弱點,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機意識、協作精神等都比較薄弱。
隨著對知識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以致于社會與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和教育。大多數學校也偏重于抓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加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夠或沒有普及,學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輔導,造成部分學生心理素質比較差,調整心態的能力較弱,遇到困難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時,我國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家長的過分溺愛使學生的許多意志品質不能得到更好的鍛煉,如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2.科學的體育活動有利于促進人的心理健康
2.1科學的體育活動能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科學的體育運動能增強體質,通過體育運動,可使身體正常發育,為心理健康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2.2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動心理健康發展的一種動力
體育運動與日常自然的身體活動相比,內容和形式都不盡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滿足學習的運動項目需要。比如,在足球比賽中,帶球進攻由于要了解隊員位置,注意的范圍就比較廣,既要高速帶球又要防止被對方攔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都需要有勇敢、堅持、自制、不怕困難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樂觀、友愛、愉快、同情等多種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來說根本滿足不了上述的運動學習和運動競賽需要。但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運動水平或戰勝對手所進行的運動可以使原來的心理水平漫漫地得到提高。即體育運動的新需要與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動了心理的發展。
2.3 體育運動推動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體育運動多是集體性、競爭性的活動,自己能力的高低、修養的好壞、魅力的大小,都會明顯地表現出來,使自己對自我有一個比較實際的認識。體育運動還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較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便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正自己的認識和行為。
2.4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人際關系好的總是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對任何事都充滿興趣,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際關系不好的常常是無精打采、抑郁寡歡、缺乏生活的樂趣,而體育運動可以改變這一現象。體育活動可以通過手勢、表情、身體的動作等進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語言為媒介,學生隨著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溝通和交流,在不自覺中就會產生親近感,并會獲得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必須服從裁判、尊重觀眾、團結同伴,努力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在交往中的社會公約和團體規范意識,加強自身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些都能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
2.5體育運動調節學生的情緒狀態
體育活動能直接地給人愉快和喜悅,并能降低緊張與不安,從而調節了人的情緒,改善了心理健康。體育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強烈而又深刻,成功與失敗、進去與挫折共存,歡樂與痛苦、憂傷與憧憬相互交織,同時人的感情表現也相互感染、融合。這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調節的發展。
2.6體育運動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和自信
體育一般都具有艱苦、疲勞、緊張以及競爭性特點。學生在參加鍛煉時,總是伴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努力。所以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培養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等意志品質。
2.7體育運動能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通過體育運動能使學生喜歡體育鍛煉并從中得到樂趣。項目的選擇以學生感興趣的球類、健美操、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主,運動量以中等強度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大量研究資料表明,體育運動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調節與治療。屬于體育治療手段的游戲法是學校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團體輔導中更為常用。學校體育可以利用不同強度和速度來消除患者的心理的心理導向。
3.把心理健康融于體育教學
3.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教學
體育理論課一直是學校的薄弱環節,學校的體育教學應該給予重視。通過體育理論課的方式講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體健康是其它兩個方面的物質基礎,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產生更大的價值。同時,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學生能及時而恰當地調節自己的心態,并鼓勵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在運動中尋求快樂,陶冶情操。
3.2因材施教,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體育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運動技術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并因人而異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對孤僻、怪異的學生適宜選擇籃球、足球、排球、集體接力、拔河等項目;對優柔寡斷的可讓他們多參加球類的活動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項目;對靦腆、膽怯的學生可選擇武術、體操(單杠、雙杠、跳馬等)、以及籃球、足球等項目的鍛煉;對急噪、易怒的學生適宜選擇下棋、太極拳、慢跑、長距離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項目;對缺乏信心的學生應選擇一些簡單、易做的項目,如跳繩、俯臥撐、廣播操、跑步等;對遇事緊張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多參加激烈的比賽,特別是足籃排項目;對自負、逞能的學生可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復雜的技巧性項目,如健美操、技巧、長跑、跳高、跨欄等項目。
3.3多樣性和多選擇性相結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多樣性是指體育教師所能展現給學生的不僅是豐富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富于變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樣性是需要通過多選擇來顯示其存在的價值。這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或讓學生自己選擇,使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都能得以發揮,在各自擅長的項目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4合理的運動負荷與心理健康
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因素有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持續的時間和運動頻率,從運動類型來說,能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令人愉快有趣的運動,有氧運動,回避人際競爭運動,可以自定步調的運動;從運動強度來講,目前大多數研究認為,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強度能夠改善情緒狀態和焦慮、抑郁、緊張和疲勞,相反,大強度的運動卻可能增加緊張、疲勞;而運動持續時間,研究認為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20—30分鐘、60—90分鐘也產生良好的鍛煉效果.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二
身體健康很重要,但是精神健康同樣重要。很多人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了解心理問題的表現和如何改善心理健康,對一個人的幸福至關重要。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呢?
1、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是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有助于讓大腦保持繁忙,將壓力轉移到其他地方,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
2、睡眠很重要
許多人都有睡眠的問題,有些事甚至有嚴重的失眠癥。睡眠時間的減少會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健康問題。每天睡眠至少要保證7個小時,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3、選擇健康的食物
飲食質量對心理健康影響很大。由于無法獲得健康的食品,許多年輕人面臨著心理健康癥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請吃富含營養并有助于維持大腦健康的食物。另外,避免加工食品和快餐,并在日常飲食中盡量多吃蔬菜。
4、樹立自信心
尊重自己,樹立自信心非常重要。自尊心強的人擁有更好的社會關系和更令人滿意的生活,而自尊心不強的人更容易遭受負面情緒和其他心理問題的困擾,例如焦慮和沮喪。
5、要有感知之心
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經?吹阶约荷钪械南麡O方面,這使自己處于更加沮喪的狀態。要擺脫負面情緒,請對生活中的所有美好事物心存感激,特別是對別人的幫助更要感激,還要盡自己的可能去幫助別人,服務社會。這將讓自己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有助于讓心理更健康。
6、鍛煉
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康的大腦。運動是釋放壓力的最好方法,每天鍛煉可使人保持身體健康,并有助于分泌一種稱為多巴胺的快樂激素,讓人心情更好,從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7、經常去戶外
每周都要有一定的戶外時間。戶外有新鮮的空氣,陽光也可以提供對身體很重要的維生素D,這些對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當人融入大自然時,可以緩解壓力,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也會有很多表現,比如絕望,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和精力不足等。擺脫心理健康問題有很多方法,除了以上的方法以外,與朋友和家人多交流,表達和分享情感有助于釋放壓力并放松心情。
如何促進心理健康三
1、如何增進心理健康
多閱讀有關自我調節壓力的書籍,提升自己
心理問題是一件重要的事,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起來,每天規定相應的時間來閱讀此類書籍,有利于改善自身,有利于調理身心健康。
多增加戶外運動的活動
利用周末時間放松自己、調節自身。自己心理的壓力要通過打羽毛球、打籃球等活動,來慢慢調節,切忌盲目瞎想。凡事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急躁或者浮躁。
可以向好友或者家人傾訴自己的壓力
傾訴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朋友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了解你的壓力,還可以開導你,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負擔,從而使自己不那么累。
2、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
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獻愛心活動、先進人物報告會等多種途徑來陶冶情操,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廣泛的人際交往過程中,主動關心幫助他人,體驗合作與競爭,更好地發展個性和提升個人綜合能力,培養健全人格,更好地發展自己。
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
健康積極的心態有助于正確看待困難,從積極的角度面對并解決問題。當心情不好時,可以通過聽音樂、運動等釋放自己,從而調整心情,從多角度去看待問題,用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方式,找到不利因素中的積極因素,善用可利用的資源,合理地解決問題。保持美麗心情,可以讓我們開心幸福每一天。
懂得良好的自我心理調適
我們的心理問題復雜多樣,也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式!敖忖忂須系鈴人”,良好的自我調適和助人自助才是解決心理困惑的最有效手段。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好地正確認識自己、積極悅納自己、有效調控自己以及努力追求自我實現,掌握一定的心理調適方法,如合理認知、情緒轉移、換位思考等等。
3、怎樣讓自己心理健康
能對外界刺激產生恰到好處的反應,不產生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與他人、環境和社會友好相處,人際關系和諧;
能站在他人和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的實質,能為他人著想,考慮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從而做出恰當的行為同時滿足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面對外界的事情,能做出正確、積極的反應,有成熟的認知模式;
當遇到挫折或令自己不滿、對自己不公的事情時,能就事論事,客觀公正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帶情緒的表達,充滿理性地行動;
當自己產生負面情緒時,能集中精力去關照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將眼睛盯在他人對待自己不好的行為上,一切向內看;
讓自己變得簡單快樂,有什么合理的需要,直接表達,讓自己少一些面具,少一些糾結,這樣就能保持心理健康。
4、怎樣讓自己保持心理健康
形成良好的認知模式,能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看待事物,不歪曲事實,不主觀臆測,不以偏概全;
遇到不良刺激,能關注內心的感受,多關照自己,向內看,而不是責怪外界對自己的不公、傷害或打擊;
能善解人意,理解他人,體會他人的難處,多站在對方考慮問題,有了理解,就知道他為什么這樣做,從而心生慈悲;
能注意看問題的視角,要全面,不能只站在某一個角度,學會將自己、他人、環境納入一個統一體去關照,注意多方利益,實現共贏;
多一分淡泊,多一分寧靜,不外求一些自己能力達不到的物質條件或權益,知足常樂;
多注意自身的修煉,內心圓滿了,跟什么樣的人都能很好相處,在什么樣的條件下都能有愉快幸福的感受;
獨處時不寂寞,與他人相處時,能恰到好處,讓人愉快,對自己的探索和對世界的探索都能保持適當的比例,這樣就能做到心理健康。
【淺談如何促進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如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04-06
看心理暗示如何促進心理健康03-13
淺談如何促進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07-08
淺談如何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09-20
如何利用動畫片促進幼兒心理健康03-19
促進心理健康的方法06-07
淺談信息增值促進信息營銷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