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我們工作是為了活得更好,或者說得更高遠一點,是活得充實,活得有理想,而不是自我折磨或者出賣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我們應該積極的應對我們的工作。
1.舒適只會讓人失去主動性
我有個哥們,在某知名企業上班,從畢業一直就在那里,在外人看來,這自然是份好工作,雖然管理著整個集團內大大小小的工作,事情卻不多。
他總是向我抱怨:太閑了,應酬喝酒太多,賺錢太少。這些理由我都能一一反駁他,我說按照社會工資水平你賺得其實并不少,還有這么好的福利。但是我的說法并不能平息他的抱怨,實際上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定期發作。于是我終于忍不住了,問他為什么不考慮換一種生活?我知道他和我認識的一些人一樣,犯著一種奇特的浮躁病。這種病就是總是為自己找一些很高的收入和待遇比較標準,然后結論是自己的情況為什么這么糟糕?
他缺乏跳出現有工作的勇氣,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機會成本太高了。我知道他找過一些其他的工作機會,同樣的工作,但是要么因為收入不夠理想、要么覺得平臺不夠大,最后都沒有成功。于是他在邊抱怨邊忍受中度過了兩年的時間。
2.不安于現狀卻沒有重新開始的勇氣,有時候真的比一無所有還可怕。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年齡漸長,有了家庭,要承擔對配偶、子女和父母的責任,承受變革的能力會越來越弱,維持一個穩定的現金收入的要求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縱然有決心去改變,也難再做出什么。
從職業發展來說,年輕真是寶貴的財富,可以盡情去嘗試和試錯,這個時候任何錯誤的成本都不會太高,因為20多歲的人收入還不會太高,怎么樣損失都不太大。每一次錯誤都是財富,因為它會讓自己慢慢明確個人的職業興趣、想要的生活。
3.在工作的選擇上也搖擺過,迷茫過。
看過非常多人的簡歷,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很多優秀的同事,簡歷坎坷,往往出身于一個二流甚至三流的學校,本科甚至專科學歷。在一些小公司間輾轉,經過幾次轉換,最后來到了公司,拿到了讓很多名校畢業生,包括我這位哥們,都羨慕不已的年薪。
他們當初能夠做出那么多次選擇,除了本人素質優秀,大概也是起點相對不高,所以沒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反而有了職業發展和選擇上的靈活性,慢慢盤活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往更大的hr369.com層面說,過去的成就和名利永遠是束縛。個體的覺悟當拋開對過去的考慮,想想將來,把握當下的力量。在我周圍的人,有太多講求保險策略,他們想著人生一步一個坑,這樣的人生穩當有余,然而開拓不足。
4.我們應當做選擇工作的人,而不是被動接受工作的人
選擇工作,不以金錢作為最大的考量,這樣的工作會更純粹和快樂。在沒有金錢的時候先考慮工作質量,是堅持,在賺到足夠金錢后考慮工作寬度,是智慧。很多人始終分不清金錢和工作的關系,將兩者混為一談。
5.被動接受工作就是犯錯誤的開始,讓自己越來越被動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你可能想,折磨的一天開始了,要把自己的才華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和同事的斗智斗勇、和領導的虛與委蛇上,然后不斷痛恨自己的工作。在熬完上班時間完成了工作后第一時間打卡下班,等待下一個這樣的工作日的開始。人的一輩子也就2萬多天,而有些人則把自己的一萬多天花在了這樣周而復始的自我折磨上面。
我們工作是為了活得更好,或者說得更高遠一點,是活得充實,活得有理想,而不是自我折磨或者出賣自己的價值觀和理想。而我們始終追求的,應當是給予生活實感的工作,不是過去工作在未來生活的無機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