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傾聽是一項珍貴的能力,但少有人愿意去花時間培養。那么在職場上工作的傾聽技巧你掌握了哪些呢?
大多數人在職業生涯過程中,都曾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傾聽技能還有加強的空間。事實上,許多人把傾聽技巧視為理所當然,轉而把精力花在學習如何能夠更有效陳述發表自己的看法上。這樣的做法其實產生了誤導。良好的傾聽——也就是積極、有紀律地探索、挑戰他人提供的信息,以改善信息質量和數量的活動——是建立知識基礎的關鍵,這樣的知識基礎才能激發新穎的洞見和想法。
傾聽是一項珍貴的能力,但少有人愿意去花時間培養。許多絕佳的傾聽者都展現出三種行為,認同這些行為,并加上練習,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傾聽技巧,甚至是公司同仁的傾聽技巧。
首要的是展現尊重
身為職場人員,要是不聽取各級人員的意見,根本無法經營復雜的組織。而一名好的傾聽者首先要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做出獨一無二的貢獻。尊重別人,也因此贏得別人的敬重,從而才有好的想法會從組織的四面八方冒出來。身為一個好的傾聽者,就是單單協助對方抽絲剝繭,用新的眼光來解讀關鍵信息。人們必須克制住想要“幫助”資淺同仁的沖動,不要急于馬上提供答案。此外,同仁在本身工作執掌以外的領域,也有提出深刻見解的潛力,領導人應予以尊重。
有一點特別要提出來的是,態度尊敬并不代表避免詢問尖銳的問題。好的傾聽者會經常問問題,以挖掘出所需信息,協助對方做出更好決策。對話要達成的目標,就是能夠自由開放地交流信息和想法。
傾聽時應保持安靜
傾聽的指導原則是在交談過程中,80%的時間由對方說話,受眾說話的時間只占20% .此外,應盡量讓說話的時間有意義,也就是盡量用說話的時間問問題,而非表達自己的看法。當然,說得比做得容易——畢竟大多數人天生都有直言不諱的傾向。不過,如果忙著說,就無法真的傾聽。不良傾聽者要不就是把對話當作是宣揚個人身份或想法的機會,要不就是花比較多的時間思考下一個回復,而非真正傾聽對方說話。
放任個人意識阻礙傾聽。不能保持安靜,就無法傾聽。而要抑制說話的沖動并不容易,但伴隨著耐心和練習,可以學會控制那股沖動,選擇在適當的時機加入,改善對話的質量和效能。有些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在“表達”和“打斷”之間劃下清楚界線,但大多數人必須靠后天努力才能做到。雖然對話時有不時問問題打斷的必要性,以將對話導回正軌或加快進行。但不要太過匆忙。從業者要有意識地思考何時打斷,何時保持中立、不帶情緒地傾聽,盡可能延后反駁、避免打斷。隨著保持靜默的能力增強,就可以開始更有效地運用沉默。保持靜默有更多機會觀察到一些平時可能會遺漏的非語言線索。
要敢于挑戰假設
良好傾聽的一個重要基石是要從一段對話中獲取所需,必須準備好挑戰長久以來為人所尊重的假設。因此,良好的傾聽者會試著了解并挑戰每個對話背后的假設。許多人在當傾聽者的路上跌跌撞撞,因為他們從沒想到松懈自己的假設,開放心胸接受更多能從他人對話中找出的可能性。只要帶著尊敬對方的態度展開對話,提升對話成果的可能性就更高。
總之,好的傾聽者更能夠根據完善的判斷做出更好的決策,只要能尊重談話的對象,保持安靜讓他們暢所欲言,并開放心胸接納一些可能破壞信念的事實,每一個人都可以開發這個重要的技巧。
職場上,如何工作?
1。方向一定要一致:任何公司推行績效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員工和公司績效,既然有目標分解和指標設立,那就有一脈相承的味道,誰沒了此味道,誰就偏離了方向。
2。有了方向沒計劃:方向有了,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所擁有的資源多少,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如果是低層員工,周計劃一定要做,而且最好具體到每天;如果是中層,月度計劃要做;如果是高層員工,至少要做半年的工作計劃。
3。有了計劃還要溝通:溝通方式很多,不要以為交了書面匯報就完事了,不對,由于書面溝通方式并不能把會議溝通、面談、非正式會談等代替,直接溝通是必要的。
4。溝通后要行動:溝通后就要付諸行動,沒有行動就沒了結果,希望知道結果的上司會每天催你要結果,不給就是不作為,何去何從,你定吧;希望知道過程的上司,會抽查你的工作,若沒有效率,你一定會很慘,因為你的職埸命運暫在他手中。
5。用結果加工資:誰都要加薪,相信職埸上沒有誰愿意與錢過不去,那么,一定要明白才老板支付工資是買工作結果而絕非工作任務,不要以為我上了8小時,你就計8小時工資,事實上,你8小時輸出工作結果是什么?在8小時即將到的前10分鐘,必須將一天的工作結果告知他。即使因工作連續性,可能導致有些需要明天做,沒問題,說明白了就好。
6。有了結果自有信任:信任來自己是否默契?對方的語言表達毫無動感,哪來默契?沒有了默契休談信任,沒有了信任的職業,只有失敗。
思維隨風而動,周末的天依然那么清朗,已進入夏天,經過夏天的磨練,秋天的果實一定會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