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人數從2003年的200多萬人到2013年的近700萬人,十年間增幅達330%,這一數字又一次令人乍舌。而來自用人方的數字顯示,今年的招聘崗位與往年相比下降了大概15%,一增一減之間讓這一年成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且不管因何種緣由造就了如今“供過于求”的畢業生就業難現狀,終究讓畢業生們能夠端上飯碗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解決這一可能會長期存在的個體問題期間,不論是國家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還是院校對大學專業進行結構性調整,或者社會用人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對工作崗位合理規劃,都是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得以改善的重要舉措。
通過社會調查機構的調研分析,畢業生求職意向不明確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對于職業的認知不足,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能夠適應于什么工作,對不同工作和崗位需要怎樣的工作技能也知之甚少,這充分表明用人機構和學校在這方面的培訓和信息傳播有所欠缺。此外,對于面臨畢業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無疑會幫助其在未來的道路走得更加從容,但事實上,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沒有明確的規劃。雖然大多數畢業生設想過自己未來要做什么,但是從哪里開始?怎么做?階段性目標是什么……如此之類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的內容都模糊不已,抱著“走一步算一步”的態度。并且,在應屆畢業生所關注的與職業發展相關的內容中,綜合能力,如表達溝通能力、社會實踐經驗、社會關系等被認為是更重要的,而忽略了個體適應社會的生存及創造、發展能力。從以上兩點又能體現出目前中國高校的職業規劃指導工作仍有很多不足,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及人力資源與社會勞動保障部門都需要在這些方面開展更多的工作,為在校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傳遞社會就業狀況和市場經濟環境變化信息,指導畢業生掌握求職技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盡可能的縮短大學生在校園和社會之間的距離,奠定畢業后走向上社會的技能與素質基礎。
與此同時,社會上用人單位及企事業機構也應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不能只單方面考慮市場環境變化給自身帶來的經營壓力,應將社會問題與個體問題聯系起來,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在當下這個以人才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組織擁有的人才數量和質量決定了在未來發展中的長度與深度。人才一方面來源于自主培育,另一方面的外部選聘也非常關鍵,現如今信息飛速傳遞、科技高速發展,對人才的分類和認定更加專業與精細,很多在現階段不被看好的專業人才也許就是下一個經濟發展期的寵兒。組織結合市場環境變化規律與自身的發展規劃,積極儲備各類人才以做到有備無患、應勢而動。
對社會上很多用人機構所發出的“不愿意聘用應屆畢業生”的言論,在此我們也從學生、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一下分析。很多學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不去客觀認真的考量一下自身的能力素質、職業成熟度、職業心態等方面的不足,自我堅挺著高姿態、高薪資、高職位、低付出的求職信念;院校在專業設置上欠缺與市場接軌、敢于創新的辦學理念,加之不夠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使應屆畢業生“被”形成了缺乏職業定位技巧、持有不端正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混沌模糊的職業生涯規劃等現狀;用人機構單方面從自身利益出發,面對大批涌入社會的待雇人群,當然是要“優等生里挑尖子生”去設置選拔門檻,壓低聘用成本。此番種種,造成了畢業生就業與用人單位選聘之間的矛盾,要解決問題就需要來自各方付出與包容。從畢業生的角度,要腳踏實地把握每一個工作機會,客觀認定自我放下所謂的“面子”,眼光放長遠一點、姿態放低一點、自我要求更高一點,才能在起步階段得到比別人更多的機遇。對于院校,配合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長遠規劃要有,但眼下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工作也得做到位,別讓學生們校園內是“人中精英”校園外是“無頭蒼蠅”。再說社會上的用人機構,一方面可以嘗試將定向人才培養與高校教育相結合,以實現雙贏;另一方面在已經如此“慘烈”的職場中,對這些即將進入的新生代們就多給與一些公平、公正吧,少一些性別、年齡、戶籍、門第、形象的要求限制,為我們和諧共進的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