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危機的蔓延,一些企業因資金鏈斷裂、產品需求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等導致倒閉或瀕臨破產,造成了不少員工失業,員工再求職成為新熱點,也給社會穩定提出了新問題。弱勢企業目前常用的做法降薪、裁員甚至申請破產,許多員工只能無望的自找出路。
當前企業人員流動現狀
目前,從用工的情況來說,瀕臨倒閉的企業人員閑置,而需求旺盛的企業人才總量不足,導致人才分配上的不。又由于人才配置機制處于轉型時期,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制約著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市場的信息手段比較落后,還不能及時、充分地滿足人力資源供需雙方的需要。市場的運行還不規范,缺乏有效地監督,擇業的平等機會還不能得到保障。西部地區對于各類人才都有著旺盛的需求,但是我國85%的人才仍集中在東部及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人才濟濟,使得人才積壓、浪費現象嚴重,中、小城市人才極度匱乏,因此二者的矛盾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作為被裁員或倒閉企業員工的流動方式現大都靠自身力量進行再就業,容易造成就業心里負荷大、就業信息不對稱、再就業成本高等弊端,對社會穩定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即便是未裁員的企業,一些想跳槽的員工也背上了“不忠、不義”的包袱。在心中認為:公司的人和人才都是“我”的,我不能用的人,別人也別想挖走,要挖你去挖我不要的人,即使是自己企業經營不好,也不讓我的人走得好,讓你的價值減值。在這樣的思維模式下,弱勢企業都希望大家不要進步,人才價值總是得不到更好的體現,給自己茍延殘喘留下空間,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阻礙社會的進步。
企業“賣”員工的優勢和必要性
日本經營之神幸之助說過:“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人既然是資產,當然可以經營,經營的結果自然包括增值和減值。在當前人員流動體制不健全、機構和服務不充分、金融危機波及的情況下,企業有必要“賣”員工,使得人員和人才資源共享,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1.企業在“賣”員工上有信息的優勢。企業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資源,主要是同業企業的運行信息和員工表現情況的信息,更容易為員工找到合適的企業,而作為員工在面臨再次求職時對其他企業的信息掌握是不全的,也有懼怕心理。
2.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目前企業生存條件不好,強留員工只能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你大大方方的放員工走,你本身也可以減負,在合理配置你的人力資源情況下,獲得了輕裝上陣的機會。你為員工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崗位,員工更會感恩于你。作為企業,我們不能單純的要求員工知恩圖報,也要在合適的時候給他們創造知恩圖報的機會,你把員工“賣”到一個好地方,員工會在適當的時候“賣”給你以后更多的機會。
3.獲得普遍提升。人力資源分配總體平衡了,人的作用發揮明顯了,企業的互補性強了,企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就得到了提升。從國家層面上考慮,浪費少了,總體作戰的實力增強了;從企業層面考慮,自我發展的潛力提高了,企業間的交流和可能進一步提升,抱團取暖的作用發揮更加明顯;從員工層面考慮,后顧之憂減少了,努力進取的信心就培養出來了。
4.減少成本。從需要用人的單位來說,通過各種中介機構、發布招聘廣告等,不僅牽涉到大量的精力,也對招聘的結果并非如“賣”出企業了解更多,不利于掌握應聘員工正確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