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蒙牛企業文化的精髓,就是“與自己較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更加詳細的蒙牛企業文化建設信息,歡迎大家閱讀!
做人要講“為人之道”,做企業要講“經營之道”。企業文化就像人的基因,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一臺機器、一筆資金、一車原料,從進廠那天起,就被植入了這個企業的基因,它們按照什么邏輯運轉,要看這個企業的文化。
一、大象無形,大道有痕,高尚的企業才能成就高尚的事業。
我們講,人的工作狀態可以劃分為三種:賣嘴,賣力,賣命。一個人采取這三種狀態中的哪一種,關鍵的影響因素,除了個人素質,就是企業哲學。“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企業哲學的高尚程度,決定著員工的高尚程度。
蒙牛企業文化的精髓,就是“與自己較勁”。“與自己較勁”與“與別人較勁”,是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前者的著眼點是提升自己,后者的著眼點是遏制對手。一個好的品牌,不是他消滅對手的結果,而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誰為消費者創造了更有價值的產品,消費者就會選擇誰。因此,無論出現什么問題,不許怨天尤人,一切原因從自己身上找!如果你臉上挨了一巴掌,不要忙著聲討打臉的手,先要檢討挨打的臉。
蒙牛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百年蒙牛”,就在尋找“長壽基因”。尋找的結果,覺得所有長命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僅運籌企業,而且運籌事業,運籌社會。也就是說,“功夫在詩外”。所以,我們提出三個“大”:造大品牌,講大道德,顧大利益。
造大品牌,就是建設好內蒙古這個大品牌。“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根據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居全國第一,牛奶增速也居全國第一的實際,蒙牛提出了把呼和浩特建設成“中國乳都”的主張。
講大道德,就是講正氣,把企業塑造成一個道德高尚的集體。蒙牛講“經營人心”,但只準向下經營,不準向上經營,例如拜年,只準上級給下級拜年,不準下級給上級拜年。同時反對在經營之外搞任何形式的“錢財大循環”,婚喪嫁娶,過生日遷新居,請客可以,但一律不準收受禮金、禮品。要求人人確立一個座右銘。董事長的座右銘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顧大利益,就是在戰略決策中,將股東、銀行、員工、合作伙伴和社會“五滿意”作為企業立身之本,這在蒙牛被概括成五句話:“股東投資求回報,銀行注入圖利息,員工參與為收入,合作伙伴需賺錢,父老鄉親盼稅收。”通過這五句話教育每個人,在利益面前要換位思考、換心思考、換向思考。
在大利益格局中,居核心位置的是消費者的利益,這是實現所有其他利益的源頭活水。所以,蒙牛強調對消費者實實在在講誠信。例如,為了保證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1999年在建廠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蒙牛率先建起了國內第一個奶車洗浴車間,雖然每年為此多支出幾百萬元,但贏得了更多的消費者。
二、觀眾方者成良醫,觀眾器者成良匠,學習型文化讓企業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人和動物的一大區別是人有文字,動物沒有。所以,動物每一代都是退回原點,從零開始,人卻可以讀到遠古時候的記載,站到所有前人的肩膀上。
在蒙牛廠區,你可以看到上百個標語牌。如:“如果你有智慧,請你拿出智慧 ;如果你缺少智慧,請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想流汗,那么請你離開本單位。”“產品質量的好壞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壞。”“發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熄別人的燈。”這些標語取自“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著每個員工的思想和行為。
當然,繼承古今中外,仿其形易,得其神難,科學的繼承是批判和揚棄,是否定之否定。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知識,而是得到思想的方法。
生物學上有個名詞叫“雜交優勢”。生物雜交產生優良品種,觀念雜交催生思想巨人,人才雜交造就卓越團隊。學習,不單純是學習,學習中有創造。如果我們原來的思想只是一顆雞蛋,那么,學習就是使這顆雞蛋孵成活蹦亂跳的小雞的環境。在中西方文化的嫁接中,在儒釋道精神的融合中,在自我理念與他人理念的交鋒中,蒙牛力圖讓思想與思想相乘,實現“王水效應”。
三、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超我者成大業,創新型企業文化鑄就領袖型企業。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是齊白石老人的話,我們再補上一句,就是“超我者成大業”。
蒙牛在學習古今中外的同時,也力圖有所創新。例如,在決策管理上,提出人人都是盲人的“全盲定律”;在資源整合上,提出處理智力、體力、財力三者辯證關系的“三力法則”;在企業運作上,提出目標決定過程的“目標倒推法”;在選人用人上,提出無缺點就無優點的“變形蟲理論”……
有位教育學家說過:“一兩基因勝過一噸教育。”基因工程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偉大的工程之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在文化設計上邁出的每一小步,都可能帶來企業變革上的巨大進步。產品一旦植入文化的“基因”,丑小鴨就變成了白天鵝,灰姑娘就變成了白雪公主。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全球企業面臨統一大市場,商品無國界,人才無國界,資金無國界……要在全球競爭中獲得文化競爭力,在文化定位上就必須堅持全球視野,做好三個“工程”:奠基工程,嫁接工程,轉基因工程。
一把刀向你拋來,接到的是刀把,還是刀刃,不決定于你的體重,也不決定于你的臂力,而決定于你的企業文化。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企業文化=庸才文化?
5.董艷寧:帶頭踐行企業文化 率先宣傳企業文化
10.中鐵武漢電氣化局“三個堅持”推進企業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