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29歲也成為了一種現象。因為29歲和30而立之年只有一年之隔,“29歲現象”成為了網絡上的名詞,有人害怕在步入30歲門檻的時候還碌碌無為,所以就在最后一年感到迷茫,或者拼命、盲目尋找出路。
姚明在9月12日成功踏入29歲門檻,成為了準而立之人。而他此時受到的爭議卻與“29歲現象”無關,他倒沒有因為自己的出路而煩惱,他讓火箭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小球也許就是其中的一條路。
姚麥核心“巴斯”核心
亞歷山大——我很期待火箭下賽季的表現,8年了,我期待火箭打跑轟戰術8年了,如果防守出色,還能堅持連續跑動的話,你就會變得難以被打敗。
當跑轟又被重新提起。
亞歷山大所說的8年,就包括在姚明在火箭的7年,而在這7年中,姚明剛開始并不是球隊的領袖,僅是一個“新兵蛋子”。而隨著時間的變遷,姚明理所當然地擔上了球隊領袖的重擔,有了姚明在內線的牽制,全員出動的跑轟計劃也就告一段落。
阿德爾曼還在開拓者執教時,將早期的跑轟體系發揮得淋漓盡致,后來到了國王,和國王傳統普林斯頓體系相互融合,成為了阿德爾曼現在堅持的體系,變形版體系普林斯頓就是普林斯頓與跑轟戰術的結合產物,所在姚明在球隊的時候,他解決了球隊內線籃板的大問題,而當他不在的時候,球隊的團體進攻反而發揮得不錯。
在2008年火箭豪取的22連勝中,姚明受傷離開后,火箭連取10勝,該賽季在沒有姚明的比賽中也得到了19勝7負的成績;鸺敃r戰勝的對手也不乏湖人、黃蜂、小牛、老鷹等傳統強隊,麥迪、斯科拉和當時的阿爾斯通起了很好的作用,斯科拉獲得了很多的空間施展自己“美錦賽MVP”般的腳步和靈活性,當時麥迪的靈活性和速度正好和內線的斯科拉形成很好呼應,加速了球的運轉,讓對手們看到了一個未曾見過的火箭。而這個火箭,很可能在下賽季再次出現,不同的是沒有了姚麥核心,斯科拉順理成章地攜手防守悍將巴蒂爾當上了新領袖,另一個時代的另一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