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管教練行業現狀
《培訓》:高管教練是一個正在興起的培訓領域,它在中國的發展呈現出怎樣的特征?
鄧濤:高管教練在發達國家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了,在中國才開始幾年,主要的表現是需求很大,但有效供給不足。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很多民營企業從最開始所謂的“野蠻生長”,向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發展,逐漸做大做強,這就涉及到企業的轉型。企業的轉型,首先是領導者的轉型,然后才會影響各層的管理者去轉型,轉變觀念,用不同的方式去管理。
中國企業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發展太快,變化太多。變化快其實更需要教練,教練可以幫助領導者不斷調整,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以應對企業的變化。所以在轉型時期,中國企業對高管教練的需求越來越大。
很多顧問公司做的調研顯示,企業培養領導力原則都是“70-20-10”。但是不少公司把全部資金和精力都放在“10”上。直到目前,很多企業仍然搞不清教練、顧問和導師的區別在哪里。想做教練項目,但不知道怎么管理。
國內好的教練也是相當奇缺的。在國外,做高管教練的都是經歷豐富的CEO,資質、閱歷、素質、人品都是關鍵因素,不是光有證書就行。國內商業化氣息特別濃,大家一窩蜂地去做,但真正具備資質的教練很少,能提供的服務遠遠不夠。
《培訓》:您剛才提到高管教練在國內的需求很大,那么,未來會不會發展成一種產業,或主流的方法、理念?
鄧濤:教練行業在國外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產業了。幾年前的《經濟學人》雜志就指出,美國有4萬人在做教練,24億美金的市場每年還以18%的速度在增長。在英國,十家公司有九家在用教練,大約占到總數的88%。澳大利亞的管理學院報告也指出,70%的公司在用教練。可以想象,未來的中國高管教練領域會是一個多么龐大的市場。
《培訓》:對比國外成熟的教練產業,你覺得國內要發展高管教練,贏得更多企業高管、行業認可,使之成為主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鄧濤:首先,中國還沒有一個像ICF(國際教練聯合會)這樣的認證機構,雖然有很多培訓公司在做認證教練的授課,但想做得好,還需要國外著名人士的支持。
中國教練還處于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的階段。在美國,有一個為全球優秀教練搭建的平臺,叫Coach Source,可以為教練尋找各方面的機會,雙方是共贏的關系。
現在國內的教練事業很浮躁,把賺錢放在第一位,認為自己什么都能做,從來不問客戶究竟需要什么。其實,我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建立一個品牌,專注去做幾個方面的事情——什么都做,結果什么都做不了。
中國教練產業未來發展與展望
《培訓》:未來中國教練產業的發展總體態勢如何?
鄧濤: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大家對教練的認知度會越來越高,認證的課程和愿意學習教練技能的人也會越來越多,F在,我除了專職做教練以外,也做一些公益教練,這種公益輔導和商業輔導,會逐漸增多。我有很多朋友都說,你是我們第一代HR人,你走出來做專職教練之后,我們也想走這條路。
《培訓》:您的意思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教練行業?哪些人最有可能加入?
鄧濤:其實好的高管,做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走出來做專業的教練,不再給別人打工。他們現在作為企業管理者,希望通過教練來完善自己的管理。很多人覺得現在自己還不夠成熟,想在企業里面再多實踐、練習一段時間,等資質、閱歷足夠豐富的時候,再做專職教練。
《培訓》:現在國內商學院也有高管培訓,會不會受到教練事業的沖擊?
鄧濤:商學院的高管培訓我們叫做education,叫教育,教授給你理念、方法論,進行案例討論。很多老總到商學院去念EMBA,就是為了交際,建立人脈。人脈是活的,是互動的,建立的過程其實是在互相教練對方。所以,高管面臨的挑戰并不只是技術層面的,還來源于情商方面,是人的情感、心理、習慣上的綜合問題。所以認識自己,調整自己最重要。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面對面,是高管教練未來重點的發展模式。
《培訓》:這種一對一或者一對少數的高管教練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更大?
鄧濤:我覺得高管教練最大的亮點和價值點。就是能給企業管理者帶來明顯的轉變,看到轉變引發的在文化、業績、組織發展等方面的變化。尤其是對能夠接受新思想,并且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創始人來說,如果他接受教練,有決心改變自己,那成果更顯著。
但是要達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讓人家信任你,不然你發揮不了任何作用。所以,我說這不是技能的問題,而是人品、方法的問題。
《培訓》:看來教練事業對從業者的要求很高,您對于從事高管教練的人有怎樣的期待?
鄧濤:教練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要想成為教練,首先你對這項事業要有激情、有興趣,如果只看到錢是做不好的。我期待有志從事高管教練的人,能腳踏實地地在實踐中不斷鍛煉。技巧,誰都可以學,重點在于,大膽實踐后獲得的經驗是課本中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