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從這些謬誤中解脫出來
謬誤一:在一個需求永無止境的世界里,一心多用是至關重要的。
這個謬誤的基礎是這樣一種假設:人類可以同時處理兩項認知任務。但實際上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學著在任務之間迅速切換。其實當我們執行一項任務時,甚至根本不會意識到還有另一項。
比如說,如果你在參加電話會議時,注意到有一封新來的電子郵件,那么在你去查看郵件期間,你就會漏掉會議的內容。同樣重要的是,你還遭遇了一種名為“轉換時間”的東西,也就是從一項認知任務轉換到另一項所需的時間。
研究人員戴維·邁耶(David Meyer)稱,轉換時間將你完成手頭主要任務所需的時間平均增加了25%。簡而言之,如果你一心多用,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會低得令人難以置信。
如今,我們所有人都面對著各種吸引我們分心的事物,它們多得數也數不清,讓我們難以集中精力,但要想完成任務,集中精力絕對是最有效的方法。作為老板,你所能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堅持讓員工不斷查看電子郵件。
謬誤二:有一點焦慮感能幫助我們提高績效。
試想一下你績效最佳時的感覺。你的腦海中出現的是哪些形容詞?它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褒義詞。焦慮或許是能量甚至工作動力的一種來源,但它也伴隨著巨大的代價。
焦慮感越強,我們的思維清晰度和想象力就越差,也越容易反應過度、行事沖動。這對你自己沒有好處,如果你身處監督管理層,則更是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作為老板,你的活力會通過你的權力對員工產生極大的影響。說白了,只要你的行為導致某名員工焦慮感增加或激發某種負面情緒,他就不太可能會高效地完成工作。
你越是活力充沛,員工就越是干勁十足,他們的工作成果也就越優秀。
謬誤三: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教得會。
在競爭空前激烈、變化層出不窮的全球經濟中,幾乎每位CEO都在如饑似渴地尋找推動更多創新的方法。但不幸的是,大多數CEO認為自己并不具備創造力,而且和我們大家一樣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創造力多半是天生神授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關于創造力的發展階段以及如何獲得創造力,研究人員卻達成了令人吃驚的共識。我們的教育系統和大多數公司文化都喜歡對偏重推理、分析和演繹的左腦思維予以獎勵。我們很少去刻意培養右腦的形象化直覺思維以及全局思考能力。
事實證明,在創造的過程中,左腦和右腦輪流起著支配作用。創造力實際上就是如何更加靈活地運用整個大腦的問題。這個過程的運作方式比我們平常想象的要系統得多,也更適合于通過教學來傳授。人們可以迅速學會使用在創造過程的各個階段發揮最佳效力的大腦半球——并形成真正獨到的見解。
謬誤四:超額完成任務的最佳方法就是加班。
對于雇主和員工來說,沒有哪種謬誤比它更害人了,因為我們無法像計算機那樣,高速、持續、長時間地運轉。
實際上,人類必須在消耗精力和恢復精力之間進行間歇性的規律活動?冃ё吭饺耸恳约伴_明的領導人都意識到,員工創造了多少價值并不是取決于他們工作了多少個小時,而是取決于他們為那幾個小時的工作投入了多少精力。
隨著一天的時光慢慢流逝,我們大多數人都在系統性地消耗著自己的精力儲備,但實際上,時不時地休息一下可以使我們在一天中始終保持穩定的精力。要策略性地在精神高度集中期和間歇性休整期之間交替,至少每隔90分鐘一次,這樣你才有可能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任務,精力的分配也會更加合理。
想測試一下這個假設嗎?下個星期,每晚睡覺前在你的日程表上選出一項最具挑戰性的任務。然后在第二天一早留出60到90分鐘的時間,專心處理這項活動。
選擇一個指定的開始和停止時間,盡量不要受到任何干擾。(關掉電子郵件會有所幫助。)只要你成功地做到這些,這幾乎就肯定會成為你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完成任務后,用徹底的放松來犒勞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