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考核的意義,是為了把握并評定員工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運用考核表,按照規定的考核項目,對員工擔當職務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以及職務工作完成情況,做出評定。同時,也能使員工通過周圍同事對自己的評價,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能夠更好地進行自我完善。
現在許多公司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員工對自己先做自我評價,然后由其主管對其進行評價,并在工作表現、團隊合作、紀律性等方面對其進行打分。一般說來,這就是最終的考核結果了。它在以下幾方面有著明顯的不足:
1、這個結果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員工上級觀念的支配,充其量只能其上級一個人的看法。
2、只對員工的某些方面打分,這在許多情況下都只是員工主管“拍腦袋”的想法,多依賴于員工主管對這個員工一貫的看法。
3、最終的考核結果員工本人甚至看不到,這樣,他怎么能夠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發揚,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4、不同職位的員工,其職位要求是不同的,而考核的項目是相同的,沒有側重點,這樣得出的結果對公司和員工本人都缺乏指導意義。
針對考核方法中的這些不足,我們可以設計一種新型的考核方式。
一、考評人的范圍。
新型考核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員工能夠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問題,而對自己的卻視而不見。從這個觀點來看,每一個人都是一面鏡子,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到自我。所以,在考核中,不應只由員工上級一個人對員工進行評價,而應將范圍擴大。只要是在工作中同這個員工發生直接關系的,都可以對該員工進行評價。也許這個范圍又太大,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將每個員工的上級、下屬、同事中最經常發生工作關系的人列出來(一般不超過十人),然后由員工同人力資源部確認后將考核表發給相應的考核者,填寫后交回人力資源部。
二、考核表的設計。
新型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使員工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意識地加強自律性,拓展自我,支持同事,使公司內部相互信任的程度得以提高。建議圍繞以下五個方面來設立考核項目:1、工作成果,2、是否負責,3、遵守諾言,4、溝通能力,5、接受挑戰。
不同職位所要求的素質及能力不同,自然應該使用不同的考核表。人力資源部應針對員工的職位,挑選或設計不同的項目來設計不同的考核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力資源、財務、銷售、策劃和開發人員這五個部門的員工,基本要求是不同的,從事人力資源職位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經驗、親和力和包容性,財務人員一定要細致并且原則性強,銷售人員看重百折不撓的精神,策劃人員需要創意,技術人員要有縝密的思維能力。
填表人在填寫各項目時,一定要舉出事實的例子來說明自己的看法。如果對某些項目不了解,可以不予置評,但只做評語不舉例子是不可接受的。舉例子的好處是可以使人們認真地去對待每一個項目,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由“拍腦袋”而對某個人作出評價的可能。
三、公布考評結果。
人事部將根據與被評者有關的所有考核表,做一個綜合評定,經總經理審核后,結果將公布在公司內部網上(第一次做時,也可以只發給個人)。同考評者有明顯關聯的事例不會公開,也就是說,被考評者看到的會是一個其他員工對他綜合評價的結果,而不會知道具體哪個人對他做了何種評價。這樣,每一個員工表現得好壞,人們會形成共同的看法,偏見會大大消除。
以上考核對員工不做打分,也不直接同獎懲、升降職等聯系起來。事實上,現在許多公司的考核也沒有同薪酬聯系起來。即使是聯系在一起的,比如說筆者以前曾服務過的一家公司,每月都要做考核,考核的分數同浮動工資掛鉤。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大多數員工對此非常反感,員工只是將考核當成了一項例行工作來做,許多人將當月的考核表復印下來,下月照抄。這樣的考核,其負面影響要大于正面的效果,還不如不做。
新考核方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由多人來對一個人考核,增加了客觀性,也更公平。被考核的員工能夠從結果中更清楚地知道同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他會更認真地對待考核結果中的不足之處。
2、對不同職位員工的考核側重不同的的方面,增加了考核的合理性。
3、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也許一開始員工不容易接受,這需要在考核前多做一些準備工作。而一旦實行,必然會大大加強員工間的信任程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4、能夠很自然地同獎懲制度聯系在一起。對員工升職、加薪、解雇都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員工看到自己的考核結果,會更認真地對待結果,并相應地改善自己的行為。
附:以下考核項目可作為參考:
是否能按時、保質地完成本職工作?
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完成本職工作?
是否堅持到底不畏挫折?
對其工作是否不必再令人操心?
是否不必一一指示監督,也能明快、迅速地工作?
能否正確地了解本身的職務內容或上級的指示?
對平時不太熟悉的工作是否也能根據經驗或稍加努力即予以圓滿地完成?
是否做出過草率錯誤的判斷或實施?
工作完成情形如何?(指速度與正確性的關系、定額的完成情況)?
是否有著良好的自律性,遵守公司的各項規范?
在時間或物質上是否有公私不分現象?
是否以不實的理由請假或遲到?
當工作發生錯誤時,是樂于主動承擔責任,還是常為自己的失誤尋找借口?
對工作的失誤,是否往往逃避責任或辯解?
是否將所有的成績歸于自己,將所有的失敗推給下屬?
是否有足夠的主動性,不需等待別人的提示和指示就能思考、計劃和辦事?
是否能言傳身教地鼓勵他人的士氣?
是否在上班時間過多地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如聊天、私人電話、私事等?
能很好地履行對同事的承諾,還是經常被同事追問承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