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創業公司都以為招一個牛逼的HR,就能解決招聘的問題,而結果往往不能讓人滿意。
難題一:團隊招募
在創業早期,創業公司最頭疼的問題,應該就是招聘了。在這個階段,公司沒有知名度,資源非常有限,甚至產品可能還在研發階段,有競爭力的薪資往往只是個口號,而每一個創業者都很清楚,只有與優秀的人一起,才有可能成就偉大的事,那么如果招到優秀的人才呢?我更建議從三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1、誰是“優秀”的人?
現在的創業公司都很容易得”BAT光環綜合癥”,似乎只有在BAT混過的才算是個人才,BAT的人大部分見過大世面,比如億級產品環境,經歷過嚴苛的甄選,稱之為優秀完全正確,但你必須知道,這個“優秀”指的是社會公允的優秀,你更需要的,是基于你的企業需求來定義出來的優秀。所以每家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優秀標準,而作為創業公司這個群體,我把我認為所謂優秀的人應當具備的三個通用特征總結如下:
高可用
高可用是指這個人應該有很強的自驅力、執行力和責任心,即可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高效產出,更能在渾沌狀態下主動思考找到方向并積極嘗試,他們似乎工作是最大的樂趣,能在24小時中的任一時點被喚醒而且立刻投入到解決問題當中。
高延展
這樣的人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善于總結,又充滿好奇心,不輕易否定也不輕易下定論,他們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又具備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業總是在面對想象不到環境,只有學習能力強的人,才能永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
高容錯
高容錯指的是,具有很強的包容心,能夠跟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一起合作,總能發現不同人的優點,同時喜歡不同的觀點,不害怕犯錯,也不害怕承受錯誤,但總能從自己或別人的錯誤中發現調整方向,得到改進。
其實從我的經驗來看,在創業公司,我們總是容易高估經驗的價值,事實上,在創業的歷程上,員工經驗的復用率遠比想象中低,創業本身就是在做別人不曾嘗試或者沒有做到極致的事情,翻開那些成功的例子,你會發現無論是早期的騰訊、阿里還是后起的滴滴、唯品會等,他們的創始團隊早期的經驗與他們最終做的事情完全不同,而經驗往往更容易讓人產生路徑依賴,人們在熟悉領域總是更難創新,所以我們真的應該認真審視何為優秀的人才,能力與品質,才是復用率最高,無論公司如何發展都能用的上的東西。
2、誰來招募優秀人才
很多創業公司都以為招一個牛逼的HR,就能解決招聘的問題,而結果往往不能讓人滿意。我只想說,如果人才招募是企業當階段最重要的事,那就不應該交給哪個單一的人或團隊負責,在公司起步階段,我甚至覺得設置人力資源部都是多余的,這個階段招聘應該全民皆兵,管理層應該沖在第一線,這個階段能獲得的人才,絕大部分就在整個公司成員的社交圈三度人脈當中。
所以關于誰來招人這個問題,我有三個建議:
a、不遺余力的鼓勵內推,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b、管理層應該投入大量精力在招聘當中,在100人以內的時候,管理層應該親自面試每一個候選人,除了人員甄別保證質量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會在下面用什么吸引候選人中講到;
c、忘了HR。
3、用什么吸引候選人?
創業公司CEO常常認為吸引候選人的最大殺器是股票期權,很多創業者在這方面也確實犧牲大量的自我利益,為吸引人才不遺余力,然而我們也經常遇到,即使我們愿意做出大量的股權犧牲,候選人卻不愿意為此買單,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優秀的候選人都是理性的,他們很清楚,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無異于一場賭博,期權的多少代表了賭贏的收益,確實很誘人,但更重要的是,這場賭局的贏面。愿意考慮創業公司的候選人都愿意做賭徒,最后沒能與你合作,唯一的原因就是他覺得跟你一起勝率不夠高。
而候選人判斷勝率的高低,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創始團隊是否符合他對靠譜的定義,另一個是所做的項目是否符合他對靠譜的定義,而前者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
所以,先忘了期權數量,首先要做的,是盡可能的讓候選人認可你以及你的項目,前面提到早期CEO應該面試每一個候選人,要達到這個目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方法,唯一一個對每個人都適用的方式就是足夠的真誠,只要不是涉及核心保密的內容,都應該盡可能的告知到候選人,我現在面試仍然會告訴每個候選人我們的實際狀態,他可能得到什么,也將會面臨什么,其實幾乎沒有哪個候選人最后是被可能遇到的挑戰嚇跑的,因為我們表現的更真實而選擇我們的遠比失去的多。
難題二:構建管理
當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招聘就不再是我們面臨的唯一難題了。漸漸我們發現,公司溝通似乎開始變得困難,很多事情不再像以前一樣指哪打哪,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真正組建一個專業的HR團隊,并且開始認真考慮所謂管理的事情了。在這個環節,我有幾個建議:
1、先從組織開始考慮問題。
在搭體系制度前,優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組織,只有組織形態明確了,相應的權限、責任、流程才容易明確,制度才易于制定和落地。是垂直管理還是地域管理,是扁平化還是多層級,是多矩陣還是重直線,這些是管理層應該優先考慮的問題,而且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實際的業務形態需要,永遠不要輕信“最佳實踐”,這個后面還會提到。
2、任用靠譜的Leader遠比建立完美的制度重要。
創業公司根本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因為創業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越復雜的制度只會越束縛企業的彈性,所以,我建議管理層花更多的實踐來摸索和提拔合適的 Leader,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每天都會遇到制度流程規定以外的情形,而一個合格的Leader可以在快速做出更符合科學的決策,從而幫助事情推進。
3、少即是多,不要輕易談大體系。
對于一個創業公司而言,規則流程制度絕對不是越完善越好,還是如上條所說,創業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每一項制度化的流程都意味著它已經完成了試錯的全過程,除非你已認定這就是未來公司快速復制的路徑,否則不要輕易制度化。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是一樣,不要輕易的推行龐大的體系,因為體系意味著大量的Paper Work、高昂的推進及變革成本,最適合自己的體系永遠都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改進出來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根據公司當前最急迫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制度對策,管理層把控大的原則,比如強調管控還是鼓勵彈性,重體驗還是強管理,以保證文化一致性;在一類制度都已經建立,銜接成為主要矛盾的時候,才是真正應該重視體系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