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嘉誠管理之道
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但當公司變大了,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李嘉誠
屈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了55年,由1950年數個人的小型公司發展到今天全球52個國家超過20萬員工的企業。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學大師相比,我沒有上學的機會,一輩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識和學問,管理有沒有藝術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經驗。
翻查字典,Art藝術的定義可簡單歸納為人類發自內心的創作、行為、原則、方法或表達,一般帶美感,能有超然性和能引起共鳴。是一門能從求學、模仿、實踐和觀察所得的學問。光看這些表面證供,管理學幾乎和藝術可混為一談,那么我今天就應該沒有什么好講了。
你是老板還是領袖?
我常常問我自己,你是想當團隊的老板還是一個團隊的領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地位之便,這可來自上天的緣份或憑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較為復雜,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要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
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板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想當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務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責任,在流動與變化萬千的世界中,發現自己是誰,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樣是建立尊嚴的基礎。儒家之修身、反求諸己、不欺暗室的原則,西方之宗教教律,圍繞這題目落墨很多,到書店、在網上自我增值的書和秘訣多不勝數。我認為自我管理是一種靜態管理:是培養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識和經驗轉變為能力的催化劑。這“化學反應”由一系列的問題開始,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中,要經常反思自問,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偉的夢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節制的熱情?我有拚戰命運的決心,我有沒有面對恐懼的勇氣?我有信息有機會,有沒有實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賦過人,有沒有面對順流逆流時懂得適如其分處理的心力?你的答案可能因時、因事、因處境,審時度勢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賜人類捍衛命運的盾牌,很多人總是把不當的自我管理與交惡運混為一談,這是很消極無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14歲,窮小子一個的時候,我對自己有一管理方法很簡單,我知道我必須賺取足夠一家勉強存活的費用。我知道沒有知識我改變不了命運,我知道今天的我沒有本錢好高騖遠,我也想飛得很高,在腦袋中常常記起我祖母的感嘆:“阿誠,我們什么時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我可不想象希臘神話中伊卡羅斯(Icarus)一樣,憑仗蠟做的翅膀翱翔而墮下。我一方面緊守角色,雖然我當時只是小工,但我堅持每樣交托給我的事做得妥當出色,一方面絕不浪費時間,把任何剩下來的一分一毫都購買實用的舊書籍。我知道要成功,怎能光靠運氣?欠缺學問知識,程度與人相距甚遠,運氣來臨的時候也不知道。還有一重要小點,我想和同學分享,講究儀容整齊清潔是自律的表現,誰都能理解貧困的人包裝選擇不多,但能選擇自律心靈態度的人更容易備受欣賞。
22歲我成立公司以后,進取奮斗的品德和性格對我而言層次有所不同,我知道光憑能忍、任勞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環過時的觀念,成功也許沒有既定的方程式,失敗的因子卻顯而易見,建立減低失敗的架構,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知識需要和意志結合,靜態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動態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問題的核心在如何避免聰明組織干愚蠢的事。“如果”一詞對我有新的意義,多層思量和多方能力皆有極大的價值,要知道“后見之明”在商業社會中只有很狹隘的貢獻。人類最獨特的是不僅是我們有洞悉思考事物本質的理智,而是我們有遵守承諾、矯正更新的能力、堅守價值觀及追求目標的意志。
商業架構的靈活制度要建基于實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機制(Check and Balance)。我指的不單純是會計系統,而是在張力中釋放動力,在信任、時間、能力等等范疇建立不呆板、能隨機應變的制度。你們也許聽過我說企業應在穩健中尋找跳躍的進步,大標題下的小點要包括但不局限于:開源對節流、監督管治對創意和授權、直覺對科學觀、知止對無限發展……等等。
每一個機構有不同的挑戰,很難有絕對放諸四海皆準、皆適用的預制組件,老實說我對很多人云亦云的表面專家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數,說得俗一點,有時大家方向都正確,耍的卻是花拳繡腿、姿勢又不對。管理者對自己負責的事和身處的組織有深層的體驗和理解最為重要。了解細節,經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機的發生。
管理者,都是伯樂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應是伯樂,摩登伯樂的責任不僅在甄選、延攬“比他更聰明的人才”,但絕對不能挑選名氣大但妄自標榜的企業明星。高度競爭社會中,高效組織的企業亦無法負擔那些濫竽充數、唯唯諾諾、灰心喪志的員工,同樣也難負擔光以自我表演為一切出發點的“企業大將”。挑選團隊,有忠誠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緊記光有忠誠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樣是遲早累垮團隊、拖垮企業,是最不可靠的人。要建立同心協力的團隊第一條法則就是能聆聽得到沉默的聲音,問自己團隊和你相處,有無樂趣可言,你是否開明公允、寬宏大量,能承認每一個人的尊嚴和創造的能力,有原則和坐標而不是費時失事矯枉過正的執著者。
領袖管理團隊要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杠桿”心態,“杠桿定律”始祖阿基米得(Archimedes)(公元前287至前212年)是古希臘學者,他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支點是效率和節省資源策略智慧的出發點,試想與海克力士(Hercules)單憑個人力氣相比,阿基米得是有效得多。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把這概念簡單扭曲為叫人迷思四兩撥千斤教人以小博大,聰明的管理者專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點的位置,支點的正確無誤才是結果的核心。這門功夫倚仗你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見的聯系之層次和次序。今天我們看見很多公司只看見千斤和四兩的直接可能而忽視支點的可能性,因過度擴張而陷入困境。
我沒有你們幸運在商學院聆聽教授指導,告訴你們,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翻閱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書,表面上挺沉悶,但別人會計處理的方法的優點和流弊,方向的選擇和公司資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啟示。
對我而言,管理人員對會計知識的把持和尊重,正現金流的控制,公司預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還有兩點不要忘記,第一,管理人員特別要花心思在脆弱環節;第二,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沖動者均是一種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后者的盲目沖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最后,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藝術在其接受新事、新思維與傳統中和更新的能力。人的認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貫通,我們永遠不是也永遠不能成為“無所不能的人”,有時我很驚訝地聽到今天還有管理人以“勞累”為單一賣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義也同樣重要,要保持企業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賦予企業生命,這不單只是時下流行在介紹企業時在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說上兩句人文精神的語言,而是在商業秩序模糊的地帶力求建立正直誠實的良心。這路并不好走,企業核心責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盡量擴大自己的資產價值,其立場是正確及必要的。
商場每一天如嚴酷的戰爭,負責任的管理者捍衛企業和股東的利益已經天天筋疲力竭,永無止境的開源節流、科技更新及投資增長,卻未必能創造就業機會,市場競爭和社會責任每每兩難兼顧,很多時候,也只能是在眾多社會問題中略盡綿力而已。
我常常跟兒子說,他要建立沒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團隊,在肩負經濟組織其特定及有限責任的同時,也要努力不懈,攜手服務貢獻于社會。這不能只是我對你一個希望,而是你對我的一個承諾。今天也和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
附:
提問:您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您結識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且您現在企業的成功也不僅僅有一個穩定的系統,而且還有一批非常能創業、有能力的人才。您用人的哲學以及如何讓您的管理哲學穩定下去,使它和您的企業一直有這樣的創新力?
李嘉誠:用人要看他的忠誠度和可靠程度,也就是他希望能夠跟企業結合在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這幾樣東西都對的話,我們的企業會提供給他非常大的機會去發展。現在我們的企業里有很多中國人和外國人,他們在這個企業中已經工作了30多年,他們現在都身負重任。我今天可以非常謙虛地講,他們在退休之前的最后一天還會在我的企業里,這對他們當然是好,但是對我來說是更好的。因為員工的這個歸向的心是最難的。謝謝!
提問:明天我們就要參加畢業典禮,之后我也將踏入社會的工作,可以說我的學習時代就要結束。其實在小學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我想做一個創業者,做一個老板,這是我畢業前夕最后一次能在這里聽到您的教誨,并向您請教問題。雖然您今天講的是“管理的藝術”,但真正的管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先管理好自己。我的問題就是,您是如何管理好自己人生的?這個問題我想對我們的畢業生有非常大的幫助的,謝謝!
李嘉誠:其實管理好員工講起來可以說是非常簡單。如果對方是一個品德好的人,只要是他能力內可以做的事,就盡量讓他有一個機會去發揮。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做“智人善治”,事實上我在企業中用的是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很難將業務范圍發展到52個國家。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因為我自己是中國人,所以還是保留我們中國的優秀文化。
另外,你說以后沒有機會再跟我們講,因為你是校友,所以你離開之后還是可以多來聽聽。其實,我常常說“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得來的,你們以后在社會奮斗還是要有知識,知識不是你從大學那邊拿到的。現在世界每天都在變,變得非常快,從中爭取拿到最新的知識,也是各位同學應該努力爭取的。我每天也都在爭取。謝謝!
提問:在我們講課的時候教授曾經提到,在建東方廣場的時候,您甚至對建東方廣場的每一塊大理石都親自過問。您的集團現在發展到在全球的52個國家有超過20萬的員工,您是從最底層開始創業的,在這個過程中您是怎樣處理好微觀和宏觀、細節和大局這樣的一個關系?
李嘉誠: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在世界上,我們地產方面的發展如果以金錢來算,東方廣場不算最大,因為還有很多比它大的。這些項目一直都是我的同事或部長去看的,有很多比東方廣場更大的項目,從開始到完工我都沒有看過,當然每個禮拜我都會跟他們開會。東方廣場為什么是我留意的?第一個原因是東方廣場的規模在亞洲來講是最大的,它有70萬平方米,停車場等加起來應該是80多萬平方米。從世界范圍來講,這是一個大的創舉,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也是自己最大、最矚目的創舉,通過和其他的各種伙伴進行合作,我一定要做到。
至于宏觀和微觀,按照我個人的經驗來講,做生意、決定一件大事的時候,一定要有宏觀的想法。你要看看業務在今天、在未來的前景怎么樣,競爭對手的情況怎么樣,然后作出決定。但是每天做的事情一定要微觀,那就是要非常仔細的看你做的事有什么問題,世界有什么變化。
因為世界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你平常認為的行業和經驗是非常好的,但是人家只要接近一點,邁進一點,在360度之間你可能就違規了一兩度,這就是微觀的。價廉物美、物超所值,就是說你做什么事都希望你的東西是最好的、超值的,但是你的成本卻是非常低的,這樣的話你就會成功。這是我個人的看法,謝謝!
提問:我是來自溫州的,請問李先生,今天聽到您的管理藝術就是李先生您的管理之道。我想請教的問題是,管理之道除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之道、道家之道,還有我們外來的文化,國家之道,這個“道”是不是有相同之處?謝謝!
李嘉誠:其實儒家中最簡單的就是孔子說的“過猶不及”,還有老子講的“知止不敗”,這兩個治學都是非常有用的。“過猶不及”是說如果你過度的擴張,容易出問題。你過度的保守就不容易和人家競爭。任何企業和行業,過度擴張是不好的,所以什么時候應該停止,什么時候應該擴張,就是我剛剛講的“四兩撥千斤”。怎么樣從小型企業過渡到中型企業,怎么樣從中型企業再擴大一點,擴大50%而不影響資金,這都是一個學問。
你這個問題如果用最簡單的兩句話來講,其實好比瑜珈對部分人未必有用,道家的、老子的、莊子講的思想有的也未必能夠通用,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多好的東西。你是溫州人,溫州是做生意和企業非常有名、非常成功的一個地方。我相信您跟你們的家鄉人在這方面是非常懂得的。
提問:尊敬的李先生您好!我是汕頭大學商學院本科三年級的學生,剛才有同學問了一個即將畢業的問題,我非常想問您一個正在求學的本科生的問題。我們知道,現在的世界變化非常快,不知道李先生能不能指點一下我們怎么樣能夠正確的找到自己的目標,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會碰到不同的說法,現在想聽聽李先生的指引,我們應該怎樣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后去追求目標,等我們成功之后來回饋社會。謝謝!
李嘉誠:現在社會變的是非常非常快,但是我相信你在學校里邊學的基本知識是永遠有用的。另外,要盡量追求新的學識,畢業以后也要追求新的知識。宋朝有一個畫家,您可能會感覺我跟你講這個和問題毫不相干,但是你留意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畫家叫做范寬,我沒有機會看到真的畫,是通過電腦來看的。范寬有一句話“師古人不如師造化”。我知道這里面有幾個故事。他可以一個人去深山野林一兩個月,期間就看天氣的變化,其中水、樹木的顏色都在變化,這樣一來,他看到的東西已經裝在他的腦子里了。等到他想畫畫的時候,就想起在那個地方看到的景色就可以了。
我也是這樣,做生意是一通百通的,不是每一樣都要學,有的事一通其他的也就通了。最緊要的一句話是“追求最新的知識,最新的商業動態、知識動態,你的每天都在變”。
我再補充的講一句,可能對很多同學都有用。十年前中國的經濟增加速度根本不是今天這個樣子。現在中國是“世界的工廠”,引起很多東西的價格都漲到歷史的高峰。人們的生活好了,汽車多了,因此輪胎、鋼鐵、塑料、石油都在漲價。所以說一個人離開學校、完成學業之后,無論是打工,還是處在管理階層,你都要得到最好、最新的知識,這個對前途來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謝謝!
提問:您在講演中提到“絕對不能挑選名氣大但妄自標榜的企業明星”,但是當前的商界、企業家,大型集團的高級管理者,都在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并且把知名度轉化成集團的行銷手段。您是長江集團的主席,在大陸您的名字比這個企業集團更加有名。請問,您能否對這個話題多談一些?謝謝!
李嘉誠:我自己的感覺是,像我今天講的企業明星,如果有真才實料對企業才是好的。他有真才實料,這一點對公司是不錯的。但是過分宣傳的話,那就要看看你的事業成果了。如果沒有一個真才實料的CEO,整天都在外面跑,連自己的事情都沒有做好的話,這是最危險的。
曾經有一個相當大的銀行主席,他很早約好與我見面;另外有一個副總裁,我之前也并沒有說要見他。后來他跟我公司內部的CEO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這個同事跟我說,“您是值得見他的,他的見識不錯”。
于是,我就先見這個了主席。他走了之后我就跟秘書講,以后他再來我不會再見他了。因為他沒有真才實料,我跟他講的時候他在“神游太空”,他的目的就是“我到香港見過李嘉誠,和他談過話”,結果他滿懷高興,我就不太高興了。
再過了兩個禮拜之后,有一位副總裁也是從美國來的,和那個主席是同一個銀行的。我跟他談話就蠻高興,因為他的功夫夠,有的話其實我懂得、我知道,但我反而會問他的看法。我是希望他來更改我的看法。結果他講的條理非常清楚,所得的資料也都是一流的。之后我告訴我的秘書,以后他再來找我,我會見他的。因為對他來講,他跟我談話,他是要先了解香港跟國內的經濟。我告訴他的,是他的得益;他告訴我外邊的世界,也是實實在在最新的資料,尤其是美國方面的,所以大家談話都互相得益。
一個人無論做什么行業,在一個行業內就要盡量做的最好,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對自己的公司有歸屬感,對公司有用的資料常常留意,這是非常重要的。謝謝!
提問:您在最后演講的時候,講到管理的關鍵是要建立一支“沒有傲心但有傲骨的團隊”,您如何分別傲骨和傲心之間的區別?在管理一兩個有傲骨的團隊中容易這樣,那么管理幾十個、幾百個有傲骨的團隊,這是非常難的,您怎么看?再有一句話“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是一條蟲”,您怎么看這個事情?
李嘉誠:我跟你講一句話你就會明白,傲心跟傲骨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了不起,就像一杯水裝滿了之后,一滴水都裝不進去。我和你講個故事,這已經是20年前的一個事情了。一個非常大的公司有個外國人,有一天他對自己所說的一個口頭承諾因為拿不定主意,并沒有做到,他相當于失信了。我知道他那天下午有一個記者會,但在我還不知道他失信的時候,他就馬上回到自己的國家旅行了。我后來親自去那里見他,并對他講,你既然答應的事情,后來又反悔了,如果我是你的話,我相信我睡都睡不著。我們當時是用英文溝通的,他卻答復我說“I’ll sleep like a baby”,后來我回答他是“Sorry, I don’t think so”,這就是我對他講的結束的話。
因為他失信了,我要保護我公司的利益。結果不到72個小時,他就從他的國家打電話來,結果我提出的條件比原來要他的價格又提高了50%。但當時因為有其他一些原因,我并沒有完全做到。這件事情解決了,因為他失信,所以多付了一筆錢。我到他們那邊的時候,他就馬上請客,因為我到的時候是早上,他們幾個CEO又馬上請我吃早餐。我說“你們是不是sleep like a baby”,他們說“你講話之后到下飛機后我都沒有睡好”。如果當時我跟他對罵的話,可是我并沒有,我做我應該做的事。結果他跟我講,睡都睡不著,后來他這個公司被我收購過來了。
所以叫罵的心是不可以有的,傲骨是一定要有的。所謂傲心傲骨,剛才有一人問問我“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一群中國人是一條蟲”,怎么能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蟲呢?其實這是我們應該檢討的地方。我們有我們的缺點,我們的妒忌心、眼紅癥,不僅在國內有,香港也有。中國人和日本人一對一,我們不比他們差。但是在團隊中,他們都能互相支持,在形成一個組織之后就非常強大。問題是在于我們應該怎么樣,而不要妒忌、眼紅。從儒家來說,妒忌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到別人。
我14歲的時候就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爬的高而且長的快,在他快要超過你的時候,你就希望去傷害他一下,讓他不要長的那么快。如果一個人長得不快,你就不會這么想。其實如果你妒忌別人,吃大虧的是自己,因為你會睡覺都睡不好,所以不要妒忌別人。謝謝!
(來源:選自李嘉誠先生2005年在長江商學院的演講)
【李嘉誠管理之道】相關文章:
中層管理精簡之道09-28
企業高層的管理之道08-11
企業中層管理人員管理之道12-01
中層管理者的工作之道08-07
企業管理牛人的說話溝通之道08-19
飲茶之道07-11
CEO卓越之道01-22
武術養生之道08-09
游戲策劃的溝通之道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