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桃花心木,常綠喬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國樹,原產美洲,在中國有廣泛種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桃花心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以樹喻人,描寫了一位鄉村種樹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時的二三事。文章在寫作方法的運用上,通過層層滲透,抽絲剝繭,去偽存真,使我們終于透過種樹人在植樹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怪現象,捕捉到合理的內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說明育人同植樹一樣,同樣應該在不確定的生活環境中,培養人的自我生長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借種樹喻育人說明的深刻道理,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
四、學情分析:
文章有些句子含義深刻,這有益于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提高認識水平。教學中應培養學生掌握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聯系上下文理解等學法自我領悟。同時,學習本課,還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見解,談認識上的提高,以求收到教育內化的效果。
教具準備:林清玄資料介紹、桃花心木圖片、電腦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方法、手段
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多讀,多想,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并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所蘊含的道理,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學法:自讀自悟,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匯報交流。
六、教學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查找桃花心木的資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交流資料
1、交流與本課有關的課外閱讀收獲: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課前老師介紹同學們閱讀了幾篇林清玄的作品,讀懂了嗎?誰來跟大家聊一聊?
教師小結:的確,林清玄的散文總是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板書課題。交流相關資料(文字、圖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問:能用文中的詞語來形容桃花心木嗎?(樹形優美、高大筆直、優雅自在、生機勃勃……)
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從作者的筆下進一步了解桃花心木。
教師小結: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為題,你們猜他會寫些什么? 就讓我們一讀為快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一種植物--桃花心木,一個平凡但卻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會從中悟出什么?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標記。
2、交流反饋自學成果:
(1)以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檢查指導生字新詞的朗讀。
(2)小結:一種樹--桃花心木,一個平凡但卻古怪的種樹人,蘊含著耐人尋味的道理。下面,就讓我們捧起課本細細品味吧!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質疑解疑
1.默讀課文,了解“種樹”。
(1)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請默讀課文,勾畫出寫種樹的有關句子,放聲讀一讀。
課件出示:“他來的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2)課文中哪個短語最能說明種樹人澆水的特點?(板書:沒有規律)
(3)請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他怎么個沒規律?
(4)引讀4--7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語氣。
引讀:看到種樹人的`舉動,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感到--
更奇怪的是--
從這幾個“有時”中,你體會到什么?
2、的確,這是一種特別的、甚至讓人覺得奇怪的種樹方式。讀到這里,你心里一定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猜想或疑問吧。作者也和你們一樣有許多問題,看--
課件出示句子,“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么時候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么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它該不會枯萎了吧?”
引導學生讀出作者的疑問。
3、同學們一定急于解開心中的謎團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種樹人,看他是怎樣說的?請大家自由地朗讀12、13自然段。
4、同桌兩人分角色扮演作者與種樹人,通過對話了解種樹人的用心良苦。
5、種樹人的一番話,給了作者,也給了我們不少啟示。而當初僅及膝蓋的樹苗,如今又怎樣了呢?
課件出示--“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
6、假如你就是如今長成大樹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說些什么?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課件出示):
如果我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受:)
二、潛心會文,領會主旨
1、種樹人樸素的話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讓我們受益匪淺,作者聽了種樹人的話,更是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體課件出示:“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2、默讀,啟發思考:同學們能理解嗎?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來體會句子的含義,有困難的地方可在小組里展開討論。
3、交流匯報:
(由于學生閱歷尚淺,教師可通過課件簡單補充張海迪等人的事跡,以加深學生對此段話的理解。)
4、小結引讀:這段話,作者由樹的成長想到了人的成長,多么富有哲理啊!你們喜歡嗎?那就請你有感情地讀讀吧!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同學們,學了這一篇課文,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實際情況,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針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對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說點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
四、總結:
同學們,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屋檐下的小鳥飛不上廣闊的藍天,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順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們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我們就能經得起任何磨難與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是成才的一條通路。
五、作業設計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喜歡的方式寫一寫自己的感悟。
2、提煉成名言警句。
3、寫成讀后感。
板書設計
種樹人---- 桃花心木
澆水無規律
(樹苗)----(人)
會找水源 生活考驗
拼命扎根 鍛煉自主
長成大樹 努力成長
(種樹喻育人)
《桃花心木》教學反思
《桃花心木》的教學設計對我來說很重要,它涉及我的一種教育理念的踐行與推進。這些年形形色色的刊物理念充斥了我的頭腦,我在不斷放棄舊有模式的過程中處處摸索、處處碰壁。眼花繚亂的人才培養理念看起來都很有理,可是,細細追究他可以操作的內核,卻又總不免讓我們懷疑:幾千年扎實沉穩的漢語言內核,漸漸被形式的幌子掏空了。所以,我一直都在做這樣的探索,把語文教學最根本的,詞語的教學放在基礎,使文本本身得以回歸。這是我所嘗試的,文學自身的一種回歸的理念。我以為,只有把語文教育放諸在它本身的基礎之上,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回歸到它樸實而有價值的自然狀態,保持它對文學素養的理解的原生態。這樣的實踐,我以為,不是在倒行逆施,而是在努力的摸索適合于我的學生,適合于語言自身培養的建設性模式。而且,只有當我們的語文教學回歸到它語言與心靈的本位之后,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獲得龐大的分母。才能在具體的教育中,幫我們把孩子的基礎砸實、打牢,然后,促進他們的飛躍和發展。
另一層面,我以為,語文的回歸,并不是放棄“人”的理念,并不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如果我們能把與語文教學與之配套的偉人教育、名人教育、形象教育、認識教育,一并地,連同學生對語文的探究與體驗,潛化在潤物無聲中,這,將是素質教育的良性補充。還有,第三個層面,就是語文最終的目的:用好語文。
為此,我大量上網,查閱資料,首先實現了自我的提高,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將獲取的資料打印了出來,供給學生傳看?墒,我總在想,老師的視野如果總在禁錮學生,那么,孩子思維的域就會受阻。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找到更好的,哪怕是折中的辦法,彌補資源供給上這種“一言堂”的“霸權”與不足。
【2】桃花心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結合生活實際獨立思考,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了解樹木成長和人的成長之間的相似之處,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示。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
重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獨立思考,理解課文說明的道理,了解樹木成長和人的成長之間的相似之處,使學生受到生活與成長的啟示。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過課題之后,同學們有什么和課題相關的問題想問嗎?學貴有疑,有了問題我們才能更積極地思考,下面就請你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詞自己想辦法解決。
2、課文讀通了嗎?真的讀通了?還有不認識的字嗎?讀通了課文我們才能進一步的思考。
3、請同學再快速默讀一遍課文,看看剛才提出的問題你能解決了嗎?桃花心木是一種怎樣的樹,能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回答嗎?(出示課件)看,這就是桃花心木,它是一種常綠喬木,樹干挺拔,樹冠強壯,樹高可達15英尺以上,也就是得有咱們十幾個同學加在一起那么高。人們常用它做行道樹、庭院樹。臺灣地區有很多,咱們這里見不到。它還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呢!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長大后的桃花心木這樣高大挺拔,可你知道嗎,桃花心木苗卻僅及膝蓋高,(出示桃花心木苗圖片)種桃花心木的人是個高大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這么矮小的桃花心木苗如果是你在培育,你會怎么做呢?
2、而種樹人又是怎樣照顧這些小樹苗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到答案。
3、種樹人的做法和我們平時種植花草樹木完全不一樣,對于他的這種做法我們都感到很奇怪,而作者和我們每個人的想法也都是一樣的。
他奇怪的是:
他越來越奇怪的是:
他更奇怪的是:
4、于是我猜想他太懶,
“但懶的人怎么會知道有幾棵樹苗枯萎了呢?”
我又猜想他太忙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從容?”
能把這兩句話換個說法嗎?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用哪個更好?第二句中有個詞“從容”,是什么意思嗎?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嗎?
5、種樹人的做法真是令人費解,此時你的心中一定有許多個“為什么”想問問種樹人,假如此時老師就是種樹人,正站在你的面前,你都想問我些什么呢?(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6、聽了你們那么多的為什么,老師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還是讓我們共同走進課文,走近那位種樹人,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吧。請同學們自由讀8、9兩個自然段,看看種樹人是怎么說的。
7、讀懂種樹人的話了嗎?還是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吧。教師引讀:“種樹人笑著說-------”說說你都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讀懂?(不確定指的是什么?)你認為種樹人這么做有道理嗎?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棵小樹苗你會怎么做呢?
8、看來同學們是真的讀懂了種樹人的話,下面我們就來一次現場問答,老師當文中的作者提出問題,你們來當種樹人回答我的問題,不過為了公平些,老師先給你們點兒時間練習一下。下面同桌之間一人扮演作者來提問,另一人扮演種樹人來回答,注意可以用自己的話來回答。一會老師再請同學和老師一起表演。
9、預設:這位種樹人,你多久才給樹苗澆一次水?這位種樹人,你為什么不按時給樹苗澆水?這位種樹人,你這種樹人,你這樣做樹苗不會枯萎嗎?
10種樹人可謂是用心良苦呀!是的,只要樹苗能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拼命扎根,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事實證明,種樹人說的是正確的。齊讀課文最后兩段。
11、其實,種樹如此,做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生活中的'“不確定”指的又是什么呢?對這句話你有什么理解?
四、聯系實際,升華主題。
人生的旅途中決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會有許多的艱難險阻,而正是這些困難才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我們要學會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才會真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意志頑強的人,面對生活給予的種種困難和考驗,他們沒有屈服,而是堅強地站起來與困難磨難抗爭,而當他們戰勝困難的那一刻,他們也就真的成為了最強的強者。最后老師要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我們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我們一定會成為最后的勝利者。
板書設計: 桃花心木
不確定中尋找水源---------長成百年大樹
不確定中生活---------------經得起考驗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與反思03-10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板書03-10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與反思03-10
小學優秀桃花心木教學設計03-10
林清玄桃花心木優秀教學設計03-10
小學語文教研課《桃花心木》教學設計03-10
《桃花心木》教案設計03-20
《桃花心木》說課設計03-20
2017小學語文教研課桃花心木教學設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