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原文化形態
導語: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下面YJBYS小編向大家介紹端午節的原文化形態,歡迎參考!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古已有之的多民族民俗大節,兩千多年來,不僅漢族家家戶戶都要隆重慶祝,并在許多城鄉村寨舉行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同時,南北方還有26個少數民族也都從古到今熱烈慶祝這個盛大節日。
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
實際上,這個節日最早一直是作為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驅邪禳災的吉祥節日傳下來的。在端午節的活動中,像自古以來漢族用五彩絲纏粽子、纏手足腕、用楝葉包米粽,采插艾葉、菖蒲,取蟾酥,涂飲雄黃酒,調制朱砂酒,采多種草藥,張掛鐘馗畫像或避邪符印等等都和紀念屈原無任何聯系。即使在長江中下游,也有一些地方把端午節看做是紀念伍子胥或紀念越王勾踐及孝女曹蛾的,與屈原投江也不相干。
可見,端午節作為各地方的民俗節日分別加入了紀念地方歷史人物的內容。但是作為全民性的民俗大節,端午則是以酷暑之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避瘟驅毒、防疫祛病活動為其主要內容的。四川小涼山彝族在端午節時,人們紛紛進山采集草藥,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過端午要抬著紙船到田間;由巫師巡船趕走害蟲,祝禱禾苗成長。貴州苗族端午節除了舉行賽龍舟外,還舉行踩鼓舞、唱歌、趕山、游方等活動。藏族民間過端午節,青年男女到郊野游樂,進行賽馬、歌舞、游戲等活動。作為多民族的民俗大節,除了自古以來的避瘟驅毒、防災去病的積極含義外,不可避免地摻雜了許多俗信色彩。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民俗節日的文化意味就更濃重了。
古人流行的端午日采艾懸艾、涂飲雄黃酒,其去瘟解毒的含義是十分明顯的。但是,系掛五彩絲的驅邪意義就比較復雜了。五彩絲絕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而是確定了的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并成的縷索。五月初五日這一天,成人們把它系在臂上;或做成五色絲鐲,纏繞在兒童手足腕上,或懸在蚊帳、搖籃上。
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古俗名稱避兵繒、朱索等。系在蚊帳、搖籃上的又叫宛轉繩、健繩。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續漢書》、《后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志,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征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于這幾種色彩為什么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節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藥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
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節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了祝賀的含義。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婦女于端午日系五色絲于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扎成人形簪在發髻上,也叫長命縷。遼、金皇帝系五色絲,并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后再纏以五彩絲,于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這些習俗已經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面祝福祝壽。這正是端午節在驅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成為大眾食品的粽子
端午節的飲食習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粽子,古稱角黍。早在公元2世紀時便流行這種食品了。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后來才改用楝葉、菰蘆葉、竹葉、葦葉裹粘米成尖角心形狀,煮熟后食用。此俗傳入長江、漢水流域,與端午節投粽入江中祭屈原或飼蛟龍的習俗相結合,流傳為節日食品。唐宋以來粽子成為舉國上下最流行的節日美食和饋贈禮品,不僅家家爭做,而且市場上也出售各種各樣的米粽。唐明皇還為此吟出了“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的詩句。節日期間供祭神佛和祖先也都用米粽。1700余年以來,粽子的花樣繁多,隨著華人向全球各地移居,把粽子也帶到世界各地成為中餐美食,快餐珍品。粽子早已脫離了祭屈原、飼蛟龍的古俗文化束縛,成為當代廣泛流行于世的傳統食品。
粽子作為節日食品,其原義不在于祭祀的需要,主要是節令的需要。在漢代的《風俗通義》里關于粽子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往往被學者們忽略。它認為粽子所以用菰葉裹粘米和棗栗等餡,用灰汁煮熟食用是“取陰陽包裹之象也……,所以贊時也”。在《齊民要術》中也引述了《風土記》的注說:“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這是用陰陽之說解釋這種節令食品的象征意義所在。農歷五月初五,多是夏至前后的節氣,恰好是寒氣終于消盡,熱氣達到飽和的仲夏季節,陰陽達到相互裹脅、均勻調和的狀態。此刻的時令才是全年最適中的季節,為此古時把端午節又稱為天中節。在這個節令吃用粘米做的涼食,用菰葉、葦葉、竹葉包裹,用灰汁煮熟后晾涼,色、香、味別具特色,可以從中品驗到這個節令陰陽相裹的風味。不然的話,人們何不照常做糯飯省時省事,偏要費事耗時去包制各種各樣的粽子呢?從這個古老的傳統特色看,這粽子的發明創造和吃粽子習俗的源遠流長,倒很有適應自然生態環境、選擇相應生活方式的某些科學道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谷部四》中著意介紹了粽子這種食品,可見作為節令美食,還有相當的藥膳食品的養生價值。
龍舟賽與騎馬競技
賽龍舟據記載是為屈原招魂,這在楚地相沿成習,也只是有限的地方性活動,在當地具有一定特色,但并不是多民族全民的活動。因為在吳越地區,龍舟競渡只為祭伍子胥或祭孝女曹娥。即使是在楚地的競渡,也是很早從四月初八揭篷打船開始便進入了劃船比賽的準備,遠比祭祀更加鄭重、繁忙。在《武陵競渡略》和《荊楚歲時記》中那種熱烈緊張的競技描寫和賽事意義已經全然與為屈原招魂的傳說無關。龍舟競渡前都分別請來“山老師”(巫師)祭神做法,占卜勝負,也與招魂無關,只是為了預測奪標勝負。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龍舟競渡原本具有的較強的競技主題。這在江南水鄉是十分顯然的。更何況在《隋書》中記載:祭屈原的競渡之戲是在五月十五望日舉行,和端午無關。
我國北方各民族從來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更不知道南國漢族還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所以從來也沒有過江南楚地祭江為屈原招魂的意識和信仰。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陽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設棵棵小柳樹于校場,將柳樹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后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用無羽橫鏃疾射削白處。比賽獲勝名次是:射斷柳干后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斷柳而不能接到手中者為次,另外射中非白處,或射中削白處卻未斷柳者與未射中者一樣均為負。這種節日競技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軍事技術的訓練,相沿成習,直至清末。至于騎馬擊球是在馬上執鞠杖,杖頭如偃月形,兵分兩隊爭擊,射門取勝,和現代馬球相似。
如今,南方的龍舟競渡活動已經發展成為國際賽事。而北方隨著封建帝國的滅亡,原屬于八旗兵將的騎馬競技活動,并沒有傳入民間,自然也就隨之自消自滅,古老的節日賽事已經失傳,使北方的端午缺乏應有的熱烈氣氛。如果有條件進行搶救、挖掘、整理,把射柳和馬球的競技與北方民族的傳統騎射民俗結合起來,或許有希望成為北方端午節兩項大型的節日競技活動。
多年來,報紙書刊上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時,總是只講它是一個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這未免過分片面地強調特定地方的紀念性的內容,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的功利目的,結果,在相當長的年月里,使幾代人不了解端午節的真實內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內涵,逐漸失去了美好的傳統文化記憶,從整體上沖淡了并損害了一個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壽、期盼吉祥的美好節日。對于像端午節這樣的多民族全民節日,應當恢復它兩千多年來的防災祛病、祈求健康長壽的本來含義,恢復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態。如果和現代全世界范圍防治“非典”、“禽流感”疫情的大規;顒颖日掌饋恚昝赖乇Wo端午節的優秀文化遺產,繼承和發展端午節文化向往國富民強的優良傳統,使端午節為增強各民族人民身心健康發揮巨大的鼓動作用,應該說是最有意義的大事了。
【端午節原文化形態】相關文章:
黃牛的生活習性與形態特征01-17
常見插花花材形態01-13
電視新聞編導形態解析01-22
肢體語言的形態藝術美01-01
服裝與人體結合的形態美學04-09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教學設計09-11
企業形態對商務秘書工作的影響01-11
桃花的形態特征及生長習性-桃花知識12-30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病毒的形態定義10-01
室內設計空間形態有哪些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