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1
在朋友圈都在刷屏世界杯的時候,我看完了這本書,兩遍。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里,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巨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并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么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么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里,使我們帶著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于一切的答案。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2
馮友蘭先生說過,他對哲學的理解便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若是活著,那必定會思考,而這種思考就是反思。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之所以被稱為哲學家,是因為他們都對他們的人生進行了系統的反思。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對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學、人生探索進行反思,最終才有了《論語》這本儒家經典。
道家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這是老子對為人處世中總結的道理。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頒令以儒學為國家正統之學。而儒學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他對儒學進行了思考,所以儒學才得到了大的弘揚。
人生亦如此,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無色的,就如陰雨的天空,沒有太陽的照耀變得灰蒙蒙的,沒有亮麗的光彩。
可見,反思對于我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從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們的大腦都是在思考的。盡管細微,但它卻證明了我們的生命存在!
書的'最后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才能歸入潛默!倍颊f沉默是金,而在成為“金”之前,必定會不沉默,甚是瘋狂。在光鮮艷麗的成功背后,必定要嘗盡苦難,歷盡黑暗,這樣才能最終抵達成功,擁抱光明。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3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只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著本書里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贿^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了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鑒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5篇)07-15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通用7篇)07-15
中國哲學還是中國思想?11-04
中國哲學導論論文09-03
中國哲學史論文09-02
中國哲學精神探討分析11-15
論中國哲學“和”思想11-06
中國哲學研究的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