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創業就是不斷試錯
引導語:“未來,試錯依然會繼續,但只要可以將錯誤轉化為下一個起點的經驗,對于企業發展只會有利,不會有害。畢竟試錯就像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滅。”
“2013年的一次頒獎典禮上,馬云說,如果將來要寫書,就寫《阿里的1001個錯誤》。
創業路上,創始人們跌坑無數,吃了一肚子虧。有些人被打趴下了,有的人卻在錯誤中汲取養分,一次一次“向死而生”。
今天的主人公煎餅道的創始人劉敏,在開垮了六家煎餅店之后,修煉出一身經驗。
在成都,有一家煎餅品牌——煎餅道,內參君曾在今年初《走“中西合璧”路線,一枚煎餅1年賣出1000萬!》一文中報道過。一年快要過去,煎餅道現在的年營收有望超2500萬元。
在外人眼里,其創始人劉敏是2014年12月25日才開始涉足煎餅市場的,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試錯了3年,關了6家店,才有了如今煎餅道11家直營店的規模。
劉敏說:“如果創業是一個生發的過程,2014年之前那6家店就是在扎根。”
01
選址失誤,商場沒客流,開垮了第一家店
這家店是劉敏開的第一家煎餅店,當時選址于鉑金城,完全被商圈宣傳所吸引。那時候,鉑金城宣稱自己是在打造成都的“精英女人步行街”。
因為要做高端煎餅,針對的客群是精英白領,劉敏覺得鉑金城宣稱的定位太合適了。
然而,開店后劉敏發現:商場宣稱的規劃并沒有什么卵用。當時鉑金城每天的客流量才在千人左右,自己的煎餅最多一天才賣到50個,單日流水也才兩三百元,根本連鋪面都養不活。
由于商場的開發并不能夠在短時間激活圈層消費者,完成既定的商場規劃,劉敏在一個月后關店,撤離了鉑金城。
02
開在大學邊,一年三個月生意淡,連著關了兩家店
其實這部分說的這兩家店,都是盈利的,但由于潛力有限,劉敏果斷關了。
事情是這樣的`:結束了鉑金城創業冒險之后,劉敏鎖定了大學生作為目標用戶。
劉敏將第二家店選在了成都郫縣紅光鎮的西華大學側門,做了個花車直通店。在開業第一天,營業額就有兩百多。4天后,煎餅賣到一百個,加上當時豆漿飲品的售賣,單日營業額突破千元。
第2家店成功之后,劉敏順勢又在西華大學后門開起了第3家煎餅店。
這兩家店都受到了學生消費群體的追捧。而且兩家店同時存在,也加大了煎餅產品對市場的培養和輻射,當時西華大學兩家店的日流水達到了4、5千元。
這一次,劉敏在產品和市場定位上都沒跑偏。但開店8個月后,他決定同時結束這兩家店。
原因是,他發現成都西華大學商圈屬于該城市的4、5線商圈,存在發展瓶頸:
一是,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有限
二是,大學每年會有3個多月的休假時間
這些都制約著店面的擴大發展。
在劉敏看來,煎餅是個主流市場產品,但主打大學生客群,這就等于在做一個細分市場。
劉敏并不甘于只做細分市場贏家。所以,在確認了這點后,劉敏選擇了迅速撤離。
03
想發展多品類,合伙人不干,轉讓了第四家店
經過了第2、3家店的嘗試,劉敏發覺,店鋪選址是重中之重,因此,劉敏又從成都紅光鎮回到市中心。
這次,劉敏還調整了產品價格,煎餅價格從5元提升到6—8元。消費者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這個價格。這一次,銷售額在第三天就達到了兩三千元。劉敏認定,好的商圈不僅可以擴大自己的消費群體,還能提高客單價。
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產品過于單一,于是便設計了一套可關聯的產品系列,其中包含涼皮、湯粥、套飯等。但當時的合伙人與自己意見分歧。
于是開店6個月后,劉敏退股,將店面轉讓給了合伙人。
04
匆忙模仿,沒想清楚自己的定位,關了第六家店
第五家店按下不表,先來說說劉敏的第六家店,只存在了3個多月。
劉敏反思,開這家店的時候就沒想清楚。那時候他看到都可奶茶店在成都十分火爆,往往開在年輕人扎堆的社區或商場,他就參照都可奶茶的選址進行定位。
但是他并沒有形成屬于自己的清晰的市場定位與選址策略,僅僅以對標的方式匆忙開店。開店后,發現消費業績不盡如人意,日日虧損,于是盡早關店止損。
05 聚焦,升級第五家店,連鎖化了煎餅道
第五家店:桐梓林店
桐梓林區域是成都的高消費人群集聚地。劉敏的第五家店就開在這里。他把產品和食材都做了升級,煎餅的價格也隨之漲到了8—10元。
第六家店失敗之后,劉敏重整旗鼓,回到桐梓林店悉心耕耘,鎖定客群。但因為鋪面不能支持他的升級規劃,這家店最終也以關閉收場。
劉敏于2014年12月25日在桐梓林店原址旁,打造了現在的煎餅道,將其連鎖化。
“未來,試錯依然會繼續,但只要可以將錯誤轉化為下一個起點的經驗,對于企業發展只會有利,不會有害。畢竟試錯就像誤差,只能減小,不能消滅。”劉敏總結。
【劉敏:創業就是不斷試錯】相關文章:
1.創業故事劉建朋
2.俞敏洪創業經驗
6.劉強東的創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