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創業經驗
今天看了一篇關于俞敏洪的文章,介紹了他創辦新東方之前的辦學經歷。俞敏洪在正式創辦新東方之前,在培訓學校打工。打工期間,他想了很多很多,也做了很多。隨著觀察和積累到了一定時候,1993年就開始實踐操作。為了家庭生計,也為了朦朧的未來,在北京的中關村一間陋室俞敏洪就創辦起新東方學校。當時俞敏洪只辦了一個托佛考試培訓班。
俞敏洪先觀察和積累,準備充足后再實踐,實踐是有痛點或主要需求做支撐。起步呢,只辦一個托福考試培訓班,是從低門檻起步,還是目標細分法的運用。
觀察+積累=準備=計劃=隨時掌握主動權。不論是創業還是做銷售,甚至是做所有的事,都要有充足的準備,正所謂有備無患嘛。咱們古代有句話是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意思是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大家可能都知道馬島戰爭,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阿根廷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而英國能夠取勝,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功于他們強大的補給線,在整個行動中,有四十三艘英國商船為特遣艦隊提供補給,提供燃料物資等的貨柜船及油輪形成了一條來往英國至南大西洋的八千海里后勤線。馬島距離英國有13000公里,反觀阿根廷,雖然福克蘭島離阿根廷本土僅有500多公里,但戰時竟然沒有了后勤補給,甚至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兵,可以說根本沒有備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做準備那就準備失敗吧。
從銷售角度來分析:我們要做好各項準備,包括拜訪客戶前,先用提問思維模式提問客戶常問的20大問題,然后寫寫畫畫,找出最佳答案,錘煉好話術;對客戶充分市調,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喜好,準備聊天的話題;市調競品優缺點,跟客戶聊天時,突出我們的優勢,與競品形成差異化,讓客戶一下就記住我們。
從創業角度來分析:創業前更是要做好準備,先在行業里打工,做到三個積累(積累資金、積累行業經驗、積累人脈資源),成為銷售高手后再創業,否則就是拿自己的青春和錢買經驗。
從俞敏洪角度來分析:在北大有5年的授課經歷,后來又有培訓學校的授課和承包經歷,有了經驗和知名度,執行力也上去了,為了掌握主動權,決定自己單干,也是很好的選擇。
【俞敏洪創業經驗】相關文章:
俞敏洪的創業經驗03-23
俞敏洪談創業經驗03-28
俞敏洪創業案例分析06-07
俞敏洪為你指明2011創業方向03-20
俞敏洪創業24年的五點思考02-26
俞敏洪的創業故事:追夢與造夢12-03
俞敏洪談創業:人情與利益兼顧得來成功02-22
俞敏洪:創業必須具備的七種能力11-21
俞敏洪談創業方向和突破點03-17
創業 俞敏洪:人可以由草變成樹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