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語故事:新臺之丑
【成語】新臺之丑
【成語拼音】(xīn tái hyī chǒu)
【典故出處】典故出自《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衛宣公替其子迎娶媳婦,貪其美色,納為己有。
【成語釋意】新臺,地名,建在河上一座藏嬌的行宮,是衛宣公娶自己兒媳之所。“新臺納媳。”指翁媳之間有曖昧的關系。
【成語故事】
公元前七世紀初, 齊魯大地上, 有一對超凡脫俗的姐妹花, 她們是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女兒。她們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名字。當然,她們姓姜, 姐姐嫁給了衛宣公, 被稱為宣姜, 妹妹被稱為文姜, 嫁給了魯恒公。照道理說, 嫁得門當戶對呀, 可是這對姐妹的人生悲劇, 就是跟她們的婚姻同時開始的。而她們的婚姻悲劇, 又影響著公元前七世紀初的東周歷史。
公元前718年,年方十五歲的宣姜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夏天,衛國派來了使者,為太子伋向宣姜公主求婚。衛太子伋這年不過十六七歲,和公主的美貌聞名于世一樣,太子的俊美儒雅,也是諸國間有名的。齊僖公當然立刻就答應了這樁十全十美的婚事。
求婚的.使臣回到國內,先向國君衛宣公稟報:公主簡直比花兒還誘人,這樣的絕色美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娶了吧。衛宣公是個老色鬼,君臣兩個一番密商,把騙親的計劃整得妥妥貼貼。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國,老頭兒趕緊在淇水河邊修了一座行宮,名為“新臺”。小公主蓋著蓋頭,糊里糊涂地和老東西行了婚禮。直到進入洞房,宣姜才發現,當初來相親的俏郎君變成了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兒。
《詩經 新臺》中,將這出亂倫悲劇如實地記載了下來。就這樣,十五歲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后媽。后人把翁媳之間的曖昧的關系稱為“新臺之丑”。
衛宣公死后,齊國不忍宣姜公主寡居,強迫衛國把宣姜公主配給公子頑。這個弱女子,自己不能自主婚姻,本應是公子頑的嫂嫂、結果變成庶母、繼而又成妻子,她的哀怨與不幸卻成了衛國上上下下談論話題。所幸宣姜忘卻命運不濟,相夫教子,生了三男二女: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宣姜死于何年,沒有記載。一朵鮮花,凋謝在衛國大地上。
【歷史成語故事:新臺之丑】相關文章:
歷史簡單成語故事08-29
《聊齋志異之丑狐》原文及譯文08-21
有名的歷史成語故事02-16
歷史成語故事 (15篇)02-14
歷史成語故事 15篇02-14
歷史成語故事15篇01-11
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12-03
春秋歷史的成語故事08-18
論馬克思的新哲學之“新"11-06
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