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信息哲學的一些思考分析

        時間:2024-05-21 20:52:20 哲學 我要投稿

        信息哲學的一些思考分析

          信息哲學是伴隨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世界存在的一種新的理解,本文是關于信息哲學的一些思考。歡迎閱讀!

          一、哲學與信息

          對于信息的定義一般理解是信息是物質存在方式和狀態的自身顯示,它標志著物質的間接存在性[1]131。而對于科學家來說,信息卻是客觀世界內部交流、發展的重要單位。關于信息的重要理論以申農和維納為代表。數學家申農將物理學的“熵”概念引入信息論當中,認為信息是消除事物之間隨意不確定性的重要手段,這種理論在圖書館學當中也可以用來證明圖書館就是減少信息“熵”的重要機構。另一位數學家維納卻從控制論的角度理解信息,認為信息是人們在與外部世界相適應和在適應中所產生的反作用過程中,人與外部世界相互交換的內容的名稱[1]130。這兩位數學家通過精妙的數學推理讓人們對信息與客觀世界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為信息作為認識世界的一個新角度這一論述作出了理論上的貢獻。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理論形態,也就是關于人們怎么看待世界存在的方式。哲學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而發展,無論是元素、精神、物質、信息等諸多的切入視角,哲學都只是用來解決思維方式的重要學科。那么哲學的發展也就不在于從零到有,而是在于提供新的可能和方法。因此,唯物或是唯心、信息本體論或是信息主義的爭論是否也只是旨在為大眾提供新的可能呢?事物是在不斷地發展的,且拋下發展的形式不論,“絕對的正確”這一說法也是在不斷的發展的。在愛因斯坦證實牛頓的經典物理學有一定的局限性時,在哥白尼證實地心說的錯誤性時,人們得到的新知識也推動了人們對世界存在方式的新理解,哲學的意義也正在于此。

          二、信息哲學的分歧

          信息哲學是伴隨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世界存在的一種新的理解。從一些文獻研究來看,關于信息哲學的研究,國內就有很多種不同的聲音。西安交通大學的鄔焜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肖峰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劉教授,都提出了與其他人不同的關于信息哲學理論的理解和觀點。

          鄔焜教授是國內研究信息哲學最早的專家之一,被李國武博士稱為信息哲學的創始人,并掌握著一套系統完善的信息哲學理論體系,他把傳統哲學關于“存在”的領域進行了新的劃分,認為“存在”是物質和信息所構成的,物質是直接存在,信息是間接存在[2]9。而物質所代表的是客觀實在,信息所代表的是主觀的間接存在和客觀的間接存在,是兩種不實在的存在。并且突破性地將精神降級為信息下的一種存在,將精神歸入主觀間接存在。它包括了以信息直觀識辨和信息記憶存儲為主的自為信息及分為概象信息和符號信息的再生信息。自在信息即由信息場和信息的同化異化組成的,客觀間接存在與精神共同構成了信息。鄔教授還認為,信息所包含的三種形態有機統一地組成了社會信息。

          肖峰教授認為,鄔教授的信息本體論是不存在的,同時認為其信息哲學有“信息主義”的味道。所謂的“信息主義”,也就是在通過利用信息這一元素來審視哲學時,過分強調信息的客觀、實在性,而忽略了人在信息傳播、利用、解析時所發揮的重要作用[3]75。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迷信、信息崇拜。他更傾向于承認信息認識論,強調信息中人的重要性,認為信息是人主觀得出的東西,是主體賦予的結晶,也是信宿的釋義所得,從整體的角度認為信息是一種認識論的范疇。

          劉先生則認為信息哲學的創始人是牛津大學的哲學家弗洛里迪教授,而弗洛里迪教授(后稱弗教授)所持有的信息哲學觀點認為,信息哲學的前身是人工智能哲學,它本身是一個交叉的學科領域但同時自身又獨立于其他學科[2]8。弗教授把回答“本質問題”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現象學,另一類是元理論。并且把信息哲學歸入了類似于數學哲學的偏現象學的哲學范疇。他把信息哲學的定義也分為了兩個部分,一方面信息哲學包括信息的概念、本質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涉及了信息的理論和計算機的方法論對信息哲學問題的詳細闡述和應用,從宏觀的角度對信息哲學進行了闡釋。后來其為進一步理解信息哲學,將涉及信息哲學的問題又進一步分為18個小問題,以及信息、語義、智能、自然和價值五個部分。上述三位學者是當今國內主流的信息哲學研究者,他們之間也有很多圍繞信息哲學問題的爭論。“誰較早地提出了信息哲學的概念”“信息哲學的定義”等問題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而關于國外信息哲學的研究,從文獻研究來看僅有弗教授一家,所以若是要給三位學者的觀點加以評價,還是有很大的困難。一方面,信息哲學這一理論概念提出的時間較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發展;另一方面,三位學者的觀點如若不深入了解,并不能分辨哪個更有依據。

          三、哲學之于信息哲學

          信息哲學把信息當做哲學構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觀點類似于以維特根斯坦為代表的語言哲學的內容,它也是把一個未曾涉及哲學的新元素引入哲學范疇,但是所得出的結論卻與如今的信息哲學有所不同。語言哲學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回答“世界本質”的問題,而是重新對“哲學”這一問題進行思考后,得出了一系列圍繞“哲學”本質的研究結論。人們通過語言表述哲學,而語言這個載體在語言哲學出現之前并沒有提升到哲學這一高度[4]79。維特根斯坦曾說過:“凡是能夠說清的事情,都應該說清楚,而凡是不能夠說清楚的事情,就應該保持沉默。”而要理解這句話我們需要從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觀點入手。維特根斯坦把人類社會有意義的語言(句子)進行了歸納,教授人們尋找有意義的語言(句子)的方法。他試圖尋找語言的邊界,從而得到意義上的邊界。把哲學問題歸結于人們如何理解語言(句子),最后他得出了這樣一句話來結束他的論述:“思想的范圍由語言編織,語言的范圍我們依然確定。”而之于哲學“本質”問題的思考抑或生活問題解答的思考,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有可能超越了語言的范圍,所以“本質”和生活的思考有可能無法言表,不如保持沉默。

          從信息哲學想要表達的內容和語言哲學所闡述的內容來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哲學視角,但是兩者卻又同時想為哲學提供一種全新的研究角度。鄔教授的信息哲學有著明顯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影子,從“實在”一詞的使用和將原有的“物質和精神”的原本精神分為三種信息并歸為主觀間接存在來看,信息哲學細化了歷史唯物哲學原本的精神,并進一步往前推進[5]2。而肖教授和弗教授都是把信息哲學歸為現象學的行為,現象學重在強調人的生活尊嚴和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帕斯卡爾曾說過:“人的全部尊嚴在于思想。”肖教授并不想把信息凌駕于精神之上,只是想利用信息這一全新的元素來給人們帶來一種新的哲學信息觀。而弗教授認為,將信息納入哲學研究的范疇,是歷史的必然,人們會像從形而上轉為認識論一樣,從如今的哲學轉向圍繞信息構建的哲學。這里,兩者都沒有像鄔教授一樣對“世界本質”與信息的關系進行界定。而語言哲學又不同于信息哲學的構建基礎,它所重視的是哲學的存在方式和對哲學本身的發問。因此,是語言哲學家能夠成功地將語言如何描述哲學,以及哲學如何通過語言表達這一問題解釋清楚,還是語言哲學本身又一次將哲學置于最初的狀態,讓人從論證的狀態再次回到思維的狀態,在以后的探討與研究中也許會得出結論。

          正如之前所言,要研究信息哲學必然要弄清信息的概念和哲學的概念。信息的定義解釋現在主要以申農和維納的定義為參考依據,但是關于哲學的解釋卻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討論。對于哲學的兩大問題“思維”和“存在”,從哲學史書籍來看,并沒有特別強調兩者的區別,大抵都是闡釋其思想的主要內涵。那么,哲學歸根到底還是圍繞人類思維方式的學科,對“世界本質”的思考無疑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曾有人說過傳統哲學所思考的大部分是論據式的問題,先提出問題,后解答問題,一切順理成章,有理有據。然而,關于問題的解答也可以是成千上萬的,所以兩者也許并沒有必然的先后之分,正如是一元論還是二元論的探討一樣,真正的哲學問題就是如何理解“思維”這一問題,不同的思維對“世界本質”的理解也必然會有所分歧,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哲學的流派便因此而出現。但是哲學最初的問題并沒有改變,依然是從不同的角度回答不同的問題,且這些問題所涉及的內容依然是關于所有事物的內涵。

          四、結語

          信息之所以可以引入哲學的領域,在于信息已經構成了當今人類生活中重要的元素,也改變了人類社會的認知結構。在后工業化社會當中,信息、物質和能源組成了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三大資源。當信息地位不斷提升的時候,就引發了對信息的思考,而信息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世界,人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信息。從這個角度出發,就需要明確分析信息與世界(這里既是與世界也是與哲學)的關系這一課題。我們在思考世界所蘊含問題的時候,往往會有“如何讓信息介入思維的過程”這一問題的出現,是將其歸入構成的元素,還是將其歸為了解各種事物的一種視角,或者將信息歸為用來構建全新思維的一種模式,尚且還不能得出定論,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而之所以單獨提及語言哲學,就是看到語言和信息兩者相似卻又不同的屬性。語言哲學的出現是在索緒爾的“現代語言”發展之后才得以實現的,并且包含了眾多語言學和邏輯學的理論成果。而申農和維納兩人對信息的定義,也許并不能包含信息內涵的所有的可能性,這就有待我們及后人對信息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建立一個圍繞信息的哲學。

          現如今對于哲學問題的爭論和哲學論斷的提出,都是出于對自身與外界的不斷思考。大都是通過已知來預測未知,而已知是在不斷發展著的,未知也會隨之而發展。因為每個人對自身與外界的思考各有不同,因此才會保持思想的多樣性,從而使其不斷向前發展。對于信息哲學的認識也要從根本出發,而此“根本”卻并不一致,這也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

        【信息哲學的一些思考分析】相關文章:

        提升哲學素養的思考03-13

        緊急避險的法哲學思考11-15

        當代醫患關系哲學思考論文04-24

        企業哲學理性思考論文03-06

        舞蹈藝術的哲學分析06-09

        哲學視野下藝術價值思考05-25

        論體育市場觀的哲學思考11-20

        關于精彩導入的一些新思考12-06

        信息概念的哲學定義和信息功能的歷史演變11-17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欧美日韩午夜一区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