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哲學視角的自然資源價值分析
廣義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自然界里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那么,基于哲學視角的自然資源價值是怎樣的?
摘 要:自然資源是商品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對自然資源價值的認識、開發和利用,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本文對自然資源的價值問題的認識,基于自然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唯物辯證法的發展的基礎,對自然資源價值進一步分析。提出自然資源具有哲學意義上的價值,并對哲學上的價值理念與自然科學的融合做出分析。
關鍵詞:自然資源;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由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私有制的形成,為天然產物作為商品進行交換創造了條件,人們開始意識到自然物質是“資財的源泉”,從而形成自然資源的概念。
《辭!钒炎匀毁Y源的定義為:天然存在并有利用價值的自然物,如土壤、礦藏、水利、生物、氣候、海洋等資源,是生產的原料來源,也稱之為“資財之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給自然資源的定義是:在一定的時間和技術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總稱!洞笥倏迫珪钒炎匀毁Y源定義為:人類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這些成分的源泉的環境和功能。于光遠把自然資源定義為: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礦物等。
基于研究領域和研究角度的差別,自然資源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自然界里對人類有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并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的總稱。自然資源從本質上來說是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相互作用的一種價值判斷,是人類生存的自然基礎,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以人類利用為標準的。
狹義自然資源則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實體性資源,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或生態價值,并能提高人們當前或可預見未來生存質量的天然物質和自然能量的總和。其關鍵與核心在于“能夠產生價值”。
二、自然資源價值的特殊規定性
價值理論在整個社會科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幾乎所有社會科學都與價值理論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系。目前,在價值問題上主要存在著兩種認識:一是認為價值是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出現的,是由人類的主觀意識來決定的。另一是認為價值一種超現實的規范或理想,事物有無價值在于觀念體系的邏輯規定。根據自然資源的不同分類,抽象出其本身的特點,對自然資源的價值可以列出如下的特殊性:
1、自然資源價值具有延展性和時間性。自然資源價值的延展性體現在自然資源不僅是人類物質文明的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物質基礎,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不斷發展和完善對自然資源的認識,由完全經濟意義上的價值取向,逐漸拓展到倫理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等方面。
自然資源價值的時間性,包括自然資源用途的時間變化,以及自然資源未來的發展在價值上的體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自然資源需求增加,使得單位自然資源滿足人們需要的功能越來越大,單位自然資源的價值體現也越來越大,這就是自然資源在時間上的分配及其可用性在價值上的體現。
2、自然資源價值具有整體性和多樣性。“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就是人類對自然資源整體性的認識。自然資源是環境的構成要素,自然資源之間的互相聯系不是機械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及相互轉化共存共榮。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是統一可分割的整體,經濟價值的不斷開發必然引起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流失和缺損。自然資源的整體性,決定了三種價值的不可分割性,取用任何一種價值的同時可能甚至必然造成其它價值的流失和毀滅。
自然資源價值內容的多樣性體現在,自然資源的價值可以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可直接作為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換,體現的是直接經濟價值。二是雖不能直接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卻具有間接價值。三是那部分能滿足人類精神文化和道德需求的資源價值,體現的是文化價值。自然資源產品作為特殊的商品,除了顯而易見的經濟價值外,其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往往只具備公共物品的屬性,體現的是信息和服務功能。
3、自然資源價值具有地域性和社會性。一方面,自然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差異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特征致使自然資源在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豐度,因此不同地區對同一資源的消耗在損失補償上具有差異;另一方面,相同的自然資源在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可利用方式、程度和環境效應,因而價值體現也不相同。
自然資源是全社會、全人類共有的財富,其中的相當一部分,原則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用。因此,自然資源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多數自然資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其外部效應也多轉嫁于社會。人們對自然資源價值的認識水平,對環境保護的關心和重視程度,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們的自身素質、社會氛圍、受教育程度等社會因素有關。涉及到未來自然資源的利用、子孫后代的利益等問題大多屬于社會公共產品的范疇,因此自然資源價值具有社會屬性。
三、哲學視角下的自然資源價值透析
哲學的研究不是為了直接改造具體的客體,哲學是通過改造我們的主觀需要,來改造客體的。從哲學的角度,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價值,主客體之間存在著認識關系、實踐關系和價值關系。價值是主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客體對主體的效應,最終體現在對于人的生存與發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體現為一種人與社會的和諧。在商品經濟時代,雖然自然資源產品具有商品性質,但卻不能完全簡單地用一般的價值理論分析自然資源價值。要從哲學的角度出發,根據哲學中對價值的解釋,結合現代科學的發展,來理解自然資源的價值。
(一)從自然科學的進步和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理解價值理論
自然科學作為知識體系,總要求助于一定的理論思維形式;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又總是不斷地從自然科學中吸取營養,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于是,自然科學的新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也產生很大影響。當自然科學取得全面的發展時,唯物辯證法的形式和內容也會發生變化,它在各個科學領域中的表現形式也隨著變化。
人類的歷史進程就是自然界的物質系統、生物系統、社會系統在現實中自身作用、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過程。人類 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存在著主客體相互作用,人類根據自身需要,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并且使其成為產品或者服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為生產產品和服務提供條件。自然資源作為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反映了其作為一種客體對人類的滿足和效用,這也正是哲學角度上自然資源價值的普遍意義。
(二)自然資源價值的能量通約性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宇宙間萬物是運動的,在物質的一切屬性中,運動是最基本的屬性。物質的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具體的物質運動形式,都存在相應的能量形式,當運動形式不同時,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較的物質運動特性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可以說,能量特性是一切運動著的物質的共同特性。由于任何物質之間的能量傳遞和能量變換,都遵循著“能量守恒定律”,不管物質之間怎么相互作用,總的能量不會發生變化,故可認為宇宙總的物質運動規模不變。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相對孤立的非孤立物質系統。一方面,作為一個相對的孤立系統,其內部發生的過程,包括人類的價值增殖過程,即不斷地耗損自然能量;另一方面則是地球與太陽等宇宙天體的能量交換中,得到能量的增量補充。實際上,地球資源的再生,其大部分能量正是源于這種系統外能量的增量。生物是一種典型的耗散結構,人類是一種高度發達的耗散結構。人類相對于地球則是一個非孤立系統,其全部價值增殖的基礎,均來自于其外部的自然世界中之能量補充的獲得。
自然資源是自然系統轉換、貯存太陽能的一切資源;人的智能具有最高能量的能級,人智慧的創造和應用,對價值創造系統的能量,具有最大的反饋調控作用。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相互作用,使自然物質經過形式變化,被加工轉化為人化自然。對于人化自然的價值來說,其實質就是主體客體化與客體主體化的統一。能量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看,代表社會財富創造與積累的本質。人類社會通過各種能量轉換獲取不同性質的能量,來支撐社會的存在與發展,這其實也就是人類社會價值的深層次內涵。
參考文獻:
.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基于哲學視角的自然資源價值分析】相關文章:
分析全新價值哲學理論的建立03-29
哲學視角下的人格問題探討12-08
哲學視角下的復譯研究提綱11-15
基于“生命”的視角進行語文教學02-21
基于價值效益原則的思考11-17
哲學視角下的復譯研究論文提綱11-15
基于消費者行為理論的視角11-15
簡述基于文化視角下的國學熱透視03-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