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體診斷學醫學教育論文
1檢體診斷學在老年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目前,診斷學的發展使其包括了名目繁多的器械診斷(如各種內鏡等)、影像診斷以及基因診斷等內容;而且先進的檢查技術如分子生物學水平的基因診斷、腫瘤標記物以及螺旋CT、MRI等給臨床解決了許多問題診斷。老年醫學是醫學科學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學科,主要包括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流行病學四方面的內容,通過開展診斷學,有利于掌握老年人基本的疾病診斷技能,它通過常見的癥狀與體征、問診、體格檢查等對于老年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拯救老年生命方面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1.3億,超過了人口總數的10%,發展老年醫學已經迫在眉睫。發展老年醫學,提高廣大院校的醫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將診斷學更好的應用于老年人疾病中,有利于我國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2診斷學在老年醫學教學中的問題
2.1師資力量不足
就當前而言,老年醫學?漆t師的數量和質量遠不能適應學科發展及社會變化的需要。廣大醫學院校也開設老年醫學課程,但與國外相比,我國在這方面嚴重滯后。這主要是由于臨床教師配備是雙軌制,醫師兼教師,醫療和教學任務都很重,導致出一種老師少,而學生多的現象。一些臨床診斷見習課不得不由一些年輕的醫師承擔,但他們往往缺乏教學經驗和見習課帶教經驗,這樣就是診斷學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當前高校中的也很少有人對教學方法、技能和效果進行評估,這也是造成這一現象未得改觀的原因之一。
2.2教學模式守舊
受我國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現在的醫學教育中仍然貫穿著填鴨式、灌輸式的模式屢見不鮮。教學中仍然以老師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教材、課堂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內容枯燥、形式刻板,學生忙于記筆記,下課背筆記,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是單純機械的應付考試,課上不注重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學生多是看書,動手能力也差,這種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果欠佳。此外,大多數醫學院校,現在基本以閉卷考試為主,這使學生更傾向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實踐機會。
2.3實踐機會少,基本功不扎實
反復實踐是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環節,F在已經有些學生注意到學校中安排的體檢手法訓練太少,應少講理論課,多實踐,多看病人,分析病例。但隨著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特別是老年人本身身體素質較差,不愿意配合臨床實踐教學,使得教學工作變得更為艱難。加之學生見習課中的理論內容太多,沒有真正達到床邊教學的目的,學生實踐少,教學效果必然會打折扣。此外,一些醫學生認為可以利用當前先進的輔助檢查設備可以很容易的做出疾病的診斷,沒有必要再反復注重練習手法,導致基本功不扎實。
3改善教學的措施
3.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首先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應該在明確教學目的,認真鉆研教材和熟悉大綱要求的基礎上,認真準備教案。檢體診斷課形式多樣,以小課形式的體檢技能訓練課和實踐形式的癥狀、體征見習課為主。以老帶新,互教互學的教學模式,規范操作程序和檢查方法。建立診斷學師資庫,選擇熟悉各科診斷方法,知識面廣,基本功扎實,診斷學操作規范的教學師資隊伍。
3.2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目前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正在為醫學教學方法注入新的生機。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式與信息載體多樣性的特點,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尤其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給學生一些典型的老年疾病病例,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這種授課形式是學生印象深刻,記得牢固。
3.3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改變學生的考試方式,增加實踐考試的比重,應適當壓縮理論課時,增加見習課時數。這樣使學生親自動手,反復實踐,充分掌握知識。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和假期,深入門診,病房及急診見習,盡早接觸老年臨床。同時,加強技能訓練,培養臨床思維能力,要學習一些問診技巧,抓重點,深入詢問。
【檢體診斷學醫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檢體診斷學教學改革方向12-06
繼續醫學教育論文12-03
整合學習醫學教育論文02-16
中美醫學教育對比與借鑒的論文04-24
人文教育醫學教育論文02-15
虛擬學習社區醫學教育論文02-17
微課在中醫診斷學教學的運用論文02-27
醫學生診斷學教學革新思考論文02-16
研究PBL導向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論文02-1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