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的論文
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和醫學相結合而形成的—門交叉學科,是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它將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醫學實踐,并研究解決醫學領域中有關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為問題,從理論上全面闡述心理社會因素在健康與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為人們提供更為全面的醫學觀、疾病觀和健康觀?梢哉f,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應用研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分支學科。這門學科的應用性要求學生要在掌握大量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和臨床實踐操作當中。因此,在該門課的講授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使他們既能掌握書本上的理論,又能將理論應用于臨床實踐,進而促進其自身和患者的心理健康素質的發展。而傳統的教育方法過分強調教師授、學生受的接受學習,使得學生雖然掌握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卻脫離實踐,缺乏體驗。鑒于此,體驗式教學被引入到醫學心理學的課程教學中。
體驗教育是基于現代教育理論,吸收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等相關學科成果,針對現代人的工作特點和現代組織的特征而開發的—種新的學習方式。體驗式教學是教師創設合理的情境,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知、領悟世界的豐富性,培養學生獨立審視問題的能力,師生共同經歷生命活動或歷程,并且在這樣的活動中經歷著對生活的感悟和自我實現,建構著師生之間的情感共鳴。體驗式教學注重為學習者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習者在人際活動中充分參與獲得的個人經驗、感受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過反思總結并提升為理論或成果,最后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
1應用研究
1.1研究對象
吉林醫藥學院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2006~2008級大學生共726人,其中,男生435人,女生291人,平均年齡21歲,教材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由姚樹橋主編的《醫學心理學》。課程結束后發放自制的“體驗式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結合教學內容,讓參與者充當或扮演某種角色,使其站在一個新的角度去體驗、了解和領會別人的內心世界,理解自己反應的適當性。通過角色的扮演,表演者有了對角色內心世界的體驗,提高了自我意識水平和移情能力,并使其能夠采取更好的行為方式;觀看者也會結合自身實際產生某種感悟,調整自己的行為。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享體驗,分析角色行為,糾正錯誤,以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與行為。
比如在講授“患者心理“醫療行為中的人際關系”等章節時,就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學生們扮演各類患者,去體驗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并與學生扮演的“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這種角色扮演,使學生們更深刻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及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現得積極主動、充滿創造性。這種方式擺脫了教師在臺上講解理論的枯燥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2.3案例教學法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結合適量的案例,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了解和分析,加深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表達、接納和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
比如在講授“成癮行為”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真實的成癮行為的案例,使學生了解到哪些因素易導致成癮行為,成癮行為有何危害,以及如何進行治療等問題。案例教學使教學方式由單向轉變為雙向,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而且也使抽象的理論轉向為生動的案例,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1.2.3課堂討論法
由教師確定討論的內容,布置學生提前收集資料為討論做準備。在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討論時不僅要有論點,還要有論據,并進行論證。討論結束后,由教師對整個討論過程進行講評,并對討論得出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通過課堂討論法,學生們可以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會查閱相關資料,積極動腦,將書本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比如在講授醫學心理學基礎中的“情緒和情感”這一部分時,教師發動學生展開課堂討論,通過課前的資料收集、課堂中的激烈爭論和課后的認真反思,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了情緒的功能、情緒對身體的影響以及情緒調節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1.2.4學生講課法
在教學活動中,由原來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轉變為學生講教師評的新模式。學生從選題、收集資料、組織材料,再到課堂呈現,整個過程都需要自己的精心準備和教師的悉心指導。課程講授完畢后,學生要進行自評和學生間的互評,教師進行概括和總結。學生講課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
比如在講授“人格”、“記憶”意志”等與學生自身息息相關的部分時就采用學生講課法。學生們通過對知識的收集整理和講授,對這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更好地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去指導自己的實踐。
1.2.5電影分析法
課后要求學生觀看某些醫學心理學影片,課堂上對影片中人物的心理及行為的發展脈絡進行分析,并對影片中所反映的醫學心理現象進行歸納。學生們的社會經驗較少,對醫學心理現象理解尚淺,有些醫學心理學的內容僅以講授的方式傳遞給他們,很難使他們完全理解和接受。電影分析法可以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更便于學生們掌握。
比如在講授“異常心理問題”時,要求學生觀看影片“犯罪心理”中的某一部分,使學生充分了解異常心理問題的成因和表現,之后在課堂上再進行分析干預。電影分析法與單純的課程講授相比能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結果分析
為了評價體驗式教學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應用的效果,課程結束后,向學生發放“體驗式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26份,回收問卷726份,其中有效問卷713份,有效率98.2%。問卷從學習方面、行為方面和總體效果方面對體驗式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2.1學習層面
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促進了自學能力的提高,86.24%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調動了自己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82.58%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提高了自身邏輯思維的能力,86.23%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使自己掌握了更多的醫學心理學相關知識,87.16%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使自己學會運用多門相關知識對醫學案例進行分析判斷。
顯然,體驗式教學在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及運用多門相關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明顯的積極作用。
2.2行為層面
89.91%的學生認為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使用的體驗式教學方法使自己站上講臺時比以前更加放松,的學生認為多次的教學體驗使自己的講課經驗逐漸豐富,85.32%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使自己在公眾場合發言比以前更為自信,85.32%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提高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可見,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使學生的授課經驗越來越豐富,在講臺上越來越輕松自如,并且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2.3效果層面
65.31%的學生認為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法比單純的老師授課能獲得更好的教745學效果;與傳統教育方式相比,91.74%的學生更贊同體驗式教學;65.13%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使自己找到了感興趣的研究領域;90.83%的學生認為體驗式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77.98%的學生認為這種教學方式使自己在就業中更具優勢。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大多數學生認為:在醫學心理學課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自己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傳統講授式的教學來說,醫學心理學課程中引入的體驗式教學方法更能讓學生滿意,教學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把大部分時間讓給了學生,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失去了教學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活動的引導和點評環節。如果說學生的活動體悟是感性的、自理自敘式的,那么教師的引導和點評必須是理性的、專業的,是層次上的提升。教師課前要提供盡可能豐富的資料,活動組織盡可能考慮到每一個細節過程,活動開始前的熱身盡可能調動每一個同學的積極性,活動進行中盡可能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活動結束時的點評盡可能妙語連珠,恰到好處。
【醫學心理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的論文】相關文章:
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應用12-03
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的應用論文02-15
案例教學法在金融學課程中的應用03-28
案例教學法在法理學課程中的應用11-23
腎內科教學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論文02-27
問題教學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2-18
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案例教學法應用12-01
試論案例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應用1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