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藝術教育下的表演教學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眾藝術教育;表演教學;藝術審美
論文摘要:我國的藝術類教育已經從精英藝術教育轉向了大眾藝術教育,將有越來越多的接受過大眾藝術教育的學子畢業后從事藝術類或與藝術類相關的工作。
從古至今,藝術都以各種形式帶給人美的享受,或是時間的藝術,如音樂、舞蹈、電影,或是空間的藝術,如建筑、雕塑、繪畫等。而作為綜合藝術形式存在的戲劇藝術更是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而各種藝術門類都不是以單一的形式存在的,各藝術門類之中都有著內在的必然聯系,比如,文學、詩歌中有著優美的音樂韻律;建筑有著雕塑的空間美感;電影是集文學、音樂、繪畫、戲劇等藝術于一體,而作為戲劇藝術,除了需要音樂、舞臺美術、繪畫、雕塑、建筑、文學等藝術形式的參與,還需要演員參與創作。
目前,國內各大藝術院校、綜合類甚至理工類院校都相繼擴大招生并開放了戲劇影視表演等專業。作為一名大眾藝術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才能適應新的挑戰?是一味照搬國內頂尖藝術院校的教育方法,還是不斷探索并尋求一條獨特的適合大眾藝術教育背景下的藝術教育之路呢?答案當然是后者是,我們必須找到一條適合新時期大眾藝術教育新背景下的藝術教育新方法。
在大眾藝術教育背景下,我們的培養目標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綜合性大學開設了表演藝術專業,培養專業應用型藝術從業人員,這與培養藝術家為宗旨的精英教育背景下的專業藝術院校形成互補,這也說明我國藝術教育結構得到了逐步的完善。這就說明,我們培養的學生將走向社會中的各種藝術崗位,那么,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就成了表演專業學生的首要任務。
一、扎實的專業基礎訓練
戲劇表演藝術有它固有的藝術創作規律,專業基礎訓練也應遵循戲劇表演藝術的基礎訓練方法,主要是內部素質訓練,李月、梁伯龍就提出表演基礎訓練要對“七力四感”進行訓練。七力: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力、積極而穩定的注意力、豐富而活躍的想象力、敏銳而真摯的感受力、真實準確而合理的判斷與思考力、靈敏而有細膩的適應力、鮮明的形體與語言的表現力;四感:真實感、形象感、幽默感、節奏感。作為大眾藝術教育背景下的表演藝術教學,在眾多的內部素質的訓練中,“七力”中的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活躍的想象力、“四感”中的真實感與形象感顯得更加重要。
敏銳而細致的觀察力、積極、穩定的持續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這必須是長期、正確的專業訓練的結果。另外,表演藝術創作尤其離不開想象力的參與。首先,這是由表演藝術特性之一——假定性決定的,演員必須在劇作家、導演等規定的規定情境中,當眾的情況下,假設、假使的環境中展開真實的舞臺行動,從而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所以,作為演員就必須應用自己的相信里,把舞臺上、攝(影)像機前的“假”的規定情境當做“真”的來做。再者,盡管表演藝術的創作是在劇作家筆下的文學形象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再創作,但是要想把劇本中的文學形象再創作成為舞臺或者銀(瑩)幕人物形象,演員必須運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劇作家提供的情境、事件、人物等都變得具體和豐富起來,使劇本中簡單的舞臺提示、人物的動作和語言都在演員的想象力的幫助下得到充實和深化,并得以形象的表現。同時,演員的想象力不能在創作中對假定的情境進行補充和深化,還能促使演員對情緒產生體驗,產生更豐富,更準確的行動從而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二、充實的生活
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戲劇表演藝術都是通過對生活的加工和提煉而產生的,在大眾教育背景下,所培養的表演藝術從業者將走向社會的各個層面,從事表演藝術相關工作,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擁有充實的生活體驗。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必須正確引導學生有目的的了解、體驗生活:
(一)生活是一個大寶庫,里面有著各種各樣性格特征的人,各種各樣有趣的事。其中有的人物,有的事件是我們能夠親身體驗的,如社會中各種環境中的人物、職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不僅要保持一顆童心,有目的地體驗生活,還要對生活進行提煉加工,找到適合藝術創作的源泉。
(二)有的事件是我們不能直接體驗的,如,犯罪、不同時代的人物、事件等。我們就必須引導學生用間接生活體驗,如讀書,采訪,了解當時留下了的文物,展開想象等來達到對生活的了解。對戲劇表演來說,戲劇表演創作的素質就是生活與藝術的統一,學習戲劇表演藝術應該具備充實的生活。
三、獨特的藝術審美
表演藝術所承載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藝術即是美的產物,我們要提倡舞臺上真、善、美的展現,所以在表演藝術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建立獨特的藝術審美觀。
。ㄒ唬┝私庀律鐣蟊妼徝磊呄。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我們的審美觀都是不一樣的,審美是不同時代、不同時期人們對美的認知。哲學上認為:事物是發展變化的。時代在在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審美觀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作為在大眾藝術教育背景下的學生,首先要了解當下符合通行的審美原則,或者說是迎合大眾審美。其次要對大眾審美進行適當引導。
。ǘ⿲徝酪凶约簜性。作為演員要對大眾的審美趨向進行適當引導,建立的藝術審美就必須獨特,必須具有自己的個性。
四、厚實的文化底蘊
文化是戲劇表演藝術創作的根基。演員的創作是在文學家、劇作家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的指導下進行工作的,這就要求演員具備相當的理解能力。表演藝術是研究人的藝術,演員要創作出各種各樣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就必須研究所扮演的人物當時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相關信息。所以,加強文化知識的攝入以豐富相應的文化內涵對表演專業學生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林洪桐.表演藝術教程演員學習手冊[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0.
[2]霍璇,崔新琴,陳浥.影視表演的第四臺階[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大眾藝術教育下的表演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論大眾藝術教育下的表演教學11-24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教育質量觀論文03-03
淺議聲樂藝術下聲樂教學的應用論文03-01
高校影視表演藝術教育的困境分析論文03-15
芻議大眾游戲對體育教育的影響論文11-21
關于英語教學整合藝術教育的論文03-17
英語教學下德育教育的分析論文05-25
民俗文化藝術表演專業下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12-03
審美趣味藝術教育論文03-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