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特點
語言文化的差異,文化課教育缺乏,這也是我們高校在英語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的不足,如何對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特點探究?
一、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現狀是太過注重書面上英語的學習,而在實際應用中真正重要的聽說能力的練習卻被大量的練習或者是背誦的時間給占用了,使學生不能很好的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這一現象是從小學到大學相連貫的,雖然現在高校或者說教育部對各種考試的英語的聽說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不可改變的一個客觀的事實就是,普遍的高校大學生的聽說能力不佳。
而在這個基礎上就很容易產生很多冷幽默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式英語在校園間的調侃式的興起,由于我們的文化還中國文化,所以即使我們學習英語的語法,但是在嚴重缺少練習環境的情況下,我們說的仍舊是中國式的英語,比如說有一個電視節目叫做《天天向上》,就用了盛行于高校的“Day day up”,現在在高校最典型的一種表達方式是“long time no see”,實際上這是我們打招呼時候說的“好久不見了”,但卻被用英語表達出來了,實際上這種語法在英語中是不正確的,但是這種用法卻也被承認了下來,中國式的英語也被收錄進了英語的語法表達中,這一方面體現了文化融合對語言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就說明了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那就是中國化的英語。
還有一種有點尷尬的情況就是,英語中的極簡短的詞匯的盛行,怎么說是盛行呢,比如說我們經常說的“hello”、“thank you”、“thanks”、“goodbye”、“bye”、“wc”等這些比較簡單的詞語在高校中的應用還是非常廣的,而這也許還會讓我們看到了英語語言文化在中國的改造過程,中國人更樂于說漢語,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這是其最熟悉的語言,自己說錯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是說英語的沒有相應的水平支撐的話就很容易造成尷尬。那接下來,就討論一下,我們對這些說不錯詞語的中國化過程吧,現在以上這些英語單詞,雖然讀音很多沒有變,但是在大學生的聊天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中國化的變式,“hello”被說成了“哈嘍”、“嗨嘍”,“thank you”被說成了“3 Q”,“bye”被說成了“8”,以上說的沒有被說成漢語或者數字的就是“wc”,因為是簡單的兩個字母,而且作為第一批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英語詞匯,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我們都知道“wc”的意思是廁所,但是現在外國的這種表達已經基本上不用了,其用“lavatory”等詞語代替了“wc”的用法,但是我們中國卻還是用的不亦樂乎,其實這也說明了高校的英語語言文化,很大程度上學生們更加傾向于說那些他們熟悉的詞語,不是他們青睞那么詞語,而是說這些詞語不會犯錯誤、惹笑話。這也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客觀現實。
語言文化的差異,文化課教育缺乏,這也是我們高校在英語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的不足,我們學習的只有英語的語法、句式、詞匯等方面的內容,但是我們卻并沒有接觸到英語本質的文化層次的內容,英語語言文化的課程在當今的高校教育中比例并不是很高,所以很多學生雖然學會了單詞,對話,但是卻卻不知道什么時候說,原來環境、語境對于語言的要求就不同,在課本上學習那單一的表達模式,基本上也不見得適用于現實中的表達,這實際上是造成了高校的大學生的一個短板,學習的只有基本知識,卻沒有文化的支撐,就像我們如果不知道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不知道其中的諸多典故的話,我們理解起我們的成語還有一些熟語的話那豈不是等于一片茫然,其實這樣的道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英語的文化仙子啊主流的是受美國文化的影響,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受到的那些詞匯,只有在我們看具體的情景與畫面的時候才會深切的理解,現在很多高校的教師已經提倡學生們看一些諸如《老友記》這樣的外國的情景劇,只有文化才是支撐語言最大的動力,學好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對現今提高高校的英語教學水平至關重要。
我國封建文化實際上對我們學習好英語也是存在著一定的阻礙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我們長期的封建統治使得自閉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文化這種鄙陋的妄自尊大與偏安一隅的這種精神狀態,在宋朝的時候我國科技的在當時的極度先進,但是卻積貧積弱,甘愿南遷也不愿意改革的那種精神自閉的狀態一直對其后的國民性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我們面對新型的美國的開朗進步的文化狀態,我們內向自閉的傳統文化卻不能很快的接受,這就造成了我們學習英語知識卻不接受英語文化,造成了今天高校英語學習的困境,就算是考試成績很優秀的學生,其聽說能力也與其成績明顯的不成正比。
二、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
(一)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英語聽說能力低
如果我國政治地位、經濟實力、文化軟實力等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們的發展經濟、發展教育文化的政策,同時有些政策也對我們現在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影響,需要我們在新時期轉變思路,開展教育改革,與世界接軌與時代接軌。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文盲程度太高,大學教育,甚至是高中教育中學教育都十分的不足,當時戰亂貧衰的影響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一度陷入了低谷,在之后我們在國家經濟逐步好轉的基礎上提出了九年義務教育還有就是高考制度,當時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亟需一大批人才,所以這種丁是丁,卯是卯的應試教育便在中國開花結果,影響了中國三十余年,這么多年來,在教育興國的政策方針下,我國的高校向社會上輸送了大批的社會主義現代建設亟需的人才,但是也正是這種應試教育也對我們的一些學科產生了影響,拿英語學科來說,學生聽說能力普遍不好,在如今人要全面發展、自由解放的思路的影響下,如果在現今發展階段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切實提高高校學生的聽說能力,使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多為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切實可用的人才已經成為了關鍵。
(二)教學模式單一,光聽不說的英語
現在的高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仍是以課本為主,靠著課本,靠著老師的輸出來教學生學習,很多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感到很枯燥,就產生了厭學的心理,并且也會覺得即使學習了也會忘記,這在很大一方面降低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學的效果,傳統的單向的輸出為主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今高校英語教育的發展方向。隨著網絡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英語教學課程中,加大視聽教學所占比例,課堂教育及時的穿插進具體的情景或者是電影的片段等,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集中度,已經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面對現在新的實際,我們唯有采取新的措施和辦法不斷加強英語語言文化在課程教學的地位,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其能夠把自己所學輸出,把知識切實轉化為聽說的能力,能夠正常交際,告別啞巴英語的教學階段是我們當務之急。
(三)中國化英語情況普遍,口語表達過于簡單
高校的英語表達實際上與社會上的英語表達具有一致性。社會上英語表達的群體主要也是高校畢業生,在校的高校生與這些畢業生只見在英語的使用上實際上存在一種共鳴,大部分的高校生,無論是畢業的還是未畢業的,都存在“英語難”的心理,而對于一些特別簡單的表達,既可以表達出學習英語卻無處表達、不會表達的這種遺憾,具有修補心靈缺憾的作用,也反映了一個新的希望,就是能在口語表達中用到的英語,其傳播效果還是很好的。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們的困境,就是聽說能力不強,也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新的希望,那就是只要我們英語口語交際能夠上到一定的水平,高校的英語聽說水平就會很快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在上文所說的對于英語進行中國語法的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對語言的影響的作用之大,我們習慣性用文化來駕馭語言,“中國化”的盛行實際上說明的就是,我們的文化語境還是比較封閉,我們必須更加開放,接受外界的文化、語言,融入到那種語言的氛圍中去,只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水平才能夠不斷與世界接軌。
(四)文化差異,導致我們“羞于表達”
我們中國文化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內斂的,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接受別人贊美,比如說“你真漂亮”,我們中國人往往會回答說“哪里哪里”、“你才漂亮”這樣的具有謙虛一類的詞語回答,但是英語的語言文化是怎么樣的呢?有人贊美“you are so beautiful tonight!”人家肯定會說“thank you”,我們相對而言比較內斂謙虛,我們崇尚矜持,有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基本上我們的文化傳統是以禮為根本,在數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低調不顯露,更注重實在的做成為了我們以之為美的標準,而英語文化里邊,卻喜歡直接的表達,不晦澀,實事求是,這也許和他們的思想啟蒙運動以及近代的自由民主的運動相關,他們植根的是現代的民主以及理想主義,而我們植根深厚,以禮為根本的保守的情節比較嚴重,所以在接受西方的表達方式的時候,一是我們并不習慣那樣的表達習慣,也許就看不見英語語言文化的特殊的美,另一方面,由于我們“羞于表達”,我們實際上就造成了學習多而聯系少,實際能力與學識不匹配的狀態,這種文化的差異,實際上對英語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自由開放的思想狀態是最好的滋養劑,在堅持我國傳統的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的西區英語的語言文化精髓對我們的文化大發展是有著重要意義的,這不僅對于我國更好的融入國際社會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可以吸納其他的優秀文化,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五)高校語言文化與國際接軌慢,相對閉塞
就拿我們常說的廁所一詞來說,我們不會知道,西方英語國家一般不使用這個詞了,但是我們還在一直用著,在高校的學習中,基本上我們學習英語的方式還是雙語學習,英語老師在課堂上主要還是通過變英語邊漢語的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聽說能力的不足,大大降低了英語語言信息量的采集以及吸收,一方面老師不能將課程的容量增加,另一方面,在課下閱讀方面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其主要包括兩點:其一,就是沒有良好的英語的學習能力,相對時間下學習的知識就少,在大學這寶貴四年里,由于基礎差導致的學習時間的加強,不但是時間的浪費,而且也會影響綜合成績,另一方面,就是專業學科對于英語學科的壓力,大學專業教育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基礎教育顯然也是不可偏廢的內容,實際上,這也導致了在英語自學時間上的短缺。這種種原因就導致了我們學習都是中國的英語,沒有和國際的新的英語語言文化接軌,對于語言的學習來說,這就不僅僅是“out”的問題了。
三、結束語
英語語言文化本身具有自己的特征,但是其在中國高校當中,難免就使得英語語言文化具有了與中國高校中的某些特定的文化現象聯系在了一起,從而造成了獨特的中國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現象,本文通過對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中國化、文化差異以及與國際接軌等五個方面對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進行了論述,旨在指出問題,以利于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談高校英語語言文化特點】相關文章:
英語語言文化特點分析論文02-14
談對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02-26
談高校校園文化的幾個關系問題03-05
談高校語言自主學習中心的管理問題及對策12-03
談音樂教育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03-05
談以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03-05
談文化規則對日語言語行為交際02-20
談語言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02-21
談高校書法教育中文化精神培養機制構建03-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