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言教學思考論文
一、新語言現象的客觀存在
語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工具性是指漢語作為交際的工具。語言的運用包括書面上的運用和口頭上的運用兩方面,書面上的運用就是寫作,口頭的運用就是會話。注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就是要注重語言基本要素即語音、詞匯、語法的教學,并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F行的大多數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選取的都是經典文學作品。這些經典文學作品是非常好的文學、文化教材,用這些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載體來學習語言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但這個辦法也有其弊端,因為這些文學作品過于經典,因此不能反映漢語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現行的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中共68篇課文,90年代后的作品僅6篇,僅占8.8%。也就是說學生學的大多都是二十年前的語言。而語言是不斷向前發展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新事物不斷產生,新詞新語也層出不窮。因此語文教材也應該不斷推陳出新。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存在重文輕語的現象。教師主要是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注重文學作品體現出的人文精神,而輕視語言文字的變化與發展。語文教育的語言工具性是基礎,文學作品是這個基礎的載體。英語稱我們的語文課叫Chinese。其實中學語文應該叫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小學語文教育主要注重現代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中學語文增加了許多文言文,更加注重課文的文學文化性。我們認為,除此之外,中學語文還應注重新詞新語的運用。有了網絡的存在。一些新詞語很快傳播開來.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網絡語言令有些教師不知所云,例如斑竹、油墨、東東等。而“雷人、美眉”等網絡詞語則不得不說它們已經為大眾所接受。語法方面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如“被”(被自殺、被和諧、被就業)、“很+名詞”(我的長相很中國)等。文言文是死的語言,而現代漢語系統是漸變的,新的語言現象更需要規范。
二、新語言現象的教學內容
新語言現象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都要體現三個維度.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認為新語言現象的教學內容可有以下幾點。
。ㄒ唬┮幏痘
1.詞匯方面李建國認為.新詞新語必須是表義明確、符合漢語構詞規律、能獨立運用順利實現交際的詞語口]。新詞新語的形式有兩種:一是舊詞新義,如“下課”可以表示因不稱職而離崗;二是新造的詞,如“摩的”是由“西的”仿造而成的。表示給乘客乘坐的出租摩托車。無論是哪種形式,只要是全民都接受了的.憑直覺就能知道它不是修辭手法并且進入普通話詞匯系統的.就是新詞。而那些只是在一部分人中使用的。不具有全民性的詞或是臨時使用的不能算做詞,最多只能算是修辭手段。下面用例子說明,請看下面三組詞語。第一組:下課小姐美眉菜鳥QQ雷人網銀4D博客冷門(由“熱門”仿造而來)第二組:斑竹潛水白骨精靠PKGF月光族務虛(由“務實”仿造而來)第三組:玉米(李宇春的歌迷)7731(心心相印)醬紫促退(由“促進”仿造而來)每組例子的第一排都是舊詞新義.第二排是新造的詞。第一組已經被全民接受.可視為新詞語:第三組完全不可單用.只能在一定條件下使用。不是新詞語,最多只能算是修辭手段;第二組的接受度還有待觀察.有的得到全民的認可后會成為新詞。而有的則逐漸消亡。至于哪些能成為新詞語,哪些會消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粉絲”和“玉米”,筆者預測“粉絲”會成為新詞,而“玉米”會消亡,因為“玉米”指的是“李宇春的歌迷”!胺劢z”指的是“支持者”。“支持者”比“李宇春的歌迷”更具有恒久性。楊文全認為。一批較早進入詞匯系統的新詞新語會逐漸喪失其新穎性,變得不再流行,成為一般詞匯;有的則棄置不用,逐漸消亡;其中只有極少一部分被經常使用,成為一個民族語言的基本詞匯。2.語法方面語法方面也有新的現象。請看下面幾個例子。(1)—I1~+名詞她的裝扮很淑女。(2)被那些原本在小康達標水平之下的群眾,一夜之間就“被小康”了(《撫順晚報》2009年8月3日第9版)(3)~的說你很無聊的說。以上三個新語法現象的可接受程度是遞減的。只有被全民接受了的語言現象才是規范的語言現象.至于是否全民都接受了還需進一步研究,主要應該采取語料分析和調查問卷的方式。新語言現象的規范化教學,體現“三個維度”中的“知識和技能”。有必要讓學生辨別清楚哪些是規范的新語言現象,哪些是不規范的。規范的語言現象,要知道它的功能。如“很+名詞”表示具有該名詞的顯著特征。
。ǘ┪幕瘍群
新語言現象是社會生活的晴雨表.語言的發展是因社會的發展、新事物的產生而引起的。因此新語言現象必定會打上時代的烙印。在新語言現象的教學中,強調這些現象的時代意義,并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是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例如,在教“被”時。要告訴學生“被就業”指的是某些部門為了追求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弄虛作假的就業現象。彭詠梅、甘于恩認為,“被”表示“在不知情或非自愿、不真實的情況下,非自主地遭遇某種境況[3]。多帶調侃意味.體現對弄虛作假現象的憤恨和無奈。
。ㄈ├碚撝R
為學生傳授一些關于語言學的理論知識.有助于學生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來學習新的語言現象。語言系統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無論是語音還是詞匯、語法,都有很大的不同。語言的演變也是有其規律的。有些古詩現在讀起來不押韻了.但古代還是押韻的。例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肉”和“竹”現在已經不同韻了,但古代是同韻的?梢娬Z音是發展變化的。詞匯系統的變化更容易理解,例如。當英國人成功地用羊的體細胞繁殖出克隆羊多莉后,“克隆”一詞立即風靡于世:舊的事物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指稱它的那個詞就隨之消失了?勺寣W生試著列舉有哪些新詞產生了,哪些舊詞消亡了。語法系統也是有變化的。古代漢語中表位置的成分大多只能放在動詞的后面,例如,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f—j宴》)。而現代漢語中表位置的成分是在動詞前還是在動詞后跟時間的先后有關。例如:他跳到馬上(人先不在馬上),他在馬上跳(人先在馬上)。還有條制約語序的原則就是焦點居后。例如。汽車行駛在公路上(焦點是“公路上”),汽車在公路上行駛(焦點是“行駛”)。
三、針對新語言現象的教學形式
新詞新語的教學模式可以視教學條件、學生水平等情況的不同而不拘一格。我們認為可以用專題講座、課文講解和研究性學習等三種方式來實現。建議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每周為學生開一次專題講座。語、數、外、文綜、理綜可以交替著進行。學生可以視其興趣選擇性學習。在語文的專題講座中涉及新詞新語這一內容。四十多年來第一本為專門講授漢語語言文字知識和應用的中學語文(選修)教科書——《語言文字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問世勢必成為轉變重文輕語局面的一個新起點。前面已經提到,現行的中學語文課本遠遠跟不上語言的發展速度。筆者認為語文課本應該加速更新換代。經典的文學著作應該保留,但也應該增加一些含近lO年新詞的課文。有的學校已經開設了“研究性學習”的課型。在這門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新詞新語的研究.讓學生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
【新語言教學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2-25
中職民族聲樂教學的思考論文11-24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3-13
職校信息化教學的思考論文03-02
搞好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論文04-01
小學數學情景教學思考論文02-17
土力學試驗教學的革新思考論文02-21
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的論文03-22
梳理有效教學的前世今生引發的思考的論文04-01
職院電工技術教學思考論文03-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