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1當前《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材陳舊,教學內容選取不合理,不能體現分專業分層次的要求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教材內容至關重要。目前,很多《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材都是幾年前甚至十中職學校《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初探楊宇巧(重慶市輕工業學校)幾年前編寫的,隨著數據庫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教材內容顯得陳舊,無法跟上時代的需要,這將影響到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同的專業應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各個專業應根據對數據庫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為圖一時的便利,往往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同一種教材進行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也比較隨意,與專業結合不緊,難易不分,導致教學內容選取不合理,不能體現分專業分層次的要求,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
1.2考核方式單一
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考核中,對學生成績評定,大多還是沿用傳統的考核方式,以筆試為主,考試的重點放在具體的概念和語法上,以致于平常上機做得不錯的學生,筆試會不及格。例如,有的學生知道用哪個屬性,但是拼不出屬性的英文單詞;他會做查詢,會做表單,但是默寫不出它們的概念。這種考核方式弱化了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考核,缺乏對學生設計、創新能力的考核,不能全面有效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常常形成高分低能的怪現象;谀壳爸新殞W校《數據庫基礎及應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數據庫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下面我們就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2《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俗話說:“聽到的會忘掉,看到的能記住,做過的才真正明白。”通過上機操作讓學生去“做”,從而真正理解、消化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合理安排上機實驗課,講完課要及時上機并保證上機效果,要求教學實驗與理論教學協調同步,特別是時間、內容上要銜接好。其次,明確上機目的和步驟,要求教師課前寫好含有實例和習題的實驗指導書,指導書的內容要盡量緊扣教材,最好是以項目任務的形式進行。比如,可以在每一次教學的開始,先給學生說明本次課要做的是項目中的哪個功能,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在教學中的任務安排由淺入深,難易適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到成就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任務的安排上,盡量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任務。第三,學生實驗結束要上交實驗報告,要求學生將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步驟以及在實驗過程中的體會、感受和遇到的問題等都寫在實驗報告中,教師要認真批閱,并及時給予點評指導,對于實驗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還要做公開講解。整個課程結束后,為強化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可以安排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綜合實訓。例如,將整個班級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利用學過的知識動手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既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符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2.2選擇和裁剪教材,合理選取教學內容,體現分專業分層次的要求
每一種教材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符合每個專業每個層次的教學,往往需要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專業的具體要求和社會的不同需求來合理選擇和裁剪教材。如果購買教材不能達到上述要求時就需自己編寫校本教材。在教材的編寫中,對每一模塊,我采用了任務驅動法。根據知識點,設置由淺入深的幾個上機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再引入理論知識。例如,在《表的制作》這一節,我設置了六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教授建立只有一個字符型字段"姓名"的表。后續每個任務完成一個數據類型字段的添加:成績(數值型)、是否團員(邏輯型)、出生年月(日期型)、照片(通用型)、簡歷(備注型)。在學生完成這六個任務后,再來講解什么是數據類型,數據類型的分類。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關理論。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專業取向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并針對各個專業對數據庫掌握程度要求的不同,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例如我校開設數據庫課程的專業主要有計算機類專業(計算機技術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等)以及非計算機專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等)。由于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崗位之一就是數據庫應用軟件的開發與維護,所以對計算機類專業適當增加關系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庫設計及開發方法的理論內容,數據庫管理系統主要介紹SQLServer或Oracle,強化數據庫課程設計,要求學生設計開發一個具體的中小型數據庫應用系統。而對于非計算機類相關專業,則適當降低要求,應用主要偏向于庫表設計和查詢設計,其數據庫產品選擇相對容易的Access或SQLServer系統。這樣實現合理選取教學內容,體現分專業、分層次教學的要求。
2.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無論多么精彩的教學內容,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會使得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也是如此,為避免這一現象,我們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環境及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和手段,甚至將案例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視頻課件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靈活應用,取長補短,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中以一個項目"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為中心,將教學內容重新整合,形成項目中的十四個模塊:開始、密碼、錄入等等。每周上一個模塊,并在每一模塊的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等教學方法,學期結束,正好完成一個項目,也完成了教學內容的講授,實現了教學目標,F代化教學離不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進一步提高《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效果。例如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增大了課堂信息量,減輕了教師板書的負擔,更加形象化地展現了教學內容。通過建立網絡教學環境則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交流平臺、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空間,既解決了學生課后自學、查找資料、答疑等問題,又能以快捷的信息反饋機制和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教學。
2.4采取以實踐考核為主,理論考核為輔,平時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
職業教育是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其成績評價方式也應與其培養目標相一致。在《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成績評價中,采取以實踐考核為主,理論考核為輔,平時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平時上機實踐成績占40%,綜合實訓成績占40%,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占20%,按上述比例計算出數據庫及應用課程的總評成績作為該課程的學生成績。平時階段,以每一次的上機實踐平均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平時學習效果。綜合實訓階段以學生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綜合實訓階段評價成績的具體做法是:以互補的形式將學生分組,分組的依據為:學生的學習成績、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男女搭配等,每組人員為4名,共十組。每組設立"項目經理",全面負責小組的學習討論和落實項目的安排。項目的選取自定,在項目開始階段,每組提供項目規劃書、分工情況以便于教師在項目各階段檢查、指導。為了避免學生的兩極分化,特別是個別后進生,產生依賴思想,無所事事,成績分三級來考核:第一級是由教師對小組完成項目情況進行評定,占成績的40%,第二級是由各小組成員根據各組員對本小組貢獻的情況進行互評,占成績的40%,第三級是由學生本人進行自評,占成績的20%。綜合三個評定情況來確定每一名學生的綜合實訓成績。期末階段,以理論試卷的考試成績作為期末理論考試成績。隨著數據庫技術的日益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教學對象的變化,在課程改革中會不斷的出現新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可編程控制器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05-11
化工原理課程改革論文05-31
化工原理課程改革與創新論文05-29
隧道工程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討論文08-23
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08-05
高校英語語音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5-12
單片機課程仿真案例教學改革思路論文05-30
高,F代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8-19
給水排水管網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5-12
談通信原理實驗教學改革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