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
網絡德育的即時性、公開性、匿名性和群體參與性等特點,決定了網絡德育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個性化服務。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搜集整理的網絡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互聯網的興起,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網絡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娛樂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網絡德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認為,有效運用BBS論壇、聊天室和電子郵件等,可以使師生進行平等交流;建立校園德育網站和校園論壇是開展新的德育課堂的最好場所;要優質開展網絡德育,必須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網絡知識培訓,提高師生的上網素質;要建設良好的學校德育教育網絡和采用屏蔽軟件。
關鍵詞:網絡 德育 素質
在網絡時代新型教學模式的實踐中,教師都很重視利用網絡進行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人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得一些上網成癮的學生出現了道德失范的現象。表現為網上聊天、玩游戲、聽流行歌曲……什么熱門侃什么,不管健康不健康,只要刺激就行。因此,網絡給學校教育工作造成了諸多麻煩。但與此同時,網絡也給德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應該看到:網絡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渠道,誰能盡快掌握并利用網絡的德育功能,誰就能在未來的教育競爭中搶占先機。所以,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當前校園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校網站的BBS、電子郵件和聊天室來開拓新的思想教育渠道,建立網上德育教育的新陣地。建立網上德育陣地,可以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并能更有效克服網絡文化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克服了傳統德育工作中的枯燥感,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學校網絡德育是圍繞現代德育目標和內容,以網絡為媒介開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動的過程,是德育現代化的一種形式。
網絡生活正在逐漸成為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隨著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論的發展,結合信息網絡技術,生活即教育的理論表現為有什么樣的生活就有什么樣的教育,網絡時代的生活必然產生網絡時代的教育。網絡環境是一種新的教育環境,利用網絡途徑開展德育工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的新課題。在利用網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利用E-mail使師生平等交流
因特網就像一個巨大的、無形的網,已經實實在在地步入學校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而E-mail已經成為學生們通信交友、聯絡感情的最佳方式。過去傳統的德育教育是教師的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師,也不可能使學生知無不言,但利用E-mail則可以彌補這一弱點。由于E-mail匿名隱蔽的特點,它能充分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降低教師的職業權威給學生帶來的威嚴感,使學生可以大膽地各抒己見,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對于學生而言,再親切的教師也是有距離感的,而在某些情況下,由于學生年齡的限制、語言能力的限制,更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誤區和盲點。而通過 E-mail,則能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來充分思考和選擇合適的措辭,交流的方式也更直接了。
我們在學院網站上開通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郵箱欄目,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E-mail與老師聯系。例如,學生與父母發生矛盾、男生女生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師生矛盾……對這些問題,學生自認為不好意思直接與教師談,但通過給老師發E-mail的形式,既可以解開思想困惑,又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學生有了問題,可以通過E-mail直接向老師提出,教師通過E-mail,可以更具體直接地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因此,E-mail已經成為學生和教師溝通,大膽說心里話的又一個更快速、便捷的通道。
二、建立校園德育網站和校園論壇,開展新的德育課堂
在校園網站中開辟德育專欄和聊天室欄目,可以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由于網絡的隱蔽性,學生在網上可以毫無顧忌地向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上的癥結向教師述說。對于富有爭論性的問題,也可以在校園論壇上發表,如就“學生怎樣與同學交往、遵守社會公德是否就意味著自己要吃虧”等焦點問題進行討論。學校的論壇管理員應由專職德育教師和學生會干部擔任,教師要及時、嚴格把關,并把校園網做成網絡信息交流的過濾器,對于那些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論要刪除,把主流的、健康的帖子留下,將這個德育教育新平臺建設成為一條“綠色通道”。
要開設“德育課堂”網頁,向學生展示一個生動活潑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可以開設“心理健康”“就業指導”“創業指導”“時事快報”“健康之友”“案例分析”“家長學校”“班主任寄語”“信息反饋”“社會實踐”等欄目。為了更好地促進同學們的交流,建議在校園網中開辟出一塊班級主頁的欄目,各班級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思想動態,靈活地設置欄目,如班級展示、德育目標、學習園地、知識窗、團員之友等,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靈活多樣。
德育教育要以人為本,所以,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還可以指導學生建立個人網頁,培養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可以談談學習體會、人生信條等。我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園德育網,開辟了德育教育的新途徑,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信息更新較慢、學生參與不多、上網人次較少。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調動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盡量多裝一些最新的軟件以供下載使用和學習;定期推薦一批好的網址,指導學生正確上網。
學校的德育網站和校園論壇的開辟,在很大程度上會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思索深層次問題。我們發現,在網上,學生所談的主題,全面反映了當代學生活躍的思維,即使因為不成熟而偶爾出現言辭偏激,也從中折射出他們的熱情和責任感,更重要的是要對他們加以引領。有些學生在論壇上發表的思想并不是很正確,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能很快發現學生在思想上產生的問題,從而及時解決問題。因為網絡具有公開性,當一個學生在思想上出現問題時,其他的很多同學和我們教師一起工作,以身邊的典型事例,以同學、朋友的角度來幫助這個同學解決問題,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干部關注網站動態,并在BBS上與有不良思想傾向和錯誤觀點的同學交流、爭論,使這些同學明白是非、弄清緣由、端正思想,鞏固和發展了良好的校風。
由于BBS和聊天室具有即時性、公開性、匿名性和群體參與性的特點,學生可以大膽地在網絡中無拘無束地發表言論。比如,即時性可以使學生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言論,且及時得到反饋;公開性可以使學生對某一事件公開發表自己的言論和看法,而其他學生都可以看到;匿名性又可以使學生不必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無須隱瞞什么觀點,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無須三思;而群體參與性又可以使學生相互發表言論,相互討論,以得到正確的答案。而此時的教師又可以利用局域網進行監控,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看法及偏激的言論,以求得正確的答案并達到理想的目標。
網絡德育的即時性、公開性、匿名性和群體參與性等特點,決定了網絡德育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個性化服務。網絡德育的個性化服務,主要是指對網上求助者提供咨詢類的幫助。學生有了問題,在網上一時又找不到現成的答案,他們就會通過BBS、E-mail等來向我們求助。如果能得到及時幫助,他們就會消除焦慮、緊張等情緒,就會解決困擾自己的心理問題。這樣,我們就能做到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
三、對學生進行網絡知識培訓,提高學生的上網素質
學生到網上看到的信息、資料,來源十分寬泛,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但是,學生急需的而且對其成長有營養的東西往往與那些糟粕的東西混雜在一起。因此,要開展網絡德育,必須根據學生的需要構建網站內容,使之成為學生的網上俱樂部,成為網絡德育工作的平臺。在將這些對健康有益的東西推薦給學生的同時,要告訴學生如何識別鮮花和毒草,如何對待陷阱和樂園。對此,首先,要增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其次,要制作生動直觀的多媒體德育軟件,占領網上的德育陣地,這樣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交融的特點,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體”,由“單向”引向“多色”,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動。再次,要教給學生必備的上網知識,只有具備更多的網絡知識,學生才能在網絡的海洋里吸取知識,武裝自己。
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網絡素質
2008 年7月2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了《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 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了2.53億人,首次大幅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據調查:北京市學生大約每4人擁有一臺電腦,這一數據已經接近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然而,教師中能夠熟練使用網絡技術的人卻不到在職教師總數的1.7%。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學生知道的東西教師不懂,學生迷戀的東西教師不感興趣,造成教師的教育工作很難做到學生的心坎上。由于缺少網絡德育和德育的網絡滲透,我們的工作形不成強大的力量。盡管教師通過計算機培訓等途徑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但是從深度、廣度到熟練程度來說,多數教師與學生相比還是底氣不足。教師對網絡缺乏充分的了解,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技術水平和能力。因此,我校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培養一支熟悉網絡、擅長德育工作、懂得學生心理、具有奉獻精神的網絡德育工作教師隊伍。
網絡德育對于我們大多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還是一個新興事物,它同傳統的德育工作相比,無論在工作途徑還是工作方法上都有著根本的區別。它要求從事網絡德育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網絡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驗,然而,目前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特點是,有經驗的人對網絡不熟悉,而精通網絡的人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沒有什么經驗,所以,對于全體教師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五、建設全員德育的教育網絡
為了更有效地組織實施網絡德育,我們要完善德育的教育網絡。從校長、院系書記到信息技術教師、德育教師,再到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實行全線上網。為此,我校給每個教師和學生都創建了教育郵箱,這樣不僅拉近了學校和學生的距離,同時也方便了學校和家長一起對學生進行教育。信息技術教師指導學生如何上網查找正確的內容,如何對抗消極文化的影響。德育老師及時將一些鮮活的德育信息傳輸上網,特別是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傳統的德育素材變得形象生動。我們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喜聞樂見的素材以及精辟的導讀和評析等多種幫助。
六、采用屏蔽軟件,屏蔽一些不健康的內容
要安裝“綠色衛士”等屏蔽軟件,因為學生上網的不確定性和他們自我管理、約束能力差,我們在上網硬件上要給他們一定的支持和幫助。由于網絡具有交互性,學生可以隨時上網查找生活和學習中的疑惑,教師也可以通過局域網隨時監控學生的接受過程,屏蔽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吸收信息,并及時做出科學的評價反饋給學生,使學生在網絡的平臺上與教師、同學實現平等交流。
參考文獻
[1]唐尚樸.網絡文化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北方論叢(青年學者園地),2002(4).
[2]言意文.網絡時代的德育創新[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5).
【網絡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相關文章:
企業人文管理的若干思考03-30
企業招聘管理的若干思考11-14
內部審計與舞弊防治的若干思考03-29
混凝土施工裂縫治理的若干思考03-28
企業經營創新的若干思考11-09
票據市場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11-15
體育教學下的德育教育思考01-18
對我國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若干思考12-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03-10
- 相關推薦